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清零目标。一是继续强化培训,提升村医技能,夯实基层基础。以县域内医共体建设为依托,加强村医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村医医疗业务水平,做实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等医疗服务。
二是继续强化措施,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注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宣传,通过建立健康扶贫要点宣传栏、乡镇赶集日义诊活动发放折页资料、村医入户随访等形式向贫困人口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定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动态核查,及时为外出返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质量。三是继续强化整改,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每个村都有达标的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一名合格村医,农村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有效遏制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脱贫攻坚清零目标实现。
(二)持续抓好高危孕产妇绿、黄、橙、红、紫“五色”服务管理。2019年,县全面实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新增孕产妇2524例,妊娠风险筛查2524例,筛查阳性数1501例,对1501例阳性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
(三)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着力做好妇幼健康“五大工程”。一是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督导、考核,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百姓满意率。二是持续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等级复审工作。全力实施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改革工作,力争全年不发生孕产妇死亡,同时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目标值内。三是继续督促做好疾控相关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完成相关工作指标。
(四)强化中医药管理。县中医医院要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指导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中药服务。以县域内医共体平台为依托,选派优秀年轻中医类别医师加入帮扶队伍,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乡镇卫生院添置或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便更好为群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五)继续抓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医改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要求,切实建立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省级试点建设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医共体建设,推行人、财、物统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落实好机构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监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的均衡;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财政投入经费,依据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补助资金。三是认真做好大病专项救助,继续做好25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即报、出院结账单“一单清”等措施。四是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医疗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理,尤其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充分发挥全县各医疗专业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的培训和指导作用,举办全县护理、麻醉、院感等重点专业的医疗质量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各医疗机构临床专业操作及诊疗规范,确保安全。
(六)大力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巩固工作。二是做好卫生乡镇、村创建巩固工作。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流长镇),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持续推进省级卫生村创建。三是认真做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厕所革命”、控烟禁烟工作。
(七)进一步强化出生人口数据监测和奖励扶助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PCMIS数据核实完善。按照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核实完善PCMIS数据的通知》要求,对人口档案、出生人口、计生手术、生育登记、生育证等相关信息存在的缺失、不完整或逻辑错误情况,进行核实补充或校正。二是进一步加强服务信息采集和共享。通过加强经常性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人口变动信息的采集、核实、录入,切实提高人口数据质量。同时,认真落实人口管理、生育登记、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登记情况信息共享工作制度,按月登记新生人口比对结果台账,加强与婚姻、户籍、社保、教育等信息互通,最大程度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三是根据奖励扶助政策的变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进出机制核实人员名单,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民生资金发放准确,按时兑现政府对奖励扶助家庭的关怀、关爱。
四是继续推进“人口健康信息云”应用以及远程医疗应用。根据市卫生健康局安排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八)强化卫生应急工作。一是认抓好《息烽县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主动与市卫生健康局应急办对接,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建成县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信息系统、1—5个智慧卫生急救站、县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县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县级心理危机干预队、县级紧急医学救援站、乡级紧急医学救援点。二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督导工作,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不少于1次的督导,督促各单位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隐患全部整治到位。三是督促温泉镇卫生院和鹿窝镇卫生院在2020年8月底前安装使用智慧用电系统;四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强化行业乱象治理,着力实现全县卫生健康系统风清气正;五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督促各单位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认真办理群众初信初访诉求,确保12345平台投诉案件处置率达100%,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平安稳定。六是强力抓好医疗保障工作,主动争取部门支持,认真统筹县域医疗资源,全力确保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医疗保障落实到位。
(九)继续做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一是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完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接入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工作;二是继续稳步推进全县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高效运行。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