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医疗保障局多措并举推动“十四五”期间医保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 字体:

“十四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县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县医疗保障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重监管、强经办、促改革、保安全”的工作思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严格贯彻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提高到500元/年/人,国家药品乙类目录参保患者先行自付比例降低为10%。落实重特大疾病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负担。提高倾斜救助年度限额和倾斜救助比例,实现医疗救助资金拨付市级统支。

二、居民医保参保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医保、税务、农业农村、教育、民政、卫健等多部门协作机制,紧盯目标,优化参保流程,扎实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对参保意义和政策的知晓度,全面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居民参保完成率均稳步在99%以上,超省、市下达的95%的工作目标,特殊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资尽资”。

三、医疗保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抓实医保便民服务。扎实开展“三办协同”,持续推进“就近办、简便办、线上办”,深入做好“一网通办”“2+2”模式改革,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逐步推进更多高频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村(居)一级办理,为参保群众提供稳定、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二是全力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报销。积极推动跨市、跨省异地就医“一站式”医保报销工作,有力减轻群众自费结算经济压力,帮助群众节约到参保地手工报销的办理成本、办理时间,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明显。一是全面扩大医保支付范围。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药品达111个,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0%。进一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认定范围,及时调整增加省级、市级门诊慢特病病种分别达33种、20种,进一步减轻慢特病患者的门诊就医负担。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不断降低参保群众就医费用。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推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参保群众就医负费用不断下降。二是积极稳妥推进职工门诊共济。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方面。从2022年9月1日起,全面开通职工医保个人门诊共济权限,拓展和规范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个人账户家庭成员“账户共济”覆盖全县2.18万参保职工。在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支付方面:从2023年1月1日起,全县5家定点医疗机构、14家职工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正式启动了门诊统筹支付。

五、群众待遇保障水平逐步提升。逐步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群众待遇保障水平逐步提升。职工、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80%、70%左右。在基本医保方面,从2021年起,以创建国家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工作为契机,50种高血压、12 种糖尿病用药权限下放到基层医疗机构,办证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实行“一站式”办理;特殊药品种类从最初的17种增加到136种;在大病保险方面,2022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计提比例由5%提高至不低于8%,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报销封顶线从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惠及全县2万余名参保职工;在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方面,从2022年起,医疗救助对象覆盖范围扩大为14类,年度救助限额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实现省内“一站式”结算;实施倾斜救助政策,对超过医疗救助年度救助限额的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按照不低于55%再次进行救助,年度累计再救助标准达2.5万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