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2020年文旅工作总结 及2021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1-02-20 字体:[]

2020年,息烽县围绕省市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大党建为统领,促进全域旅游迈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助推旅游文体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多方资源,扎实推进全域旅游

1.经济指标情况。2020年1-12月,全县完成旅游总收入48.82亿元,接待旅游人次803.81万人次。新增上限企业1家(贵州南山花好月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全县完成限上住宿业营业额2164.7万元。

2.旅游市场情况。举办息烽县“庆丰收、迎小康”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新开发丰收节主题旅游线路,进行宣传推介。举办“戏曲进乡村”、青山苗族乡第三届避暑联欢活动、2020年国庆中秋联谊舞会、中秋市民交响音乐会、“迎国庆庆中秋”健步走等,营造热情、活跃的氛围,吸引游客前来旅游。通过丰富多彩的逛田园、赏菊花、品五谷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丰收的甜蜜和喜悦。围绕秋季赏花、冬季温泉、采摘体验、田园综合体,新推出采摘游路线7条,田园综合体线路6条,丰收节线路4条,中秋国庆精品线路3条,并在有关平台发布。将“爽游贵阳 重温红色文化之旅”(达德学校旧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息烽温泉)作为贵州100条精品旅游线路中首条线路推介。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组织开展红色定向越野亲子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尽享越野乐趣。大力推出低密度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产品。招商引进贵州港中旅康旅服务有限公司,宣传推介息烽旅游,息烽1-2日游线路,盘活息烽现有景区、乡村旅游点及旅游项目。

3.旅游产业情况。2020年1月,息烽县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认定。新建及改扩建旅游公厕5座,新增民宿42家。完成乡村旅游省级评定,初步审定南山驿站的“鹿窝别墅”为精品级乡村客栈,“紫瑞阳朗辣子鸡”为五星级农家乐。完成对全县文化旅游商品摸底。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监控已接入省级平台,已建设智慧安全系统,并配备无人机。

4.景区提升情况。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编制完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设计方案》,改造提升工程在稳步推进。息烽温泉规划建设景区康养中心(6#楼)已封顶,进入装修阶段。南山驿站温泉积极进行改扩建,新建室外泡池14个,室外水上乐园1个,已投入使用。贵州地心魔幻世界(息烽县多缤洞)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旱洞基础设施部建设。息烽空中温泉项目餐饮街主体建筑完成封顶,进入外部装修阶段。平安驿·贵州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于2020年6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有序推进中。息烽县美丽南山城乡共享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玫瑰庄园正在建设康养中心,五谷共享庄园已建农事体验基地,通过抓实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提升服务水平,夯实文体发展基础

1.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初显成效。一是持续推进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建设。制定《息烽县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十乡镇(永阳街道办)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制建设,制定息烽县图书馆文化馆分馆管理制度,完成村(居)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77个。二是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成创省级文明单位复查测评。三是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60万元专项用于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二期建设,完成基础部分建设80%工程量。四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布息烽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积极做好第六批申报工作。

2.体育事业创新活动方式。根据疫情形势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有序推出居家健身指导服务,有序开展线上线下赛事活动。组织开展“打赢歼灭战·同步奔小康”——全民健身线上公益徒步活动、禁毒公益徒步活动、迎国庆健身走等活动,积极组织队伍参与市级赛事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健身积极性。争取健身步道补助经费330万元,建设完成总体工程量90%。

(三)坚持惠民为民,激发广电核心活力

完成十乡(镇)新增广电云户户用共计200户。重要时段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及传输专项检查,切实保障广播电视行业重要播出系统、发射系统及广电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四)加大监管力度,全面净化旅游文化市场

制定《息烽县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息烽县旅游购物场所及不合理低价游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息烽县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及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全县23家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签订《息烽县旅游行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承诺书》,与6家旅行社签订《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确保旅游环境持续优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方面。受疫情影响严重,旅游收入、住宿业等经济指标回升尚需时间和空间。

(二)旅游产业方面。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目前除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景区、息烽温泉疗养院景区、南山驿站公园3个成熟景区景点,其它旅游资源还未挖掘开发。

(三)主体培育方面。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影响,我县文化、体育、娱乐企业存在数量少、产业链偏短、种类单一等问题。

(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基础文体设施薄弱,导致基层文化配套设施存在挪用、占用及未启用情况,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较少、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一)提振文旅经济。坚持抓存量、促增量,强化文旅经济指标调度,力争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培育限上住宿业、规上文体娱乐业各1家。

(二)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包装项目,推进西望山景区、乌江峡景区等项目招商引资。通过政策引导、招商推介等方式推进开磷大酒店、体育馆酒店招商工作,力争2021年实现装修营业。同时,全力推进长征文化公园、正平项目、南山温泉、九庄多缤洞、空中温泉、息烽温泉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开辟产业格局。推动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集聚功能,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方面初步构建支撑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力争新增创建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1家以上省级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2期,完善一批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形成爱国教育、户外探险、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等主题品牌线路。

(四)积极谋划活动。在政策允许情况下,积极谋划体育赛事,做好全国滑翔伞、国际马拉松赛事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广泛吸引游客来息进行消费。

(五)提升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长效管理机制,改造提升3个街道 (乡、镇)文化站 ,53个村 (居)综合文化中心,有序推进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