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19-11-18 字体:[]

201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大力帮助和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攻坚克难,重点围绕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大数据产业等方面,以实施“一品一业、百业富贵”愿景为抓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两条”底线,多措并举、主动作为,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将2019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增加值及增速。1-9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3.41亿元,增长-13.1%,较上月回升了13.4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全年市下目标20亿元,1-8月完成12.82亿元。

(三)培育企业上规。全年市下目标8户,1-9月,完成企业上规2户(贵州开磷供电公司、华能息烽风力发电公司)。

(四)工业招商情况。1-9月,我县引进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19.76亿元。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1.6亿元。在谈项目11个。共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6次。 其中外出招商17次,收集投资人信息共计79条。目前已有开磷磷石膏公司、鸿海石膏粉公司、捷浪建材公司、开莱公司、开迪公司、绿邦众创公司、森蓝环保公司等磷石膏企业建成投产。

(五)综合科技进步指数。2019年上半年的综合科技进步指数64.2%。

(六)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截至2019年9月底,完成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5.32亿元,占全年目标总量的76%;完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5亿元,占全年目标总量的82.57%。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运行调度,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紧盯目标推工作。通过强化与统计部门对接和定期走访企业相结合,深入分析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找路径、找措施,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确保经济运行平稳。二是抓企业培育。全力抓好企业培育上规工作,完善拟培育企业台账,定期走访企业,对拟培育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量。三是突出要素保障。一方面,确保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推广运用金融产品。四是抓存量挖潜保增长。全力推进存量企业改造提升工作,加快产能释放,合成氨公司实施的合成氨技术改造、开瑞科技实施的磷酸铁项目已技改完成,西洋实业磷复肥提质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二)强化千企引进,培育工业经济增量

以“一品一业”工作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千企引进”,按照《息烽县“一品一业、百业富贵”行动计划》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强化项目招商,局主要领导上半年陪同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外出招商2次,累计开展招商8次,洽谈工业项目8个。计划签约项目1个。拟建项目1个。

(三)强化千企改造,稳定工业经济存量

支持开磷、西洋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贵阳开磷化肥全水溶性磷酸二氢铵装置、全水溶性高效复合肥装置已建成投产,开磷合成氨公司完成熔渣气化技改项目,西洋实业完成磷复肥技改提质改造,开磷氟硅化工公司拟建3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有序推进。长泰源纳米钙业公司30万吨窑炉技改项目完成20万吨钢窑建设并投产,开磷塑料包装公司搬迁、捷浪30万吨/年石膏粉等其他技改项目有序实施。

(四)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支撑

一是制定项目“一对一”帮扶计划,全局干部职工对全县在建、拟建项目进行结对帮扶,全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指导企业申报各类基金促进项目建设。开迪、开莱等11个完成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申报,山友、兄弟联、黔桥鑫烁等8个企业项目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申报,黄南武、叶老大、鸿海石膏粉、西南装备等12个企业项目完成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申报。

(五)强化以渣定产,促进化工产业升级

成立了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制定《息烽县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方案》,通过抓项目、保要素、立规范、强推广等方式,全面落实磷石膏 “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绿色转型。贵州磷化集团与宁波材料所、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2019年9月,组织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观摩会。目前全县建成投产企业8家,年消纳能力磷石膏153万吨。在建项目5个,预计磷石膏消纳能力为139万吨。拟建项目2个,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为70万吨。目前企业及项目达产后年利用磷石膏能力达362万吨,将实现“吃干榨尽”工作目标。

(六)加快基地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建设息烽食品工业园项目、睿锦坊酿酒生产线项目进度,推动特色食品基地建设。二是加快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建造项目、西南管业PCCP地下管廊项目进度,积极与贵州保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中益能低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洽谈,争取装配式建筑PC等项目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基地建设。三是谋划其它产业基地建设。正在与西南能矿等企业进行洽谈,就息烽县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开展合作。

(七)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助推创业创新工作

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申报技改、中小、磷石膏、十大千亿级产业等扶持资金,组织企业申报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开展资金申报培训会累计7次。指导企业完善资金申报资料,8家工业企业完成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11家企业完成绿色产业发展资金申报,12家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完成省、市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资金申报,12家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申报。

(八)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力度,助推众创空间的孵化

培育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贵州尚德贵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贵州息烽仁都建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已进入公示。依托息烽迈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立碑电商众创空间平台在2018年12月获得市级众创空间认定。

(九)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

2019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88%;完成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点1个,通过实施广电网络公司“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实现我县161个行政村通光纤,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电子政务网建设等工作,截至目前,新建非涉密系统全部接入“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全部接入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上线共享数据项1040项,贵阳市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息烽平台正常运行,对社会开放21家县直单位数据,共197个数据集。

(十)加大安全生产宣传与检查,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2019年以来,我局及原县安监局共计组织参与煤矿节后复工复产验收复核、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迎大庆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消防安全检查、雨季“三防”及水害防治专项执法检查、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等安全监管监察活动75次,已全覆盖辖区煤矿企业,执法工作计划完成率139%,出动执法人员304人次,检查生产建设煤矿41家次,巡查停工停产煤矿34家次,查出隐患和问题352条,已整改完毕313条,剩余39条正按期整改中。下达执法文书119份(其中现场检查方案30份、现场检查记录30份、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7份、整改复查意见书36份、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6份)。行政处罚1起,罚款2.8万元。今年以来我局对息烽盘江民爆有限公司、贵阳鑫筑民爆经营有限公司息烽分公司开展安全检查共计22余次,出动人员60余人次,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问题63条,整改完成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要素配套不齐。我县工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产业链不够完整,再加上经济基础、地理条件等原因,与其他兄弟区(市、县)相比政策优势不明显,区域间招商竞争激烈,基础配套不完善、可直接用地少等问题,招商引资难度较大。

(二)在建拟建工业项目少,发展支撑不足。我县2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22.56亿元,部分项目2019年不能建成,在2019年发生的投资不能达到计划总投资。拟建的废矿物资源综合利用、年产10万吨铝盐净水剂等项目暂时还未达到开工条件。在建、拟建少,投资额小,对“一品一业、百业富贵”愿景支撑不足。

(三)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环境容量有限。息烽县磷化工行业产品主要以磷肥、复合肥、复混肥、黄磷、合成氨等初级产品,产品生产线建设时间长,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下游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集中在上游,产品深加工率不高,附加值较低,终端产品关联度低,没有形成放大效应,缺乏饲料级、食品级、电子级磷酸、医药级等精细化工产品。且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省政府磷石膏“以渣定产”实施方案出台,环保整治力度加大、资源环境政策逐渐收紧,小寨坝区域环境容量受限,新上项目困难,不利于产业发展。且今年4月17日,全国磷复肥行业协会在昆明召开6+2会议要求:今年全行业实行限产保价措施。2019年下半年,贵州磷化集团已决定息烽部分下半年压缩产能40%。实际执行后,息烽部分减产超过60%。

(四)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我县科技型 、高技术含量企业少,财力、物力、人力等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无高校及科研院所作支撑,创新能力不强。现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资源欠缺等因素,申报实施上级科技项目难,导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仍需提高。我县现有监管人员数量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难以满足要求,同时监管人员执法相关装备、设备、资金不足,尤其是公车改革后,一直未配备执法车辆,降低了执法效率,业务水平与工作要求还有差距。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力度。持续抓好存量优化。坚持推进千企改造工程,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抓好产业发展服务,强化产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全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抓好特色巩固。持续抓好辣子鸡、调味品、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壮大指明方向和目标。加大特色产业帮扶力度,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销售难、壮大难、创品牌难等问题。促进我县特色工业产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形成带动作用。

二是继续加快推进工业“一品一业”发展。按照《中共息烽县委关于抢抓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机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息烽县“一品一业、百业富贵”行动方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以中高端消费、中高端制造为引擎,以制造业价值提升为目标,以升级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产业、突出发展生活消费品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抓手,着力推进中高端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以中高端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

三是继续加强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方面持续抓好入规企业培育。持续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中小企业运行分析,引导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对拟培育工业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企业研究发展战略,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尽早达到入规条件,培育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抓好工业项目招商。结合《息烽县“一品一业、百业富贵”行动计划》中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开展招商工作。加强与省市的沟通对接寻求招商信息资源主动外出招商,引进一批符合我县发展的工业企业,拉动工业投资有效增长。

四是继续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实施服务工作。继续组织县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对已立项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科技项目要抓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合同有序进行,达到结题验收。

五是继续抓好“六网会战”工作。按照省、市“六网会战”要求及《息烽县“六网会战”—互联网专项行动方案》,2020年底,实现高铁站、县人民政府、小寨坝等重点区域实现连续覆盖,夯实信息设施基础,提高县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融入市级工业互联网体系,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全县通信光缆总长度达3000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100%。

六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工作。以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为重点,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深入贯彻《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深化县域大数据“聚通用”,依托“贵阳市政府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上开设的“息烽县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将已经掌握且符合开放条件的县域政府数据,经解密或者脱敏、脱密等技术处理后统一由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开放,实现数据资源对全社会开放,促进数据流通;以“云上息烽·美丽乡村”“智慧旅游”“农村电商”等应用场景为主题,促进民生服务精准化、公平化、共享化,构建县域数据开放特色体系,实现数据共融共享。

七是持续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积极联合有关部门为全县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工作提供好服务,切实做到“一矿一策”,及时化解难题,确保2020年底全县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同时督促各兼并重组保留煤矿及时完善45万吨/年技改手续,争取早日开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八是继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分析研判2019年煤矿安全监管执法情况,梳理重点时段及各矿重点问题、重点环节,为编制2020年执法检查计划提供依据,以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各矿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实现“零死亡”的目标。

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1月1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