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现将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息府办发〔2024〕3号)文件精神,依法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本部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本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贯彻落实党政第一责任人责任制、“一岗双责”责任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及专家论证制度,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工作部署和推进措施
1.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根据中央、省、市、县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优化政府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根据机构改革情况调整政府及其部门权责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并及时动态调整。
2.完善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清理权责清单共283项,对现行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奖励、其他行政权力等事项的依据、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进行再清理、再审查,办事程序依法再精简,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取消、下放、归并,积极做好一站式代办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3.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4.优化公共服务。政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实现全程网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我局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建立政务服务评价制度,实现办件和评价信息集中公开。
5.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未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办理。按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及报送工作。
6.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完善行政决策论证评估机制。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完善部门或委托第三方评估、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探索制定行政决策执行纠偏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工作机制。
7.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度,发挥好聘用律师的作用,加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2024年,我局涉及的多个建设项目问题及执法案卷均邀请我局法律顾问参加讨论,比如第六届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第五届西望山滑翔伞定点赛、“息烽县鑫星酒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案”“贵州邦悦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或者提交相应的银行担保且拒不改正案”,并将相关法律建议作为决策重要参考,按程序将相关协议提交进行合法性审查,进一步规避法律风险。
8.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积极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改革,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并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对巡查和群众举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文化市场违法案件5起,办结5起,共计罚款2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391.8元,没收图书358册,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1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执法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所有案件当事人都未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9.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手段方面进行市场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多采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和警示告诫,对在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等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地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个人约谈和集中约谈,全年共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各类隐患和轻微违规问题30条,口头警告场所6家次,因创文、安全生产、约谈了沸点网吧负责人,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约谈了息烽县凤黎酒馆主要负责人及全体员工并组织专场法律法规培训会,集中约谈了文化市场行业场所、演艺市场各1次。
10.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评议考核制度,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典型行政执法案例宣传。完善了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惩治执法腐败。
(二)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健全行政纠纷化解机制。加强行政裁决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制度。
2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学习,探索整合集中行政复议办案力量,推动相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所承担的工作职务相适应。
3.加强法治教育培训。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理论水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把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的生动实践;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每年参加并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活动;加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全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职工会、企业培训会等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共10余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单位、进社区、进机关;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学习与我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等行业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全年组织经营户进行法律知识培训4次;加强发宣在线的日常法治学习,2024年全部在职员工都参加了发宣考试,参考率100%,合格率100%。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学法培训,全年共派出16人次到省市县参加执法培训,全体执法人员按要求学完了线上法治教育课程,同时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了全国文化市场线上执法培训学习。
(三)法治建设工作的成绩、亮点和典型经验情况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发挥宣传、文化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发挥各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性。
2.加强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总结和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组织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作用。
3.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支持和引导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传播,下大气力推出法治文化精品,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展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渗透力和覆盖面。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宣传和普及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还需加强力度
法治宣传力度不够,普法宣传流于表面,只针对职工和企业的重点人员进行了宣传,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群众法律普及知识。专项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
(二)开拓创新不够
创新是教育工作永远保持活力的强劲动力。法治宣传创新不够,方式单一,还是以培训为主要宣传方式,应开拓创新,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未发挥文化旅游的阵地宣传优势,法治宣传和工作实际没有得到有效衔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主要领导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落实好“一岗双责”制度,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二)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自觉性,不断深化学习效果。在学懂、弄通、用好法律法规上下功夫。组织执法培训,以“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为契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三)加强普法宣传,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谁监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宣传,创新法治宣传的方式。推进法治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对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经营户法治集中宣传行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深化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宣传栏、电子宣传屏、简报、编排法律宣传文艺节目、开展文艺演出等方式加强群众法律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普及知识。
(四)做好执法监督,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落实,通过案件审核、案卷评查、优秀案卷观摩研讨、执法人员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办案水平和案卷质量。加强法治监督,实行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评议考核制度,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