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水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23-02-15 字体:[]

2022年是“强省会”的深化之年,也是息烽发展的“破局之年”,我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新机遇,全面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聚焦“强省会”行动计划和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基础,完善水利基础配套设施和水治理制度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水安全保障体系。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快重点工程攻坚,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一是着力完善重大骨干水源工程网络。推动两岔河水库完成前期工作并正式开工,完成枧槽沟水库竣工验收、中坝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完成清沙河水库大坝主体施工,目前正在实施移民专项复建,累计完成投资25500万元,工程形象进度93%;龙滩、兴隆水库已完成水资、压覆矿、防洪评价等可研专题审批,待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红线调整后继续开展;龙洞沟水库已进入省“十四五”水利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可研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强化水利薄弱环节治理。聚焦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补齐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两个短板”。有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息烽县永靖河老鸦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完成综合治理河道4公里,形象进度80%;息烽县阳朗河河道治理工程完成综合治理河道4.3公里,形象进度95%。进一步提升县城抗洪排洪能力,完成希望城段地下暗河淤积严重河段扩宽改造;推动息烽县火车站至白骨洞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形象进度70%。三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水量、水质、水价”为抓手,助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水平。完成息烽县高坡井水厂改造工程建设及市级验收,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人口1万人;完成202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工程建设和县级验收,对5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养护维修。强化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完成759份农村饮水水样检测,累计检测指标16663项次;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全县枯水期、丰水期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开展农村水质应急处置20处次,共检测水样38份;对农村供水工程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和疫情防控巡查364处次,向农村供水工程免费发放消毒药剂500斤、84消毒液100斤,利用采样、卫生监督等契机,向群众宣传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饮用水卫生常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饮水安全观念。四是推进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安装配套污水收集管网49km,新增县城污水处理能力10000m³/d,极大提高了县城污水处理服务水平;实施息烽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整县提升工程,完成青山苗族乡、温泉镇、小寨坝镇三个乡镇建设任务。完成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息烽县石硐小流域项目建设及县级验收,安装输水主管5680米,支管135164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9平方公里。

(二)构筑防汛安全防线,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一是抓好责任夯实。结合实际,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组建了50余人的综合协调、技术专家、后勤保障3个工作组,加强与市水务局及县防汛办、县气象局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高效完备的防汛联动机制。完成全县35座水库、3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75口山塘的“三个责任人”复核、更新及公示;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水利设施入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全面做好入汛各项工作。二是抓好安全保障。组织人员从3月上旬开始开展汛前大检查,对全县已投运的5座小(一)型水库、28座小(二)型水库、在建的2座水库、3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75口山塘、重要河段、在建河道治理等工程开展了汛前安全检查80余人次,共排查出隐患9个,完成隐患整改9个。三是抓好科学防御。完成擦耳岩、钟家山、堰地、烂泥沟4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对在建的清沙河水库、中坝水库度汛方案、超标洪水预案进行审批及备案,完成33座小型水库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汛期调度方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修订并审批备案;在下红马水库、板厂水库、枧槽沟水库、中坝水库、清沙河水库开展防洪抢险应急演练,强化相关人员对防洪抢险各流程熟练程度,提高抢险队伍实战能力。四是抓好物资储备。严格按照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要求,对防汛应急物资进行储备,共储备编织袋10000条、沙袋300袋、电筒20把、铁铲20把、橡皮艇2艘、雨衣150件、雨鞋100双、雨伞200把、救生衣70件、救生圈50只、水泵100台,可随时投入抢险救灾。五是抓好防汛预警。完成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及贵阳市智慧防汛决策系统的汛前巡检维护工作,确保两套系统正常运行,保障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使汛期能及时了解各水库及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降雨和水位情况,为汛期防汛抗旱应急措施有序开展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入汛以来,利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发送预警信息3900余条。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行业治水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印发《息烽县河湖分级名录(2022年)》,明确县乡两级管理河流;印发《息烽县河长制2022年度工作细化方案》《关于做好近期河长制重点工作的提示》,对河长制年度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对县级河长进行更新调整,并通过河长制公示牌、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每季度定期印发《工作提示》,组织县乡村三级河长开展巡河检查,推动河长履职;组织各乡(镇、街道)落实保洁员74名,开展河湖日常巡查保洁;印发《关于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相关工作的通知》(息河长办发〔2022〕1号),组织对辖区内河流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省级下发的重点河流或河段(乌江息烽水域、息烽河)、水利部下发的疑似问题图斑进行现场复核;每周开展1次以上巡河检查,推动解决河湖问题;以息烽县跨境河湖为管理对象,与修文县、开阳县、金沙县、播州区强化沟通协作,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共同拟定了《跨界河湖管护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试行)》,完成与修文县、金沙县的协议签订。2022年,完成河长制公示牌更新安装及维修共计79块,县乡村三级河长开展巡河7364次,开展“四乱”排查1106次,开展暗访巡查82次,印发河长令、交办单等21份,开展卫生整治1295次,清理垃圾4038公斤,完成16个水利部下发的疑似问题图斑的现场核查及市级销号,推动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1个,解决河湖问题101个。二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督促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息烽水环境公司做好全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污泥卫生填埋处理,2022年共拨付全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费600余万元。三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4个,报告表14个,水土保持信息录入及公示率100%,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备案20个;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37次,下达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通知书18份,下达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通知22份,下达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书共计82份、限期缴纳通知书15份,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共计756.2681万元。四是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完成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并在贵州省水资源管理系统上完成资料上传。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及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完成息烽县流水生态渔业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等8个项目的取水许可审批,并颁发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完成年度计划用水指标审批,下达自备水源单位2022年度计划用水指标6566.707万立方米,非居民计划用水户指标109.5642万立方米,并组织开展2023年度的计划用水审批工作。推动息烽县养龙司镇人民政府和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息烽有限公司通过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水权交易工作。组织全县50家(含2022年10月份后新增的18家)开展用水直报系统填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的用水统计填报工作并完成县级初审,市级正在开展第四季度填报数据的审核。开展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对全县自备水源单位和节水型载体单位开展取用水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41次。五是大力开展节水工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节水宣传。利用“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先后开展了4次节水主题的线下宣传活动,组织300余名中学生永靖水厂和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开展水资源及河流保护宣传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及物资1200余份,联系县气象局、县联通公司等发送“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短信3000余条,利用全县330余辆出租车运营车辆电子广告位发布活动主题。全力巩固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和复核工作。在全县机关单位、中小学、居民小区、企业等范围内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工作。截至12月底,新建成节水型企业2家,节水型小区1家,完成节水型载体复核工作71家,其中节水型单位64家,节水型学校2家,节水型企业4家,节水型小区1家。强化施工用水审批管理,本年度涉及盛世名门和振中小学两家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用水,均已按照《贵州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下达计划用水量,并颁发施工用水许可证。六是严格水行政执法。开展水行政规费征收,征收水资源费72.4898万元,非居民累进加价水费0.1369万元,征收污水处理费207.5586万元。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制定印发《息烽县2022年水行政执法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妨碍河道行洪、影响水库大坝安全、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方面违法行为执法检查,开展水政巡查58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12次,联合执法3次,解决问题15个。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紧盯“强省会”五年行动目标,围绕“四化”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不断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基础,力争实现高水平的水安全、高质量的水生态、高标准的水监管,切实为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以业务工作为立足点,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一是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2023年计划用水指标审批、取用水户监督管理和规范化建设,节约用水宣传和节水型载体复检工作,持续巩固和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农村千人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措施完善,配合环保部门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巡查工作。二是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常规工作,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避免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违法违规问题发生。三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做好防汛物资清理、维修常规工作。持续做好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及贵阳市防汛智慧决策系统的维护,确保山洪灾害11处自动雨量站、5处自动水位站、7处自动视频影像和智慧防汛决策系统32处自动雨量站及视频站点运行正常,汛期正常发挥效益。及时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融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推进构建智慧防汛、智慧水利体系,让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不断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四是河长制工作。持续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涉及区域、不同层级共参、共建、共治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深入完善河长组织体系,强力推动责任落实,持续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加强河流日常监管。五是节水工作。持续开展节水宣传,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机关单位、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按时完成节水型载体复核工作,加大对节水型载体单位的日常巡查检查力度,特别是用水器具及用水设施等重要用水环节和设施,不出现已经淘汰的用水器具、管网漏损和“跑冒滴漏”现象,对有条件的企业要求建立中水回用设施,持续巩固和提升县域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

(二)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充分体现担当作为。

一是加快水源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两岔河水库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清沙河下闸蓄水验收、中坝水库竣工验收,强力推进龙滩,兴隆水库前期工作。二是强化供水保障。继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小寨坝至温泉尹庵水厂管网延伸工程、金星片区管网改造工程、西山水厂至石硐高峰供水管网覆盖延伸工程,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1.3万人供水保障。三是强力推进污水治理工程。推进息烽县尹庵村片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力争完成厂区主体工程建设。大力推动息烽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整县提升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工程形象进度70%以上。四是完成河道治理。完成息烽阳朗河道、永靖河老鸦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县级验收和息烽河干支流河道治理工程竣工市级验收。完成2022年农业水价改革任务50500亩。五是完善县城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息烽县火车站至白骨洞山洪沟治理项目和息烽县城排水防涝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县城防洪排涝能力。六是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做好农村供水保障排查,强化管水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已建成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保障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压实管护责任,确保常态化开展供水设施运行巡查维护。积极探索运行管理新模式,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依托现有平台公司继续采取“项目资金+企业出资”等方式筹集项目资金,转变营运管理模式,不断推进运行管护市场化、规范化。继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振兴相结合,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大水库、水厂等重大蓄水工程建设力度,推进供水分配均衡发展,有效破解农村供水瓶颈,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局务工作有效推进。重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支部建设、意识形态、信访维稳、办文办会、政务公开、沟通协调、档案管理、后勤服务等党务政务工作,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落实,及时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