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直各部门、各村:
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提升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效率,缩短应急处置时间,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更加实用高效的平急结合应急处置模式,根据省、市、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石硐镇成立新冠疫情处置“8小时”专班及快处机动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成立新冠疫情处置“8小时”专班
组长:张孟碧 镇党委书记
吴江华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执行副组长:徐康顺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提名人选)
副 组 长:李 翠 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
方 红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唐 田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魏 斌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张 剑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杨 平 镇副镇长
卢 林 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
负责统筹、调度、协调全镇18个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18个村支书是辖区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所属村范围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接到辖区混管初筛阳性或单管初筛阳性指令后,镇指挥部要立即报告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并按照要求第一时间组织镇派出所所长、卫生院院长、村负责人到达现场,落实阳性人员的落位管控、区域封控、秩序维护、现场采样、协助流调、密接转运、次密接人员居家隔离管控等工作。
指挥专班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在本辖区内出现混管初筛阳性或单管初筛阳性。
镇“8小时”指挥专班下设“一办三组”(即:办公室、阳性人员落位管控组、密接人员排查转运组、监督检查组)启动应急响应后,由“一办三组”负责统筹、指挥、调度全镇混管初筛阳性或单管初筛阳性落位管控、采样检测、流调溯源、物资调配、转运隔离等工作。
(一)办公室
组 长:张 剑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成 员:覃中舒、王甜、李丹、郑雨、杨念念、刘潇潇、徐松平
职 责:贯彻落实“8小时”专班指示要求,统筹专班的日常工作,统筹各工作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做好各工作组、镇有关部门协调联络负责做好各工作组重要信息的汇总、上报;承担会议组织、重要文稿起草审核、信息收集报送、资料管理等工作。
(二)阳性人员落位管控组
组 长:徐康顺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提名人选)
成 员:陈德联、派出所民警、辅警、各村支书
职 责:派出所配合县级开展混管初筛阳性或单管初筛阳性排查落位,核酸采样(抗原+单人单管)和流调等工作。
(三)密接人员排查转运组
组 长:杨 平 镇副镇长
成 员:魏明学、各村支书
职 责:配合县级开展密接人员排查落位和流调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密接判定结果,开展密集人员转运工作。
(四)监督检查组
组 长:唐 田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 员:罗秋容
职 责:负责对疫情防控“8小时”应急处置全过程监督,调查处置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渎职、失职、违纪等问题线索。
“8小时”专班应急响应启动后,在镇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指挥部。
二、组建镇级快处机动队
(一)镇级应急采样队
组建2支应急采样队(每队1名民警、2名医务采样人员)。负责在县“8小时”指挥部、快处机动队的统筹调度下,第一时间开展应急采样等工作。
(二)村级管控小分队
全镇18个村各组建1支落位管控小分队(村六大员、村小组长、民警)。负责在县应急处置现场快处机动队、镇应急采样队的指导下,开展落位管控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
针对混管阳性人员
一旦接到报告混管阳性,镇“8小时”专班迅速激活8小时“1142”应急处置机制(1小时落位管控;1小时现场采样送样、预流调、转运准备;4小时确定阳性人员、深入流调、判定密接;2小时转运阳性人员及核心密接人员),最快时间内实现工作闭环。
1.1小时落位管控
镇“8小时”专班接报混管初筛阳性信息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派出所所长、卫生院院长、应急采样队、村落位管控小分队第一时间到位响应,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第一时间配合派出所、社防组通过信息核查、电话流调摸清全部混管阳性人员基础信息及所在位置;
第一时间对混管阳性全部人员居住地开展落位管控、现场区域封控等工作;
第一时间配合县级领导干部参加应急处置工作(提示:派出所、村应及时提供村平面分布图、住户数、人员数,实有人口信息;其中包括疑似阳性人员所居住具体位置,同住人员数和信息)
2.1小时现场采样、预流调、转运准备
落位管控后,应急采样队配合县快处机动队开展对混管中所有阳性人员抗原、核酸采样及同住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完成样本采集后立即通过制式警车迅速将样本送至卫健统筹提前确定的核酸检测机构。配合县快处机动队对抗原阳性人员开展预流调,掌握基本情况,迅速完成信息上报。(抗原检测情况及抗原阳性人员名单及时报告,在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之前,要求混管中全部人员就地隔离,做好个人防护;设置临时隔离区域,通过贴封条等措施,避免混管中人员与其他人密切接触;调配负压救护车辆到现场等待转运)
3.4小时确定阳性人员、深入流调、判定密接
根据县快处机动队判定的人员名单迅速落实临时管控,配合现场流调组和疾控部门,提出对辖区内高中风险区划定建议及风险时间范围并及时上报。
4.2小时转运阳性人员及核心密接人员等
(1)待阳性人员转运后,应急采样队配合县快处机动队对其居住地、活动地及其他可能被污染场所进行环境采样,镇卫生院开展终末消毒。
(2)镇专班、派出所负责人对密接人员进行管控,告知转运事项,同步做好转运准备沟通。
(3)配合指挥部1小时内将核心密接及高风险密接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对高风险的次密接人员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反馈指挥部。
(4)对混管中排除的其他人员及区域解除隔离及管控。
针对单管阳性人员
一旦接到报告单管阳性,镇“8小时”专班迅速激活8小时“1142”应急处置机制(1小时落位管控;1小时现场采样送样、开展流调、转运准备;4小时深入流调、判定密接,提出中高风险区建议;2小时转运阳性人员及核心密接人员),最快时间内实现工作闭环。
1.1小时落位管控
镇“8小时”专班接报单管初筛阳性信息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派出所所长、卫生院院长、应急采样队、村落位管控小分队第一时间到位响应,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第一时间配合派出所、社防组通过信息核查、电话流调摸清初筛阳性人员基础信息及所在位置;
第一时间对初筛阳性人员居住地开展落位管控、现场区域封控等工作;
第一时间配合县级领导干部参加应急处置工作。(提示:派出所、村应及时提供村平面分布图、住户数、人员数,实有人口信息;其中包括疑似阳性人员所居住具体位置,同住人员数和信息)
2.1小时现场采样、开展流调、转运准备
落位管控后,应急采样队配合县快处机动队根据实际需要对初筛阳性人员进行核酸复采复检,完成同住人员抗原及核酸采样,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核酸采样,完成样本采集后立即通过制式警车迅速将样本送至卫健统筹提前确定的核酸检测机构。(提示:抗原检测情况及抗原阳性人员名单及时上报;在检测结果未出之前,初筛阳性人员及同住人员就地隔离,做好个人防护;设立临时隔离区域,通过贴封条等措施,避免初筛阳性人员及同住人员与其他人密切接触;调配负压救护车辆到现场等待转运)
配合县“三公”流调溯源专班立即采取电话及现场流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调。
3.4小时深入流调、判定密接,提出中高风险地区建议
立即赶到现场,配合县“三公”流调溯源专班开展涉疫场所及暴露人员排查,确定风险点位。
镇专班、派出所负责人根据疾控部门判定的密接人员进行管控,告知转运事项,同步做好转运准备沟通。
根据流调情况及复采复检结果,配合疾控部门在5小时内提出高中风险区划定建议及风险时间范围并及时上报。
4.2小时转运阳性人员及核心密接人员等
待阳性人员转运后,应急采样队配合县快处机动队对其居住地、活动地及其他可能被污染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配合指挥部1小时内将核心密接及高风险密接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对高风险的次密接人员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四、相关工作要求
提高思想认识,畅通指挥体系。各部门、村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8小时”专班的职能;要做到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出现混管初筛阳性或单管初筛阳性,第一时间集中办公、定人、定岗、定班、定责,闭环管理,确保指挥体系畅通、处置高效迅速,遇到问题及时上报。
提前做好准备,储备应急物资。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储备物资,除常态化物资储备外,结合应急工作人员数量,至少储备两周用量的防护服、N95口罩、消毒用品等,做好全员抗原检测的准备。二是配备疫情处置应急背包、采样相关配套物资等,其中抗原检测试剂等物资,结合实际情况,预先发放至应急采样队。
加强学习培训,熟悉处置流程。一是要加大对应急采样队、村落位管控队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8小时”处置流程,规范开展处置工作。二是组织“8小时”应急处置无脚本演练,以实战化的形式提升处置能力。三是应急采样队、村落位管控队要全面熟悉掌握穿脱防护服、抗原自测等内容,避免存在暴露风险,确保在快速处置过程中,保护好个人。四是流调人员要充分认识疫情流调工作的重要性,24 小时保持值班待命,24 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流调命令时,立即到位,做好个人防护,积极开展流调工作。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