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做好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疏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青山苗族乡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以“减”促“变”让基层减负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一是减“文山会海”,让“笔墨”变“脚步”。摈弃“发文就是指导,开会就是推进”的思想误区,力争少发文、发有用的文,确保发文聚焦实际问题。严格把控开会时间、规模、种类,减少各类会议召开,把减负腾出的时间、空间放在思考如何为民服务上,持续践行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今年1-8月,发文数量99件,同比下降35.29%。,全乡共组织召开会议42次。
二是减“指尖冗余”,让“痕迹”变“实绩”。按照省级统一要求,减少基层干部安装使用应用程序数量,对APP、工作群、报表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合、清理,让干部从繁琐的指尖事务中走到村民的家长里短中。截至目前,共清理微信群26个、QQ群2个,取消APP使用60个,只保留2个必要的工作群,并持续督促各部门及时做好清除管理。
三是减“牌子证明”,让“模糊”变“清晰”。积极开展“清牌瘦身”行动,通过“合并同类项”,找准“最大公约数”,重新规划设置便民服务中心1个,成立便民服务站5个,村级室外悬挂竖挂牌4块,横标牌2块。目前村级现有事务数49项,在清理证明事项上,保留了出具证明正面清单7项,负面清单20项,切实推动乡村级事务规范。
四是减“质效不实”,让“虚工”变“实干”。一方面主动下沉力量,深化“三联”机制,开展“三进”活动,2025年来,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开展宣传10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57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方面用好用活贵州政务服务网提高办事效率,推动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网上办”,推行错时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全程代办等,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和灵活度。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