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业态激活避暑经济 息烽民宿“一房难求”

发布时间: 字体:

近年来,息烽县依托红色文化、温泉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打造南山和乌江峡两大避暑带,推出“又见乌江”“又见南山”“青山乡居”等一批特色民宿旅居产品,多元业态带动的避暑经济呈现火爆态势,多地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一大早,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来到“又见南山”民宿,与天津游客刘建华一家唠家常,听想法。

天津游客刘建华说:“天津前天是38℃的气温,湿度96,基本上接近开锅了,这边非常凉爽,晚上还要盖被子,这个是你花多少钱也找不到的环境。”

坐落在息烽县永靖镇坪上村南山驿站的“又见南山”民宿坐拥南山驿站生态景观,更毗邻息烽南山天沐温泉,驱车仅需4分钟。“旅居+温泉”模式为游客提供疗愈身心的舒适体验。

天津游客刘建华告诉记者:“我了解到息烽的温泉很知名,咱们就奔着这块来了,息烽非常适合老年旅居康养,我准备再住一两个月看看。”

贵州息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蔡明亮介绍道:“我们现在总共的房间是50间,今年的6月份陆陆续续就接到订单,几乎都是满房。我们这里就是管家式的服务,配套了吃的、玩的、住的,含一日三餐,让客人体验家一样般的温馨。”

在息烽县,同样火热的还有“旅居+田园”体验。在青山苗族乡青山村的“英子小院”里,来此避暑旅居的客人们对现摘绿色蔬菜赞不绝口。这种“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乐农家活”的升级版乡村旅游模式,吸引了许多像湖北游客黎春艳这样的回头客。

湖北游客黎春艳说:“这里的菜都是现摘现吃的绿色食品,吃了也很放心,我们这次也是住一个多月。”

英子小院负责人梅长英告诉记者:“我是从去年的元月份开始做‘村房短住’,一直不间断都有客人,最长在我家住半年的都有。”

目前,息烽县已开发30余种“长租”“村房短住”食宿套餐,游客通过租赁闲置农房,体验苗族农耕文化及夜间乡村活动,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这一模式让闲置农房焕发新生,也吸引许多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

英子小院负责人梅长英表示:“政府经常带我们外出学习,经常到我们这里来走访,我们好多都外出打工了,家里的闲置房很多,这样就把闲置房利用起来,又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今年以来,息烽县聚焦“六爽”主题,精心策划56项避暑季活动,吸引重庆、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游客前来避暑旅居。截至目前,全县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旅居用房近300栋,提供避暑旅居房间2300余间、床位3700余张,已接待旅居游客14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00余万元。

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周伦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推介,围绕温泉、农产品采摘、乡村夜晚、民宿旅居、‘她’经济等五种新玩法,举办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息烽避暑旅游,让旅游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旺季更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