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卫生健康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推动全制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我县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大决策是指在卫生健康体制改革中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第三条实行风险评估是对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实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决策实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第四条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依法审核,慎重决策。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仔细慎重作出决策。
(三)科学民主。坚持从实际出发,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对重大决策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五条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落实如下基本要求:
(一)应评尽评。凡是按规定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事项,未经评估不得作出决策,即“不评估不决策”。
(二)全面客观。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全面分析论证,科学客观评估,实事求是地反映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影响程度。
(三)查防并重。在分析查找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的同时,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
(四)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发展与稳定、整体与局部、现实与长远以及不同利益和各方面的关系,慎重、科学作出决策。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六条全县卫生健康机构、单位应当高度重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把握重大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第七条组织保障。县卫生健康局设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铜琼(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邱 秋(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史大德(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县计生执法督查大队队长)
龚 勇(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县疾控中心主任)
蒲建明(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县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陈浩伟(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工作职责: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指导评估主体分析研判重大决策可能对社会大局稳定造成的影响,帮助评估主体协调重大关系,研究提出解决重大不稳定问题的普遍性、指导性意见。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健康单位要层层成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政法、综治、维稳、纪检监察、组织、法制、信访等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第八条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办公室负责人:徐婧
成员:徐光友 黄雪 孟珏邑 赵朝巧 于幸 向敏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是:根据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要求,主要负责收集、反馈、通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协调督办有关重要工作。
第九条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单位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评估工作规范有效运行。
第十条要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纳入维稳、综治工作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局办公室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考核,并提出指导、考评意见。
第三章评估范围和内容
第十二条凡是出台、实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都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范围一般包括下列事项:
一)制定和作出涉及群众利益、关系社会稳定的各类卫生健康规划(计划)、方案、政策措施和重要工作部署等;
(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产权转让、资产处置、社保关系、待遇调整等;
(三)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等;
(四)参与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敏感性强,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的重大文体、庆典等活动;
(五)可能引发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合法性.决策机关是否享有相应的决策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决策,决策内容和程序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合理性.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会不会给群众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多不便;会不会引发不同地区、行业、群体、个体之间的攀比。
(三)可行性.决策事项是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是否具备了实施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对相关配套措施进行了科学严谨论证,出台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决策方案是否充分考虑了群众的接受程度;是否超出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四)可控性.决策事项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会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会不会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是否可控,能否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是否制定了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否充分。
第四章评估主体
第十四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为息烽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卫生健康系统出台实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商贸庆典活动,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要先行论证评估,并向制县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提请论证审批。
第五章评估程序
第十五条制定评估方案。评估方案要明确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任务分工、具体要求等。
第十六条充分听取意见。评估主体可采取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适当方式,就决策事项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受决策影响较大的群众、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应当重点走访,掌握真实情况。
第十七条全面分析论证。分门别类梳理各方面意见和情况,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查找社会稳定风险点,预测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可控程度。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应当组织有关专家、群众代表等进行听证和论证。
第十八条确定风险等级。根据分析论证情况,按照决策实施后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三个等级:
(一)高风险,是指决策涉及的群体中大部分群众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
(二)中风险,是指决策涉及的群体中部分群众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的;
(三)低风险,是指决策涉及的群体中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有意见的。
第十九条形成评估报告。对评估事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估结论,形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评估事项和评估过程、各方面意见及采纳情况、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建议、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
第二十条履行报送程序。评估报告局长签字后报决策机关,并抄送决策实施科室和维稳、纪检监察、法制、信访等有关科室;决策科室作出决策后,应当将评估报告送同级维稳科室。
第六章评估结果运用
第二十一条重大决策须经决策机关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应当作为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评估报告认为决策事项存在高风险的,应当区别情况作出不实施的决策,或者调整决策方案、降低风险等级后再行决策。
第二十三条评估报告认为决策事项存在风险的,应当在采取防范化解措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后,再作出实施的决策。
第二十四条评估报告认为决策事项存在低风险的,可以作出实施的决策,但应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妥善处理相关群众的合理诉求。
第二十五条及时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评估结果运用的有关情况。
第七章决策实施跟踪
第二十六条决策机关应当跟踪了解重大决策实施情况,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应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服工作,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第二十七条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积极掌握决策实施情况,必要时研究提出预防化解重大不稳定问题的指导意见。
第二十八条维稳、法制、信访等有关科室应当跟踪决策实施情况,协助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工作。
第二十九条评估主体应当及时向决策机关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决策实施的相关情况。决策实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关应当暂停决策实施;需要对决策进行调整的,决策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调整。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对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局纪委牵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
(一)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评估导致决策失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者重大损失等后果的。
(二)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弄虚作假,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者重大损失等后果的。
(三)不根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无视社会稳定风险作出实施有关事项决策;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者重大损失等后果的。
(四)决策实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时不暂停决策实施或者及时调整决策,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者重大损失等后果的。
(五)在评估、决策过程中,因工作不认真、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不落实而引发较大规模群体上访及极端事件等重大不稳定问题的。
第三十一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