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洗菜水只能倒院坝,又脏又滑;现在有了专用池子,污水直接进管道,院坝干净得能晒谷子!”在光华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观摩会上,村民们围着崭新的砖砌洗手台、拖把池热烈讨论。“政府免费修设施,房前屋后再也闻不到臭味,咱就盼着自家也早日用上!”热切期盼的话语,勾勒出养龙司镇以“123”工作法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养龙司镇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着力点,紧扣“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创新构建“1份台账锚定需求、2类示范打消顾虑、3方联动凝聚合力”的治理体系,打造示范设施探路先行,为1400余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筑牢根基。
1份台账摸透“千家急”,靶向施策破难题
镇村干部化身“行走的调研队”,逐户走访绘制“污水地图”。从张大爷提出“洗手台高度要方便老人使用”,到王婶建议“沉砂池需深挖防堵塞”,1400余户的个性化需求被逐一记录,形成覆盖全村的“污水治理需求台账”。这份凝聚着民情的“治理指南”,不仅明确砖砌洗手台、拖把池、沉砂池等设施的布局点位,更让管道走向、处理方式与村民生活习惯深度适配,真正实现“一户一策”精准治理。
2套示范立起“活样板”,眼见为实消疑虑
养龙司镇因地制宜打造“靠墙式”与“独立式”两类分散式污水处理示范样板。现场可见,洗拖把水、厨房污水经地下管网汇入沉砂池,经沉淀、渗透后转化为灌溉用水滋养田园。镇干部化身“讲解员”,用通俗语言演示水龙头花洒防溅设计、斜坡水池加速排水等细节:“这就像给污水做了个‘净化流水线’,既环保又实用!”生动的实景展示让村民从“将信将疑”变为“主动点赞”,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下“加速键”。
3方联动拧成“一股绳”,共商共建暖民心
政府统筹规划、村民全程参与、村委会助力支持,三方力量在治理中深度融合:政府统筹资金与技术,保障设施建设“零负担”;村民建言献策,提出“希望能提供小工岗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下面加两块板放置常用物品”等建议、选取符合要求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沉砂池位置;村委会通过“坝坝会”宣讲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修建的相关要求及两清两改两治理等政策知识,党员带头拆除多余水龙头。让“要我改”加速转变为“我要改”。
如今,示范设施的清流已率先流淌,为1400余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修建工程吹响号角。养龙司镇的“123”工作法,正以“样板探路、群众参与”的创新实践,徐徐展开一幅水清、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