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单位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能
(二)单位机构设置
(三)预算单位构成
(四)单位人员构成
二、单位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依据
三、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详见附表1—3)
(二)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4)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5)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详见表6、7)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8)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9)
(七)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10)
(八)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详见表11)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2)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3)
四、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三)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四)项目支出安排情况
(五)名词解释
五、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表(附表)
一、单位概括
(一)单位主要职能
(1)承担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职责,拟订新型工业化发展计划,研究并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
(2)承担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职责,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推动工业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及互联互通;拟订工业行业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意见建议;贯彻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工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3)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经济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承担全县工业企业煤、电、油、气运输调度和综合协调保障工作;协调电力调度,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参与铁路运输和交通综合运输协调;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综合协调应急状态下重要工业品的供应保障工作。
(4)负责提出工业、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提出申报中央、省、市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按照规定权限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承担县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和安排工作;按规定承担工业产业基金管理有关工作;承担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免税初审工作。
(5)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和实施国家、省、市、县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以及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承担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工作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工作:指导工业绿色发展,组织协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务,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6)负责工业行业管理。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职责,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推进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责盐业行业管理工作;承担原材料行业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原材料工业生产要素的供应保障;指导工业领域行业协会工作;依法开展民爆物品生产销售安全的监管;负责督促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相关行业安全生产规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7)拟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办法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规定管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性资金。
(8)研究制定全县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综合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新办矿井申报的初审工作。
(9)承担煤炭行业监督管理职责,负责监督管理县属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监督检查煤炭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情况;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炭生产经营单位。
(10)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牵头拟订全县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工作。
(11)负责全县科学数据汇聚、管理、应用和共享开放: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12)组织开展科学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指导相关部门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13)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4)牵头做好全县军民融合相关工作。
(15)结合部门职责,做好扶贫开发:负责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负责本部门“放管服”及权责清单有关工作。
(16)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单位机构设置
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机构由局机关、代管1个县政府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即息烽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息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及2个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即息烽县工业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工业节能服务中心组成。将内设机构调整为4个,即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工业发展科(工业企业服务科)、科学技术科(工业和信息化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4个科室。
(三)预算单位构成
因本单位下属单位未独立编制预算,其预算纳入本级预算合并编制,故本部门预算即为局本级预算。本部门合并编制预算的下属单位具体包括:息烽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息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息烽县工业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煤炭安全生产技术中心)、息烽县工业节能服务中心。
(四)单位人员构成
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所属事业机构总编制41人,其中局机关行政编制9名,机关工勤2名,息烽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息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事业编制10名、息烽县工业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煤炭管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6名、息烽县工业节能服务中心事业编制4名。目前编制内实有在职人员37人,其中局机关7人,机关工勤2名,息烽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息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9名、息烽县工业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息烽县煤炭管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5名、息烽县工业节能服务中心事业编制4名。另有退休人员14人、遗属人员3人、煤矿监控中心临聘人员4人。
二、单位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依据
2025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工信部门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求及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工业投资完成3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8户。全力以赴稳增长、稳企业、稳预期。
(一)做大磷氟化工主导产业。在存量上对三家占比较大的重点企业开磷化肥、精细磷酸盐、西洋实业实行保姆式服务,依托精细磷酸盐净化酸扩能,实现氟硅科技满负荷生产,确保企业全力释放产能。对增量贡献较大的诺威施、合成氨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形成新的工业增长极。加快推进开磷化肥2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15万吨/年湿法磷酸扩能项目、合成氨42万吨多功能复合肥、30万吨AB塔高塔肥恢复生产等项目建设力度,力争在2025年形成新支撑。充分发挥磷化集团息烽板块净化磷酸、无水氟化氢两个“拳头产品”的作用,引导其积极同上海华谊等龙头企业“强强联手”。紧盯德阳磷泰重点在谈项目,进一步做大磷化工产业;围绕无水氟化氢精深环节,聚焦含氟中间体、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制冷剂、氟涂料等氟化工项目积极招引,落地布局氟化工延伸产业。2025年,确保将诺威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季度上规成功,力争完成贵阳格林森石膏有限公司上规,力争磷氟化工规上产业产值实现124亿元,占全年规上工业产值比重85%以上。
(二)做强健康医药(化学药)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贵州省唯一化学原料药专业产业园区优势,大力发展抗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四大类原料药物。积极推进制剂一体化发展,向上发展中间体、向下发展医药制剂,构建“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制剂”的化学药产业链条。重点加快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在建建业化工、中森医药、澄华生物、卡本嘉泰等项目采取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今年实现投产,形成新的支撑。加快启动南平润扬医药中间体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开工见效。紧盯亿美年产36350吨精细化学品、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生产项目等重点在谈项目,力争谈成落地形成新的增量。2025年,力争贵州建业永荣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澄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上规,力争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1%以上。
(三)做精电池材料耦合产业。借力省委、省政府将息烽纳入“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核心区”机遇,依托上游磷氟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将磷系正极材料、电解液制备及原辅料作为电池材料发展重点领域,抢抓储能电池发展“新赛道”,布局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凝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项目。加快推进在建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磷酸铁在今年实现生产,形成新的支撑。对拟建的江苏希诚年产4700吨单壁/寡壁碳纳米管、锦晟天奈1万吨磷酸铁和1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跟踪服务,确保尽快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对航然4万吨磷酸铁锂积极向省市基金和金融机构推荐,确保尽快恢复建设。引导开瑞科技加大电池梯级开发利用,推动1万吨产能释放,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紧盯湖南攻防新能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硅碳负极、四川英能基科技有限公司负极材料等重点再谈项目,力争早日谈成落地形成新的增量。2025年,力争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培育上规,力争电池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完成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8%以上。
(四)做好印染纺织承接产业。抢抓省级培育壮大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布局发展纺织服装有利契机,围绕“纺纱、织造、染整”三大环节,加大纺织中间品项目落地布局力度。突出运动服装、时尚休闲服饰、专用服饰、羽绒服等重点,加强与省纺织集团、长三角地区对接,吸引优强企业落地。2025年,紧盯晶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纺染服一体化生产项目、联邦三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服装面料生产项目、百裕集团(惠安)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校园服饰生产项目、福建省德奥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生产项目等重点在谈项目,力争印染纺织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五)做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将生态食品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坚持品质为先、品牌引领,持续打造以辣椒酱、调味品、阳朗辣子鸡等产品为主的产品品牌,支持味美、苗姑娘、叶老大、黄南武、睿锦坊、阳菲等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牌效应;重点围绕贵州安佑、贵阳正大等饲料生产企业,提升农产品就地转换率;立足息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刺梨、葡萄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招引,牵线搭桥县内食品品牌与知名品牌合作,进一步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加大与保山耕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力争天麻种植及深加工落地息烽。2025年,力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8%以上。
三、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本预算包括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本级)及所属未独立核算单位预算。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详见附表1—3)
2025年部门收入预算总额2129.65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185.3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944.29万元。本年收入中:财政拨款收入1185.36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单位资金收入0万元。
2025年部门支出预算总额2129.65万元,其中:本年支出2129.65万元,年终结转结余0万元。本年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600.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7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0.8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59.7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0.5万元。2025年部门收入预算总额比2024年预算减少120.61万元,增长(或下降)5.66%,主要原因是:因机构改革,大数据职责划转。
(二)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4)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额2129.65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185.3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944.29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756.3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42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额2129.65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600.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7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0.8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59.7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0.5万元。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额均为2129.65万元,比2024年预算减少120.61万元,下降5.66%,主要原因是:因机构改革,大数据职责划转。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5)
2025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6.36万元,其中:其中:人员类经费699.97万元,公用经费18.39万元,特定目标类38万元。具体各科目支出情况如下:
科学技术支出556.66.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7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0.83万元。
20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6.36万元,比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减少493.9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减少。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详见表6、7)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718.36万元,其中:人员类经费699.97万元,公用经费18.39万元。人员经费699.97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住房公积金、退休费等;公用经费18.39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电费、差旅费、其他交通费用、工会经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8)
2025年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9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429万元。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9)
2025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七)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10)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3.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3.6万元,与上年同口径比较,增减变化情况如下: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2025年公务接待费1万元,比2024年预算减少0.8万元,增下降44.44%,主要原因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厉行节约,继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2025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6万元,比2024年预算增加0.8万元,增长44.44%,主要原因是:煤矿监管,执法要求严格,增加公务用车频次。
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数量为3台。
(八)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详见表11)
2025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15万元,其中:货物类政府采购0万元,工程类政府采购0万元,服务类政府采购15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2)
2025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1185.36万元,基本支出718.36万元,项目支出467万元。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3—15)
2025年重点项目支出涉及3个,资金共计467万元。一是部门综合绩效考核17万元,按《息烽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测评办法》要求完成2024年绩效考核工作。二是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429万元,积极响应省市新型工业化政策,外出招商考察、业务培训等相关工作,从而大力推动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三是(保工资)煤矿预警中心人员经费21万元,确保煤矿监控预警系统运行正常,对辖区大宏煤矿、利发煤矿视频等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预警,发现异常及时按程序如实记录、科学调度、按时报告等。
四、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情况:2025年部门机关(机构)
运行经费预算为34.39万元,其中:办公费13.49万元、印刷费2万元、电费1.8万元、邮电费0.2万元、差旅费0.7万元,工会经费4.74万元、公务接待费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6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7.86万元。2025年部门机关(机构)运行经费预算比2024年同口径预算减少3.09万元,下降8.24%,主要原因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厉行节约,继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单位固定资产金额25.53万元,分布构成情况为:房屋0平方米,车辆1辆,单价在10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等。
(三)预算绩效管理情况:2025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3个,涉及财政拨款预算467万元。
(四)项目支出安排情况:2025年部门预算中安排的重要项目有3个,一是部门综合绩效考核,金额17万元,主要用于按《息烽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测评办法》要求完成2024年绩效考核工作;二是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金额429万元,主要用于为积极响应省市新型工业化政策,外出招商考察、业务培训等相关工作,从而大力推动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三是(保工资)煤矿预警中心人员经费,金额21万元,主要用于确保煤矿监控预警系统运行正常,对辖区大宏煤矿、利发煤矿视频等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预警,发现异常及时按程序如实记录、科学调度、按时报告等。
(五)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4.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专指教育收费收入,包括目前在财政专户管理的高中以上学费、住宿费,高校委托培养费,党校收费,教育考试考务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班费等。
6.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收入。
7.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8.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拨款收入。
9.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取得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根据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10.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1.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2.人员经费:人员经费是指部门和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退休费、生活补助等。
13.公用经费:主要是指部门和单位“商品和服务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维修(护)费、会议费、租赁费、招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办公设备购置、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14.“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展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5.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是指部门的公用经费,具体为保障部门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16.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为类、款、项,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即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比如用于社保还是办了教育。
17.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分为类、款,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比如是支付了人员工资还是购买了办公设备。
五、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表(附表)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