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1-09 字体:[]

2019年,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围绕县委十三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紧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抢抓新机遇、融入新战略、担当新使命,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十届五次、七次全会, 促进全域旅游中高端方向发展,推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向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全面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全面推动旅游文体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新成效。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确保优质旅游发展。

一是2019年1-9月完成旅游总收入77.64亿元,同比增长35.56%(省文旅厅评估数据);预计1-12月完成旅游收入78.21亿元,同比增长34.7%。二是系统谋划统筹,助推全域旅游。完成了《息烽县全域旅游规划》《息烽县温泉产业规划(2019——2035)》编制和评审。加强调度,紧盯《贵阳市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息烽方案》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推动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积极配合贵阳市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入预考核名单,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完成了全县全域旅游示范创建资料收集归档,县级自评得分1120分,完成市对县的初步验收。三是聚焦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利用贵州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对接会等机遇,积极将息烽温泉疗养院、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等纳入示范展示宣传。通过自主外出、向省市温泉招商组推荐等措施,积极推进南山温泉及乌江峡红色经典景区招商工作,已于相关企业洽谈水上游艇项目,完成概念规划,协调相关部门起草岸线保护等工作有序推进。底寨温泉项目已与青海正平集团签订《贵州正平民宿文化综合体项目投资协议》,各项事宜整体向好;启动息烽百里氡温泉PPP项目包装,及时组织开展项目可研编制的前期论证等工作。完成罗家山温泉、塘坎温泉、小鹿窝温泉、阳菲葡萄酒庄温泉等温泉点地热勘查;积极推进胡家湾温泉建设完成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厕所革命。完成了息烽县二级游客集散中心设置,完成2个景区、4个乡村旅游点、4个公路公共服务区的功能区设置和智慧旅游平台设施设备移交等工作。完成5座旅游公厕建设。开展全县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业监管检查,印发《息烽县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息烽县旅游厕所管理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全县50座旅游厕所的管理职责及管理标准。按照旅游厕所质量认证标准,完成旅游厕内外文明提示、导向标牌等广告制作的安装。积极配合贵阳市迎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旅游厕所暗访工作,顺利督导检查。五是整合多方资源,提升营销形象。在省旅发大会会刊息烽篇章中大力宣传我县特色旅游产品,制作旅游宣传册、息烽县全域旅游地图,将阳郎辣子鸡、吊瓜子等特色旅游产品纳入宣传册进行广泛宣传,与安徽途秀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马蜂窝网络项目合作协议,在马蜂窝APP终端平台开展息烽旅游主题宣传,重点推荐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企业及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特色旅游产品知晓率。参与省市在北京等地开展的旅游宣传招商推介活动,组织涉旅企业、旅游商品20余家(个)次参加旅游展示宣传。发放全域旅游宣传标语标牌400余张(块),完成景区景点和公共服务区5块全域旅游导示牌制作安装,营造良好的全域旅游工作氛围。六是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育星级以上民宿、乡村客栈农家乐31户。其中,通过省级评定的民宿、乡村客栈农家乐各1户;通过市级评定的优品级乡村客栈10户,四星级农家乐4户;通过县级评定的标准级乡村客栈11户,三星级农家乐4户。七是2019年计划完成2户住宿企业的上限入统工作,目前已按标准收集完善入统资料,待11月底前完成上限入统。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一

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制定《息烽县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行政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2个;2019年制定《息烽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方案》,全面启动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制建设,共建成文化馆和图书馆分馆8个。为易地扶贫安置点“团圆小区”配置了体育活动器械,设置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功能室。二是文化“三馆”紧贴群众需要拓展服务。文化馆在逐步健全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继续发挥职能优势,舞蹈、声乐、油画、农民画、剪纸艺术管乐、棋艺等艺术培训班,全年共计培训人数达2500余人次。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社区为业余文艺团队进行文艺指导培训;定期到县特殊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云环小学等地开展音乐、舞蹈、美术等文艺培训。共计培训人次达1500余人。三是县图书馆结合自身资源,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传统图书借阅、电子图书阅览、移动图书下载等方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强化馆外流通点、电子图书阅读驿站、图书馆分馆、移动图书馆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2019年,图书馆借阅室流通人数达26231人次,书籍流通量达62257册次,馆藏图书共计达162164册,到馆人数达67531人次;成人阅览室流通人数达4257人次,儿童阅览室流通人数达6429人次;电子阅览室流通人数达30534人次,开展“每周一放”活动42场,为来馆读者播放青春励志影片42部。在多功能厅承办“文明讲堂”讲座8期,培训人数达522余人次。四是截至目前,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共接待参观游客及各类培训班学员共90余万人次,与贵州省曲艺家协会、息烽玄天红魂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红色舞台讲述剧—《红色历史记忆》;结合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演红色实景剧《信仰的力量》。结合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丰富教育课件、优化讲解词、完善活动方式、增强师资力量,接待全国各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班1000余批8万余人。启动纪实电影《美丽蝴蝶》前期拍摄工作,完成《息烽集中营旧址—猫洞保护工程方案》相关审批工作,待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束立即组织实施。编制《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积极向上级部门报请经费请示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完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师资力量,丰富培训课件等形势完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五是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富美乡村·城乡共建共享”为抓手,按照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要求,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举办了第十三届“龙腾息烽”新春灯谜游艺活动、“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息烽县第四届花灯比赛、息烽县第十三届“百龙千鼓万人闹新春”舞龙舞狮展演活动、息烽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息烽县2019年第四届新春舞会、息烽县2019年十三届红岩葡萄节活动、2019年迎新春“布的乐章”蜡染作品展、“不忘初心跟党走,感恩奋进谱新篇”主题宣传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讴歌新时代·唱响新息烽”合唱比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秋团圆,家乡美”摄影展、寻找“最美朗读者”暨第三届全民阅读等活动,吸引观众近15万人次,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推进“阳朗辣子鸡制作技艺”“养龙司玩龙灯”“傩戏”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流长镇建立花灯茶馆,每周进行2场花灯表演,《十唱息烽》《二十四孝》《四书采茶》等经典花灯表演,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文化精神,吸引无数观众前往欣赏;带领息烽傩戏坛班,在遵义、花溪等地进行演出,吸引观众近距离感受息烽非遗魅力;完成息烽傩戏和花灯数字化拍摄;跟踪拍摄龙灯、苗族四月八等展演活动,制作成视频后上传至互联网进行宣传,助力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七是积极推进“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2019年,我县辖区内20户以上自然村寨光纤覆盖率达95%以上,新增户户用受益农户400户。

(三)聚焦六个“群众身边”工程,推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一是补短板,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制定了《息烽县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安置小区、青山冗坝村、县城三角花园和北门广场等健身器材更换工作,落实安装健身器材120余件,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争取省市体育资金400余万,拟建息烽县团圆山环线、龙泉大道健身步道30公里,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完成息烽县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进度80%;全面完成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完成216个单位568个场地信息指标统计,通过对体育场地专项调查、统计分析,建立完善了我县体育场地名录库;积极争取上级体育部门资金和器材支持提升青山马路岩、绿化村、流长路头坝健身路径工程器材设施;有序推进石硐镇5个健身小广场建设项目。二是重指导,发展体育组织。全县8个乡镇和1个社区已成立全民健身指导站和老年体育协会,注册登记并开展工作体育组织4家,俱乐部4家;2019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增加到1275名;由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全民健身人数达2万余人次。三是强统筹,丰富健身活动。利用“三八”“四月八”“五一”等节日积极举办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2019年息烽县第十二届“建强杯”拔河比赛、乒乓球“球王”挑战赛、息烽县“团圆山环线万人健步迎国庆”全民健身走等活动,吸引10万余人次参与体验。四是创品牌,办好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第四届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国际滑翔邀请赛,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参赛人数从2016年第一届的250人增至2019年的1500人,且已连续2年成为省体育局主办的“奔跑贵州”自主IP赛事,带动30余户贫困户90余人实现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滑翔伞邀请赛吸引持有国家航空运动管理中心颁发的B级(含B级)以上飞行执照的飞行人员60余人参加比赛,带动当地30余户贫困户80余人,通过开办农家乐、售卖特色小吃及特色旅游商品、参与赛事保障服务等方式,实现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五是抓培训,强化健身指导。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至1128人,推荐5名体育骨干参加市体育总会组织的社体指导员培训,完成3个乡镇健身指导;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群众需求和兴趣传授健身知识及基本技能,带领广大群众学习健身项目,近万名群众接受指导和服务,带动全县体育锻炼人数2万余人,促进体育健身常态化。

(四)健全监管执法体系,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加强日常检查维护,1—10月共开展安全检查38次,发现安全隐患3处,督促整改3处。二是强化保护宣传。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文化节日,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余份,有效提高文物保护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保护利用。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猫洞旧址保护利用,编制完成“猫洞”环境整治方案,完成集中营旧址及玄天洞文物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完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大门改造和安检、车行道闸安装工作,完成展厅改陈方案设计;完成玄天洞地母庙前排水沟及屋沿修建、老洞洞口摩崖刻字的填充;对堡子半边天陈列馆重新进行设计修复。开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池寺抢险加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小寨坝镇大寨村红军标语、流长镇前奔村红军马鞍山临时指挥部旧址进行维修堪查,拟定维修方案,并对小寨坝镇大寨红军标语采用有机板进行防护;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贵阳至成都高速公路涉及息烽区域内的文物开展调查考古工作;完成西望山摩崖石刻群17处分保护牌的安装;邀请省内考古、地方史、文物、历史、书法等专家到西望山文化遗址考察论证,对西望山文化资料进行挖掘。

(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日常巡查监管。2019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检查场所160家次、景区景点6处次,涉旅在建工地5处次、共处理案件10起,其中1起为当场处罚案件,立案调查9件,其中警告8家次,罚款2家次,罚款金额10000元。二是强化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2019年春节及两会期间文化市场整治、2019春季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大排查、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排查、大整治、电玩游艺场所全面清查整治等10次专项整治行动。三是抓好旅游市场服务。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温泉疗养院景区全面落实省市出台的针对外省、境外游客、高考师生、军人、残疾人等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行业监督和综合管理,强化景区景点、涉旅项目、涉旅企业、宾馆酒店等区域排查和整治。2019年,实地开展检查90余场次,出动检查人员180余人次。四是强化出版物市场管理。2019年共开展联合检查5次,日常巡查10次。收缴“口袋本”341册、“狼人杀”“复仇者联盟”等暴力卡片50余盒,共计500余张;收缴盗版书刊70余册,盗版光碟900余张、下架违禁歌曲I0首;勒令下架图书1420余册,暂扣图书4651册,音像制品1548张;清理违规海报2份;办理新闻出版行政处罚案件2起。五是整顿演艺市场秩序。印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县演艺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加强演艺市场、网络视频(直播)监管。2019年,共开展演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3次,日常巡查9次,对演出内容进行现场监听监看6次,联合公安、综合执法部门及制止非法演艺行为1次。六是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定了《息烽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息烽县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专项检查行动方案》,重点对我县播出、发射及有线电视网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63人次,车辆13台/次。共计检查小天锅销售商铺21家,宾馆酒店56家,涉及房间650间。发现非法销售小天锅的商铺8家,查获非法小天锅17面,卫星信号接收机16台。56家宾馆酒店中,36家存在非法安装小天锅、非法自建有线电视分配网络、信号传输机房无专业防范制度等问题,共计非法安装小天锅135面,中型卫星接收天锅2面,大型卫星接收天锅2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