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4-20 字体:[]

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省、市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县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深入践行省、市、县关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扣建设健康息烽的安排部署,全力开展好新冠疫情防控、“强省会”五年行动和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工作。

一、2021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不断加强新时代下党建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筑红云”APP、学习强国APP为载体,扎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深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筑牢信仰之基。二是切实抓好作风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做践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实引领者。坚持把党建工作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一同考核、一同落实。始终保持反对“四风”的高压态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纪委系列禁令,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2021年,全面开展了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整肃工作,开展系统内干部职工大自查和单位大自查,共收集到问题线索4个,移交县纪委处置1个,局党委处置3个。系统各单位共自查出存在问题144个,立行整改的问题有91个,通过建立台账进行整改的共计53个,目前53个问题台账均已按照时限整改完毕。三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公立医院党建的实施意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党建提升医疗服务,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就医难,医疗服务不规范,医疗质量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四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局党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通过领导干部领学和干部职工组织读书会等形式抓好专题学习,工作日下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职工做好自学,局党委中心学习组及时抓好专题学习,截至目前,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共计组织集中学607次,累计参加学习党员干部1.4万余人次,组织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13次,参加335人次。通过自主收看和集中收看的方式观看经典影片50余场,覆盖1055余人次。局党委和20个支部共计350余名党员干部、600余名普通职工参加了警示教育。开展了义诊服务活动16次,惠及111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60余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了28834人。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3个,已全面完成。

(二)全面完成“十件实事”推进落实。一是公办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全面推进卫生健康“强省会”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卫生健康“强省会”2021年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一是深入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今年7月,我县按照省、市医共体建设“六统一”管理要求,研究出台了《息烽县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息医改领发〔2021〕1号),对医共体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及任务进一步予以明确,逐步实现统一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药械管理、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目前,群众满意率达97.1%,实行按病种付费病种数县人民医院92种,县中医医院100种,公立医院药占比县人民医院18.14%,县中医医院15.99%。牵头医院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县人民医院同期增加80%,县中医医院同期增加22.47%。二是持续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做好疫苗接种和医疗应急物资准备,切实提高应急备战能力。我县自2021年1月6日开始疫苗接种以来,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21287剂次,其中第1剂次199853人(12岁以上人群172632人,完成率为106.37%;6至11岁人群20143人,完成率为112.53%;3至5岁人群7078人。),第2剂次182705人(其中6至11岁人群13410人,完成率为76.19%;3至5岁人群1328人。),第3剂次21931人。已有16798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完成率为93.32%。12岁以上人群已有168453人完成全程接种,完成率为109.47%。累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例,均为一般反应。全县各公立医院及县疾控中心(含村卫生室)防控物资储备已储备外科口罩60.2万只,普通医用口罩3.9万只,N95口罩1.7万只,乳胶检查手套11.67万双,速干手消毒剂10737瓶,护目镜4223个,防护面罩/防护面屏8545个,隔离衣5.76万套,防护服0.98万套,医用物资储备量能满足我县卫生健康系统30天用量。核酸检测采样管(1:1)29503份,核酸检测采样管(1:10)17385份。核酸采样管能满足203353人份的检测。三是完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任务。已完成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发热门诊项目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已完成,养龙司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工作正常开展中,设立了老年康复病区,增设老年人养老床位3张,县人民医院老年学科的设立预计12月底建成。五是项目建设推进落实已基本完成。县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复审工作已将申请书递交省级,预计12月底进行复审,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已完成。六是开展“看病排长队、重复排队”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我县通过开展“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模式,建立“绿色通道”,开展网络预约挂号,设置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入院手续办理,调整医院入、出院办理流程等方式,逐步减少病患排队次数,不断优化简化就医流程。七是城市常住人口新增0.6万人。目前我县常住人口为23.1864万,较年初22.04万人增加了1.1464万。八是建成“15分钟城市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圈”,实现社区卫生健康全覆盖。目前我县城区内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按照分布情况,可满足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的需求。九是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目前已完成永靖镇卫生院提质改造工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已投入使用。

(四)全力落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发展指数的推进。医疗卫生发展指数涉及二级指标8个,减分指标1个。目前未发生减分指标事件。截至目前,医疗卫生资金到位率为80%,全县早孕建册率93.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98‰,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41.71%,同比提升了5.15个百分点,县域内就诊率10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3个,已完成县级三家医院“黔康码”的搭建并于10月30日正式启用。县级三家医院已完成与省级医药监管平台核心数据集互联互通的对接工作,并正常上传数据。中医院传承创新发展已纳入县级目标管理,正在草拟相关文件、准备部署召开中医药大会。

(五)全面推进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县、乡、村医疗机构全覆盖、“三个三”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有县级公立医院3所,政府建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162所。行政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建设覆盖率为100%,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县级公立医院的每个内设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各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全覆盖,现有乡村医生203人,每个村卫生室均有1名合格村医。二是大病人员救治得到保障。按健康扶贫要求对患国家规定的30种大病病种患者开展救治,2021年我县已享受大病专项救治共84人,切实减轻大病人员医疗负担。三是慢病人员得到进一步规范管理。遵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自愿原则,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实现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目前全县已脱贫人口2518户,其中患四类重点慢病人员1101人,签约人数1073人,因长期外出务工或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等合理性原因未签约的28人均已建好台账,家庭医生签约做到了应签尽签,慢病人员得到了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四是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工作成效显著,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2021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患者共1150人次,减免预交住院押金99.26万元。五是深入开展健康义诊系列活动。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医疗队开展大型义诊巡诊活动3次,参加义诊的医务人员166人,现场义诊724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955余份,血压测量635人,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群众368人次,共计减免患者费用13352元。六是切实抓好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2021年重庆南川区人民医院派出外联办、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妇科、普外科、超声科、肝胆外科等专家共29人到县级医院帮助指导业务和管理工作,帮助开展专科培训590余人次、手术示教13人、查房99次、教学指导97人次、新技术指导10人次、接诊门急诊患者3人、完成手术2次。县人民医院派出5名医务人员到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妇产科、感染科护理专业及超声医学专业,县中医医院分别派出产科、心内科医师和护理共11名医务人员到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妇产科、心内科及护理专业。

(六)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来(返)息重点人员管控。持续加强对境外、省外来息人员健康码、行程卡、个人“三史”申报等情况的查验,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相关隔离管控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出重点监测管控人员3652人,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应的管控措施累计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84人,现无正在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解除隔离484人,解除隔离后均逐一移交属地政府接回并落实日常监管,监测结果现均无异常。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具体负责,通过现场培训或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分层级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第七版防控方案和第八版诊疗方案以及最新的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能力;三是全面做好核酸检测。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自2020年2月7日开展核酸采样检测以来,已累计开展核酸采样检测235362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其中“应检尽检”193094人份,“愿检尽检”42268人份。

(七)持续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1-10月,县人民医院医务性收入占比42.21%,同比增加2.46个百分点;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占比44.71%,同比减少1.98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费22.79元,同比增加9.62元。县中医医院医务性收入占比42.32%,同比增加5.38个百分点;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占比56.47%,同比增加15.08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费24.69元,同比减少1.51元。二是持续抓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共计派出医务人员804人次帮扶医共体卫生院,帮扶期间以义诊、护理带教、专科门诊等形式进行帮扶,开展远程影像、心电图、会诊5329例,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县乡一体化诊疗模式逐步完善。

(八)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质改造。争取项目资金20万,对小寨坝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按照省级优质服务中医馆要求进行提质打造;将我县乡镇卫生院房屋面积相对较少的温泉镇卫生院、西山镇卫生院、鹿窝镇卫生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在养龙司镇卫生院、流长镇卫生院、九庄镇卫生院、石硐镇卫生院建设发热诊室4个,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是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指导、县级医院为保障、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村级卫生室为基础,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履行了全县妇女儿童保健、妇幼健康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等妇幼健康服务工作,10乡镇卫生院“基层妇幼健康三个规范化门诊建设”全面完成;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8464人。

(九)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关,严把人员准入关,严格医疗机构校验管理,2021年受理个体诊所设置申请2家,对现有的201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2021年度校验、变更注册,加大对全县具有“精麻药品”《印鉴卡》使用资格的8家医疗机构进行监管,目前共办理麻醉药品专用卡82人次,换卡39人次。二是加强综合执法监督。目前共计实施行政处罚案件97件:涉及法人行政处罚38件,涉及自然人行政处罚59件,未发生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加强对职业卫生、精神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实验室生物安全、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管,对全县41家职业危害严重的重点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检查石材加工点10家,检查其他未列入重点监管企业12家,下达执法文书62份,发现问题或隐患200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当场行政处罚18家,立案调查并给予行政罚款企业违法行为2家(其中1家未结案)。

(十)全面落实各项规定政策。一是精简优化审批流程,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梳理我局权责清单共计197项,逐项编制流程,在息烽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按照行政审批优质、高效、便民的要求开展审批服务,共受理办件223件,办结223件,办结率100%。按照双公示监管工作要求,将我局2021年实施行政审批事项345项、行政处罚89件全部录入双公示系统。二是抓重点行业整治,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17家尘毒危害企业、2家水泥生活企业和6家矿山、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开展执法检查,完成184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随访。完成对13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16家二次供水单位(3家使用水箱送水,其中1家已经停用,其余均采用变频增压送水),46所中小学校、38家幼儿园饮用水进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三是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完成2021年奖励扶助名单28714人(户)初审工作,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补助资金54.816万元,申报参保2022年农村计生“两户”及“特殊家庭”人员共计9621人。

(十一)有序推进健康息烽行动及爱国卫生运动。一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开展了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文明健康始于心”科普活动、“低碳环保践于行”实践活动和“绿色家园齐守护”共建活动。共张贴宣传标语10余幅、宣传海报1000余张,制作宣传栏200余块;整治病媒生物孳生地1200余处;补装毒饵站1000个,投放灭鼠毒饵1.8吨;用于喷洒灭蚊、蝇药物500余公斤,发放灭蟑螂药物80余公斤。二是大力开展控烟禁烟工作。开展了以“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为主题的第34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要求2021年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全部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共创建无烟家庭233户,申报创建无烟学校53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试点工作推进还有差距。县人民医院为国家试点医院、县中医医院为省级试点医院,工作虽然有序推进,但亮点不明显,且负债过多,不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相关规定,需财政及时拨付上级补助资金。

(二)卫生健康领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医疗卫生体系布局欠合理,医疗资源盘活力度不够。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人员编制较少,村医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医疗卫生机构还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院感防控培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2年,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将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为核心目标,着力开展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妇幼健康提质、老年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卫生健康人才培优、医药卫生提质改革专项行动。加强政策衔接,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落实。

(一)全力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完善核心决策机制,坚定不移地履行好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进活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载体创新。加大行业行风整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凝聚行业清风正气,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及就医感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树立卫生健康良好形象。

(二)抓好“强省会”五年行动和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省市县相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做好2022年“强省会”和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细化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和县域内医共体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要求,切实建立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实现医共体内“六统一”(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绩效考核),将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

(四)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体系建设。一是调整优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合理配置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整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前提下,完成卫生健康系统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二是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布局,建立城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功能服务和公益性的宣传,逐步引导基层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乡镇,大病转诊在县级”的就医习惯,逐步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

(六)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一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强化与省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科技术的三甲医院的协作,承建、共建重点特色专科。二是大力实施优质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三是严格医疗质量监管。医疗机构建立完善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特别是侵入性操作的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将医院感染防控作为年度校验和医院评审评定“一票否决”指标。开展医疗乱象整治专项活动,确保医疗安全。

(七)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保持现有帮扶政策、保障措施力度。推动乡村医疗人才振兴,以县域内医共体建设为依托,加强村医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村医医疗业务水平,做实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等医疗服务。

(九)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监管。一是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全县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制定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年度开展依法执业自查自纠,自查落实情况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专科申报、行风建设考核等内容。二是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监管、信息互通机制,在对医疗机构违法行为惩处中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实现从单一医疗服务机构监管模式向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双重并重”监管模式转变。推进“数据铁笼”卫生监督应用,全面实现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管理。建立“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红黑名单制度、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制度。三是强化社会协同监督。建立舆情处置快速反应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布、公示医疗机构校验结果、不良执业行为、非法行医查处等相关信息。确保有投诉举报必核实查处、有结果必沟通反馈,提高回复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