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员会、镇直各部门、驻镇各单位:
《2022年养龙司镇村(社区)、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经向参加养龙司镇第二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和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体参会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并结合各村(社区)、部门实际,进行了认真修改,并经党委、政府审定,结合清单内容,制定了《息烽县养龙司镇2022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现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页无正文)
中共息烽县养龙司镇委员会 息烽县养龙司镇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1日
息烽县养龙司镇2022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关于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养龙司镇2022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部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党史经验总结同实际工作相结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表率作用,解决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实施好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从“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得到实惠,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点任务
重点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等方面,扎实开展好养龙司镇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区位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同时,积极对外引进行业主体,想方设法盘活闲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走出一条路子。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养龙司镇工作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确保脱贫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三)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扎实做好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难点堵点,以农村“五治”工作为契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环境大提升、提振群众精气神。对于符合政策条件且有能力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职能部门要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对项目落实的村(社区)要做好具体业务指导,务必全力以赴向前推进,确保有项目、能推进、出成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主要领导抓统筹,党政班子成员、联村部门深入所联村抓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推进有难度的具体项目,组织专题会议研究,既要立足单位和个人所能,又要保障群众合理需求,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二)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每月一调度的方式,在每月最后一周内,对各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对许空诺、凑数式、不担当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对所办实事有效果、影响大的要总结经验推广宣传。建立问题清单,明确履职人员,并畅通民情反映渠道,按照项目账单,实行销号管理,推动项目清单落实落地,形成项目闭环,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加强宣传引导。村(社区)党支部、镇直部门在正常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同时,也要及时把解决群众突发性的民生实事列入工作台账,按照一月一汇报的原则,定期报送工作台账。镇党建办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汇编和总结工作亮点,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全面宣传。
(四)分类分层实施。机关党组织重点在执行惠民政策、实施利民项目、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上办实事求实效。村党组织重点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办实事求实效。驻村工作队在提供高质量资源补充上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党员重点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好专业技能特长、服务身边人办好事上办实事求实效。
(五)确保取得成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行业实际和党员个体差异,安排项目清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件件有着落、环环有人抓、事事有回音”,问题不解决不松动、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手。坚持开门办实事,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做到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的盆景式项目,防止把为群众办实事等同于常规工作的堆砌。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