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烽县小寨坝镇,一座集清洁能源生产与特色农业种植于一体的农业光伏电站悄然崛起。它以创新的“农光互补”模式,为区域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为当地群众托起增收致富的希望。
作为贵阳首个“农光互补”项目,同时也是当地装机规模最大的大型光伏综合能源项目,该电站的核心优势在于“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高效利用模式。为何选择中草药作为“板下作物”?贵州三草谷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技经部副部长肖祥领给出了答案。
贵州三草谷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技经部副部长肖祥领:“前期我们也做了很多(试种)工作,最终来选择这个天冬的话,因为这个天冬它是药食同源的一个品种,同时它在苗区也比较喜阴,再加上我们在息烽本地,在基地周边也发现了很多野生的资源,所以选择了天冬这个品种。”
据了解,息烽小寨坝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总占地面积达2650亩,于2023年1月14日成功并网发电。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达18160万kWh,仅本年度发电量就突破7012万kWh,绿色能源供应能力持续稳定。其价值远不止于“发电”与“种药”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深度融合。在生态效益方面,电站每年可提供12598万kWh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层面,项目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潮水村村党支部书记卢支念:“光伏(项目)在我们潮水村流转土地600多亩,有120多名村民在光伏下就业。比如说清理杂草、清理光伏板的卫生,然后村民来给中草药除杂草、种植药材,还有就是育苗,解决这些问题,也带动了我们潮水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如今,小寨坝光伏电站的中草药种植模式已逐步向外推广,全省光伏板下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仅息烽潮水村育苗基地占地面积就达30多亩,可产出天冬幼苗约60万株,预计今年9月20日起,这批幼苗将陆续输送至其他光伏农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农光互补”的辐射范围。
从昔日闲置的土地,到如今生机盎然的“光伏+农业”示范基地,息烽小寨坝农业光伏电站用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可以同频共振。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模式的不断成熟,这座电站将持续为息烽绿色经济注入新动能,助力息烽绿色发展之路。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