中共息烽县九庄镇委员会关于印发《九庄镇2023年秋冬种粮油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字体:

各村(社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粮油生产的决策部署,抓好秋冬粮油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来年粮食和油料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思想站位抓落实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按照“调结构、扩油菜”的工作思路,工作早研究、计划早安排、目标早明确,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大冬闲田土开发利用,深挖油菜生产潜力,压紧压实秋冬种油菜、马铃薯责任,提高土地亩均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不断提高粮油生产能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扎实做好秋冬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为明年粮油生产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紧盯目标任务抓落实

围绕秋冬种主要作物油菜、马铃薯提早制定工作方案,科学分解种植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在9月底前采取行政干部层层包保的方式,建立油菜、马铃薯到村、到户、到地块种植计划台账。按照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各领办示范田面积500亩,开展油田示范田领办工作。2023年我镇秋冬种完成小麦50亩、马铃薯2300亩、油菜8000亩,杂粮杂豆200亩。

三、突出重点环节抓落实

(一)稳定粮食生产。以油菜、马铃薯为重点,做好区域布局,强化优质品种推广和技术服务,确保秋冬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定、产量增加、效益提升。一是加强优质品种推广。根据生产条件、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引导农户选择生育期适宜、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提高单产水平,马铃薯主要选择希森5号、费乌瑞它、青薯9号、陇薯7号等。二是推广绿色增产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旱地分带间套作、小麦条播等绿色高效耕作模式,集成应用规范化大垄双行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水平,确保产品安全。三是强化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推广种子药剂拌种栽培技术,推进病虫害关口前移。同时,加强对马铃薯疫病、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害监测预警,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及时对症防治病害,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稳产增收。

(二)压实油菜任务。提早谋划部署,优化生产布局,抢抓农时,推进油菜种植。一是抓面积。按照上级扩种油菜决策部署,围绕下达的目标任务,以村为单位建立油菜种植到村到户到地块台账,以村为单位建立油菜生产种植台账,压实工作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主要时段、重要节点、重点项目和相关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确保种植面积落地落实。二是抓种子。在海拔较低、热量充足且种植基础较好的地区,重点是水稻种植区,结合育苗移栽推广天高油33、德新油49、油研50等高产、高油、抗性好、宜机收的中、晚熟品种;在海拔较高的旱地种植区域,最大限度满足茬口需求,重点推广黔油早1号、望乡油1881等耐迟播、耐密植、抗裂荚、宜机收的早熟品种。三是抓资金。严格落实耕地轮作项目资金、油菜产业集群项目等资金;省财政按照20元/亩标准对油菜种子进行物化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严禁以任何方式挤占挪用。四是抓技术。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提早谋划,明确油菜种植乡(镇)和党政领导及乡镇班子成员示范田,落实示范田地块,压实责任。通过示范带动,加大杂交油菜推进有序换种,同时推广一批绿色高效、农机农艺结合、合理施肥、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全程机械化等生产技术模式,着力提升油菜生产效率,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油菜单产提升。五是抓功能。因地制宜推广油菜花用、菜用、饲用和肥用“一菜多用”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加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在旅游景区、高速公路等周边规划种植油菜,着力打造农旅一体化旅游景区,推动农旅融合,增加油菜综合效益。

(三)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抓统筹督导。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会战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制定项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抢抓秋收后农田建设黄金时间,聚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助农增收等重点开展督导,指导建设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是抓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按照“三改四化”要求,重点实施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地力提升、农田输配电等“六项工程”,实现宜机作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四)切实抓好秋冬种蔬菜生产。一是落实秋冬种植面积。稳定秋冬蔬菜种植面积,统筹生产布局、产品结构、茬口安排和市场流通,确保蔬菜稳产保供。其中以“稻+菜”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落实建设“稻+菜”示范基地,选用高产、优质的绿叶蔬菜类、葱蒜类、白菜类等秋冬蔬菜优良品种,推广生态化栽培技术,使用标准地膜,加强尾菜和农药包装、地膜等废弃物回收处理,做好示范性健康菜园创建。二是加强当前在田蔬菜管理。大力推行科学用药,严禁使用禁限用农药,严把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结合灌水、浅耕,增施速效肥料,薄肥勤施,延长采收期,增加蔬菜供应。三是抓好防灾减灾。及早研判灾害天气形势,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储备,重点防范高温干旱和洪涝等灾害。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大力开展绿色防控。及时发布秋冬生产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防御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

(五)加大农闲田土开发利用。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顺序,积极开发利用冬闲田土,切实提高耕地亩均产出。一是抓复种指数。尽量减少单一净作,提倡在同一地块采取间作、混作、套作等种植方式,合理选择搭配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养分,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复合产量。如玉米豆类间套作、玉米薯类间套作、小麦玉米套作、小麦高粱套作、马铃薯高粱套作等。二是抓“粮食+经济作物”轮作。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提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产值。如稻+菜、稻+菜+菜、麦+烟、果树+蔬菜、果树+中药材等。三是抓“复合种养”模式。充分用足用好耕地轮作等项目,采取稻田多熟、旱地多熟制度,种植与养殖相结合、年际之间有序轮换作物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产出价值。

(六)做好秋冬季特色产业管护。做好猕猴桃、刺梨、茶叶、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秋冬季施肥、防寒抗冻、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等田间管理。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产业管护培训,力争做到管护工作全覆盖。做好开展好今年项目管理与明年项目谋划。

(七)加强社会化服务与良机推广。积极引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和人才培训,集成配套集中化育苗、机械化耕整、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精量直播、机收减损、产地烘干等关键技术,推动粮油生产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力争在机种、机收上取得突破,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

(八)抓好农资供应与打假。秋冬种是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使用的高峰,要加强对农资供应市场的监测,强化部门协作和物资调运,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要继续抓好农资打假工作,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开展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好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九)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密切监视气候变化,把寒流、霜冻、干旱作为防范重点,认真做好分析研判,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及时发布阶段性、预警性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和田间管理,做好产业基地机耕道、水渠、仓储等配套设施修建和维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干旱、低温雨雪凝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同时,冬天气温较低,易发生冻害,冻害易引发病虫害,要加强田间监测,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报预防工作,结合喷洒植物生长素、农药等,防止病虫害发生。

四、突出组织保障抓落实

(一)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继续实行党政领办示范田制度,结合主要粮油作物按要求开展领办示范,推广示范优质高产良种和高产技术,释放重农抓粮强烈信号。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充分用好耕地轮作、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油菜种植补贴等粮油生产惠农政策,加快资金使用执行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三)强化技术服务。持续开展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鼓励农技“揭榜挂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粮油生产指导服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职称人员分别包片指导不低于1000亩、500亩、300亩任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技术。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现场会、院坝会、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进村入户,做好宣传发动。要通过广播、宣传海报、网络等媒体宣传粮油生产相关政策,着力营造秋冬种工作浓厚氛围。强化耕地轮作等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展示一批高产优质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中共息烽县九庄镇委员会

2023年9月13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