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2016年水务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6-01-15 字体:[]

2016年是全面实施《息烽县“十三五”水利发展与给排水能力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水务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等精神为指导,继续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抓项目争投资、抓建设强基础、抓管理增效益、抓改革添活力”为抓手,以突出“服务经济、服务农业、服务民生、保护环境”为工作重点,采取“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落实管理制度”等措施,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不断夯实水利基础、强化水务管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全力做好涉水服务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巩固水利改革成果

一是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试点县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建设工作,建立水利工程“建管养用”一体化的山区现代水利模式和“以水养水”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上的难题,切实解决管理型缺水问题,快速推进山区现代水利建设管理运营模式。

二是加强与省水投集团公司的合作,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省水投集团公司资源、资金优势,加快解决县城供水紧张、永靖工业园区供水项目无资金等问题,加快推进息烽县已列入“三位一体”和“三年行动”规划的水利项目建设进程,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使更多项目落地,提早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二、强力推进规划建设,不断夯实水利基础

一是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储备争取投资建设。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水务投资导向和建设领域,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我局《“十三五”水利发展与给排水能力规划》,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水利改革、精准扶贫大战略等,适时编制事关农村巩固提高饮水工程、农村供水水厂系统改造及城镇供水水厂建设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生态小流域及山洪沟治理、防洪排涝、污水处理等工程实施方案或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等项目储备资料,抓好养龙司大山猕猴桃、幸福、堡子现代蔬菜园区,九庄吊瓜现代水利配套项目可研初设编制,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申报,争取水利项目建设。

二是强力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枧槽沟水库的验收工作,全面发挥水库蓄水供水功能;强力推进高洞水库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大坝堆石填筑,开工建设供水管道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工建设中坝水库;积极推进两岔河、清沙河、龙漩窝、迷洗4座水库前期工作,确保我县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持续进行,逐步解决我县工程性缺水问题。

三是着力构筑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解决用水困难。抓好2016-2017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规划前期工作,整合财政、国土、农业、移民等部门实施的涉水项目,完成2015-2016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机井开发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新建永靖(县城)水厂二期(扩建)供水水厂,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四是抓好美丽乡村“提高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7723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88亩。通过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完成新建、改造灌溉渠道7处7.1km、排涝渠道4处4.3km、水池3座350m³,安装输水管道3.383km、供水管网63.71km、进户设施2197套。解决西山镇鹿窝村、柏香山村,养龙司镇堡子村、灯塔村,永靖镇黎安村、阳朗村、立碑村772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88亩,确保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有效灌溉率达60%以上。抓好九庄新田片区美丽乡村生态精品小流域项目治理。

五是抓好黎安至坪上片区农旅联动精准扶贫项目,确保项目观摩顺利进行。力争3月底完成邓家林、木叶井分户式生态污水处理,共建坪上、宋家寨、下寨组生态污水处理,新建小水池30口,4月底前完成双龙井山塘维修和河道治理,10月底前完成供水管网应急工程改造建设任务,为项目观摩提供水利保障。

六是抓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抓好县城二期、温泉镇、九庄镇、小寨镇等4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做好县城一二期、小寨镇、九庄镇、温泉镇、养龙司镇6个污水处理厂进行ppp模式管理工作,开工建设青山、石硐、鹿窝、流长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高城镇、农村生态环境、水域环境及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县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服务水平。

七是完成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共处。完成息烽县阳朗、底寨、小鹿窝、大寨4段河道治理工程和底寨河重点山洪沟验收工作,提高防洪能力,保障河道沿岸农田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枧槽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km²,改善小流域环境气候,实现人水和谐共处。

三、强化水务常规管理,确保水务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一是强化水资源管理,执行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考核体系,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监管,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取水许可审批、计量设施安装、用水计划申报、取退水管理等工作。

二是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督促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水保监测管理制度,掌握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治理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继续抓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确保县级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9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达到70%以上;继续开展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深入分析全县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防治目标、任务和规模,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三是强化水政执法,确保安定团结和谐用水局面。强化涉水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提高群众对水政执法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坚持水事巡查制度,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将水事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水利行政事业性规费征收工作,做到各项水利行政事业性规费应收尽收。坚决依法查处一批水事违法案件,有效制止水事违法行为,确保安定团结和谐的用水局面。

四是强化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进一步规范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强化饮水安全水质检测技能学习和队伍建设,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水质定期检测和农村分散式饮水水质巡回检测制度,为监控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五是强化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规范小桥河、下红马、上沟水库等国管工程管理,充分体现骨干水源作用;规范九庄、石硐、西山、养龙司、雨淋河等集中供水水厂管理,不断扩展供水服务区域,逐步解决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好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经费和机制,确保工程规范有序并长久发挥效益。

四、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工作,抓好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做好雨情水情预报、旱情监测预警分析评估等工作,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组织好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和培训工作。

二是切实加强汛期(5月-10月)防汛值班工作,确保信息、政令畅通,并及时统计和上报有关情况。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防汛抗旱资金,抓好水毁修复等项目建设,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在汛期正常运行。

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保障各项水务工作协调推进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持每周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适时开展水务系统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水务人员业务技能,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绩效管理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用制度来保障水利改革发展。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适时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水务服务意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预防和监督,规范建设程序,严格资金管理,堵塞风险漏洞,积极打造阳光工程、廉政工程,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

六、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