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摘帽不摘帮扶”工作要求,着力解决脱贫户及监测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困难,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按照《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行动方案》《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息烽县脱贫户及监测户结对帮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精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暨贵阳贵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精神,县委农村工作会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铸牢底线思维,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21年至2025年脱贫过渡期内,监测街道脱贫户、后续识别的监测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对后续识别的监测户因户施策,采取有效帮扶措施,确保有效消除风险,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结对帮扶对象
街道27户脱贫户、后续识别的监测户(名单动态更新)。
四、结对帮扶安排原则
(一)脱贫户结对帮扶
1.由街道明确脱贫户所在村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进行联系,可1人结对多户。
2.帮扶责任人,按照《息烽县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方案(2018-2020年)》(息扶领发〔2018〕7号)结对关系持续开展结对帮扶。
(二)监测对象结对帮扶
对新增识别监测对象,由街道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开展帮扶工作,原则上1人结对帮扶1户。如监测户为原脱贫户,由原县直部门干部继续结对帮扶,并按防贫监测帮扶相关要求,实施帮扶工作。
五、结对帮扶工作内容
(一)脱贫户结对帮扶和监测工作
1.开展定期入户走访,及时发现返贫风险。村级干部每月走访不少于1次,县直部门干部走访每季度不少于1次。一是要清楚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即:家庭成员人数、人员结构、劳动力掌握技能及就业、人员健康状况、子女教育等);要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即:生产发展、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大额支出、住房、饮水等)。对照监测户识别标准,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重要指标,初步判定结对联系户是否存在风险,研判结果及时向村委会报告,及时启动监测户识别程序,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帮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反馈预警线索入户等方面工作。二是开展政策宣传讲解。走访工作中向结对联系户进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防贫保险、涉农等方面的政策讲解,倡导新风文明、鼓励勤劳致富,加强好人好事、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开展便民服务。力所能及在生活、生产、就业、培训等方面为帮扶对象提供便民服务。四是做好信息互通。如实向县直部门帮扶干部、街道相关部门提供结对联系户相关信息。
2.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情况,研判所联系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如存在返贫风险立即反馈村支两委集中研判,符合条件的启动监测对象识别程序,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
(二)后续识别的监测户结对帮扶工作
1.制定帮扶计划。深入监测户家庭了解基本情况,结合返贫致贫风险,针对其生产生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帮扶计划。
2.落实帮扶措施。一是积极协调各级部门,针对监测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运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为结对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查缺补漏,实现稳定消除风险。二是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监测户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的知晓率。三是加强“扶智扶志”引导,提高结对帮扶户勤劳致富的自主意识。
(三)开展回访观效
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回访,确保脱贫户和监测户在生产生活、经济增收方面得到实效,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监测户稳定消除风险。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联系帮扶人员,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联系结对帮扶措施,及时将联系结对信息录入全国防贫监测信息系统。
(二)加强信息报送。街道生态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年6月5日和12月5日向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总结。
(三)严肃工作作风。街道纪检、党政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创新完善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对弄虚作假、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问责处理。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