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六保”工作,扎实推进“六稳”目标。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疫情防疫及企业复工复产,强化精准帮扶,有效破解各种难题,妥善处理西洋肥业破产等历史遗留问题,工业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年市下目标8%,1-10月完成10.2%。
(二)工业投资。全年市下目标27亿元,1-10月完成23.71亿元。
(三)培育企业上规。全年市下目标10户,1-10月完成企业上规8户,11月完成两户企业资料上报(太和制药、鑫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四)工业招商情况。全年市下目标,签约新产业项目8个,引进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企业目标2户,新签约工业项目金额目标35亿元,工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目标25亿元。1-10月,我县签约新产业项目8个,引进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企业2户,新签约工业项目金额48.9亿元,工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31.09亿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运行监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紧盯目标推工作。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深入分析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找路径、找措施,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确保经济运行平稳。二是抓企业培育。全力抓好企业培育上规工作,完善拟培育企业台账,定期走访企业,对拟培育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量。三是突出要素保障。一方面,确保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推广运用金融产品。四是抓存量挖潜保增长。全力推进存量企业改造提升工作,加快产能释放,长泰源纳米钙科技有限公司年30万吨/年碳酸钙砂石技改项目、开瑞科技实施的×5000t/a磷酸铁装置优化技改项目已完成,西洋实业10kt/a硫酸钾项目建成投产。
(二)强化疫情防控,狠抓经济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我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 “两线”作战工作的通知》(息肺炎防控〔2020〕27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包保责任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帮助工业企业解决困难问题80余起,融资近1.8亿元,申请各类奖补资金近6000万元
(三)强化千企引进,培育工业经济增量
以“一品一业”工作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千企引进”,按照《息烽县“一品一业、百业富贵”行动计划》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强化项目招商,2020年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外出招商12次,开展不同形式招商引资活动85次,收集投资人信息70余条,全年累计与政府签约工业项目8个。
(四)强化千企改造,稳定工业经济存量
支持开瑞科技、正大饲料厂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瑞科技2×5000t/a磷酸铁装置优化技改项目、正大有限公司饲料加工扩能6万吨技改项目、长泰源纳米钙年产30万吨碳酸钙砂石技改项目完成;开磷息烽合成氨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二期)、西洋实业复合肥装置尾气治理工程、长泰源纳米钙业年产30万吨碳酸钙砂石生产线大气污染治理技改项目有序推进;太和制药中药生产质量管控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及车间改造项目,黔桥鑫烁特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技改扩能项目、贵州省息烽县龙泉磷肥厂100万吨/年测土配方专用肥生产项目有序实施。
(五)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支撑
宝能绿邦膨胀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产品项目、乾鑫丰年产3万吨无铁硫酸铝-3万吨无碱速凝剂-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碱水剂项目、西洋实业100kt/a硫酸钾生产项目、昊越公司磷石膏系列新型建材研发与生产项目、至锐工具五金工具系列制造项目、兄弟联年产3000吨高性能环保电子显影材料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昊越公司、黔鑫丰建材于11月份上规,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六)强化以渣定产,促进化工产业升级
成立了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制定《息烽县2020 年磷石膏产消平衡工作方案》,通过抓项目、保要素、立规范、强推广等方式,全面落实磷石膏 “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绿色转型。贵州磷化集团与宁波材料所、昊越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2020年1-11月我县磷石膏产生量237.25万吨,利用量283.26万吨,处置利用率119.4%(其中:磷化集团产生量194.72万吨,利用量217.36万吨,处置利用率111.63%;西洋实业产生量42.53万吨,利用量65.91万吨,处置利用率154.97%。),较上年同期提高83.7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升78.03个百分点。待全县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及项目达产后年利用磷石膏能力将达695万吨,预计在2030年前完成我县存量磷石膏消纳目标。
(七)加快基地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贵州宝龙精品水果及农特产品研发加工基地、睿锦坊酿酒生产线、红薯深加工项目进度,推动特色食品基地建设。二是加快温泉镇赶子铝土矿二期建设项目、开磷化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净化磷石膏项目进度,积极与安佑集团、卫婴康、旭和贝洽谈,争取3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落地,推动磷煤化工精细化发展。三是谋划其它产业基地建设。正在与天时佳利等企业进行洽谈,就息烽县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开展合作。
(八)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助推创业创新
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申报技改、中小、磷石膏、十大千亿级产业等扶持资金。开展资金申报培训会累计4次。指导企业完善资金申报资料,12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期间专项资金申报;22家企业完成企业达产增产第一季度奖励资金申报、15家企业完成企业达产增产第二季度奖励资金申报、10家企业完成企业达产增产第三季度奖励资金申报;1家磷石膏企业完成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申报、12个磷石膏项目完成贵阳市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扶持资金申报、12家磷石膏企业完成2020磷石膏1-9月综合利用量及产品补给申报;12家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申报。
(九)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助推工业企业提质转型。
制定印发了《2020年息烽县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完成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2台35蒸吨的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任务;完成贵州鑫悦煤炭有限公司息烽县石硐乡星宇煤矿(产能45万吨/年)的物理性关闭工作;督促贵州合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断供设备用电,清空罐体物料。
(十)聚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黔货出山
一是指导帮助特色食品企业利用电商销售手段,黄南武、叶老大、苗姑娘、林香苗条、山友吊瓜已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味美食品公司已建立独立的销售平台;二是扩大磷石膏产品销售范围,打通息烽港这条“北入长江”的水运主通道,降低磷石膏建材产品物流成品,扩大磷石膏产品销售半径;三是推动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推动开磷40万吨湿法磷酸、3万吨无水氟化氢、30万吨钙盐等项目落地,完成西洋实业10kt/a硫酸钾项目建设,提升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宣传,成功组织贵州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成功参加“第102届全国糖酒商品产易会,17家工业制造企业参加2020年贵阳市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会,4家企业参加上海进博会,提高品牌知名度。
(十一)加大安全生产宣传与检查,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全面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加大安全生产宣传,通过网络、电话、现场检查形式,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我局对息烽盘江民爆有限公司、贵阳鑫筑民爆经营有限公司息烽分公司开展安全检查共计37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76人次,其中会同市工信局开展安全检查共计5家次,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问题21条,整改完成率100%。
(十二)坚持不懈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夺取思想阵地制高点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20年以来,县工信局重点抓好三项工作,进一步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一是抓责任“坐实”。通过有效措施,把局党组主体责任、局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党组统管、书记主抓、分管领导共管的局面。二是抓工作“落地”。通过落实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机制,确保了意识形态各项工作更加扎实到位。三是抓成效“结果”。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制度,保证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更加坚强坚定,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问题。
(十三)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力度,确保达到目标任务
我县2020年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共计6691.49万元,截至目前,已偿还5307.65万元,剩余欠款1383.84万元,整体偿还比例79.32%。其中无分歧账款共计3151.15万元,已全部偿还完毕,无分歧账款偿还比例为100%,完成市下任务。
(十四)打造数字乡村试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2020年10月,根据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精神,我县申报的“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同意,息烽县成为贵州省四个“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目前我县已启动该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拟于2021年二季度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后正式开工建设,通过试点建设,不断加大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对全国经济大环境影响持续,增速放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虽然逐渐复苏,但增速仍然较为缓慢,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低于去年同期近5个百分点,贵阳市1-10月增速为4.9%,低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1-10月,息烽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台数13.4%,排全市第3位,10月平台增速23.8%,排全市第3位。在国家对贵州省数据评估过程中,对贵州省数据进行调整,各市、县数据做出相应调整。1-10月,市级息烽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排全市第4位,10月增速13.8%,排全市第2位。调整后县级增速低于平台增速,增速进一步放缓。
(二)磷化集团转型处于型过渡期,企业贡献度减弱
今年来,磷化集团深入实施企业改革,根据企业发展计划及“十四五”规划安排,传统产品产能/产量将逐步压缩在原产能40%以下。但目前企业计划实施的40万吨湿法磷酸净化、3万吨无水氟化氢、30万吨钙盐等新生产线仍未实质落地,老生产线逐步压缩,特别是合成氨等生产线,目前一期已停运,预计二期将在2021年逐渐停运,新生产线若不能按期落地建成投产,新老交替未按预期完成,企业产值贡献将逐渐减弱,全县经济总量及增速将会逐渐下滑。
(三)中小企业占比较高,企业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全县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仅2家,中小企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95.6%。而中小企业中产值贡献5000万以下企业达到31家,其中7家企业因企业改革重组、破产、经营不善等原因已停产并停止产值报送,其它大部分中小企业今年来持续负增长或增长缓慢制约了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县内工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链不完整,同城大道及环团圆山大道配套不完善,加之地理条件等原因,同比市内其他区(市、县)优势不明显,区域竞争激烈,土地储备不足、可直接用地少等诸多客观原因,招商引资难度仍然较大。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目标预计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
2.工业投资。全年实现工业投资25亿元。
3.企业上规。全年培育规上企业5家。
4.工业招商。全年实现工业项目招商投资6个。
5.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全年预计75%,
(二)工作措施
1.着力抓存量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磷化集团沟通对接,督促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项目落地。促进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100万吨/年净化磷石膏项目、30万吨钙盐等项目落地息烽。推进新老装置交替和改造,利用合成氨一期装置技改,发展氯碱化工,建设30万吨以上氯碱化工项目。同时在前期工作开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向上沟通对接,争取磷化集团(息烽部分)产值最大化。
二是加快磷石膏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渣定产”政策要求,大力发展磷石膏绿色环保建材产业。一方面联合住建部门加快磷石膏产品推广,促进投产项目达产。并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目前在建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在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另一方面加快引进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和项目落地。重点支持磷化集团120万吨建筑石膏粉、180万吨/年高温石膏、50万吨轻质砂浆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推动贵州磷化集团与长通钙业公司合作实施2套10万/年氢氧化钙装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4号泉眼整治工作,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耗。
2.着力抓增量培育
一是加强企业培育。持续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中小企业运行分析,引导中小企业健康成长。12月联合统计、税务等部门即对全县规下工业企业进行摸排,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缴税等情况,梳理拟培育企业名单,重点关注睿锦坊、开迪、开莱、捷众森等企业。协助盘江民爆加强向上汇报,全力推进企业销售范围从开磷矿区延伸,全面释放产能,达到上规条件,支持息烽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招商引业。围绕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要求,结合息烽“七大产业方向”,根据“产业链招商图”精准发力,狠抓工业招商引业工作。支持磷化集团、西洋实业2家企业认真落实“以渣定产”政策,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落地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成熟、产品附加值高、品牌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力争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100%预期目标。强化天时佳利废矿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带动作用,通过延链、补链等方式吸引关联企业入驻息烽,同时加快项目进度,尽快形成新的产能。结合息烽“3+N”产业结构调整,引入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推动荣氏山娃儿刺梨深加工(大健康食品产业)项目建设,把“全省调结构、息烽深加工”变成现实。积极推动贵州磷化集团与长通钙业公司合作实施2套10万/年氢氧化钙装置,降低磷化集团企业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耗。
3.着力抓服务质量
一是2020年12月底组织召开2021年工业专项资金申报会及工业运行培训会。全力指导工业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省十大千亿级产业发展基金、磷石膏专项资金等扶持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指导企业从年初开始完善各项统计资料,减少企业因各项检查造成的资料不齐情况。
二是抓好“双重服务”行动。持续推进县级领导和部门包保企业、项目制度,通过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定点服务企业和解决企业反映问题,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紧盯工业项目建设情况,为在建工程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全力推进荣山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捷众森50万吨/年建筑石膏粉、睿锦坊年产5万吨其它酒生产线等重点项目进度,争取项目早日投产、达产。
三是加强对上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对接,积极主动汇报我县各项指标情况和困难,争取2021年下达指标时结合息烽实际进行下达。同时横向了解周边区县发展情况,借鉴好的发展经验,查找自身不足,及时做好我县定位评估,发展优势产业和中高端配套产业。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