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农业局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2-05 字体:[]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2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筑府办发〔2012〕117号)、《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息府办发〔2012〕66号)、《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六项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的通知》(息府办发〔2012〕101号)要求,由县农业局编制的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本单位同意公开、部分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分类情况统计、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改进的事项。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一 、概 述

2012年我局结合农业重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较好地保障广大群众对农业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树立起农业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是继续完善工作制度,有力保障政务公开工作。

加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力量,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相应落实了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形成党政领导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同时,全面落实各项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做好信息公开登记统计,编制好信息公开目录。配合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强化我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所有文件在起文时必须选择文件的公开属性,否则不予办理,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增强。

二是大力推进网上服务建设,政务公开水平不断提高。

凡属于中央、省、市、县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在本级政府网站或县人农业府网固定栏目予以公开。对各级政府及部门出台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民生的政策措施、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项目规划及实施等情况,由局班子组织全面、深入解读,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报纸刊发或其他媒体播报,同步配发解读材料,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网站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密切关注涉及党和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务舆情,正面引导舆论。

三是以多种方式及时公开有关政务信息。

通过发文、信息报送等形式公开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我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有关重大项目及资金到位落实等情况,同时抓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已在县两办信息科、宣传部、新闻中心等报送信息近100条。通过召开会议、办培训班、上街宣传以及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公开宣传有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涉农相关法律法规,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5万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1万多册。通过农业信息网及上墙的形式公开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机构示意图,对有关工作职责、干部任用、奖励评定、补助资金发放等信息进行公开。自办《息烽农业》简报19期,反馈农业信息700余篇条。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管业务、管行风、管政府信息公开三者统一的原则,调整充实了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纪检组负责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有关站办科和人员,明确相关站办科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一名工作人员承担具体工作,强化“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许可窗口服务制度、农业“首问责任”窗口工作方案等七项规章制度,建立和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申报登记、预约服务、一次性告知、超时默认、否决报备、网上服务等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廉洁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加强平台建设。新增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专栏、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步小康驻村帮扶、三公经费公开、涉农项目资金公示等专区专栏。安排专人每天对上传到农业信息进行认真审阅、监督管理,及时清理更新信息,确保“农业信息网”网络的良好、安全运行。

(四)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公开了部门职责、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及程序、农业规划及计划、课题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动态、人事劳资、奖项评定及审核等事项。

(五)加强监督指导。实行领导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指定人员负责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基本建设、重大投资和政府采购项目的立项和招投标,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六)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托县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明确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分转、办理、答复、反馈等程序和时限,依法保障申请人知情权。对经审核认定可以让社会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在答复申请人的同时,通过主动公开渠道予以公开,减少对同一政府信息的重复申请。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对涉及多个地方或部门的申请事项,加强会商协调,依法依规妥善办理,减少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编制和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审批标准和服务规范要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公开发布,做到审批内容、申报材料、审批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审批收费六个标准化,细化、明确、规范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审批条件,接受社会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总体上看,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部分站(办、科)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与全面贯彻落实还不相适应。二是信息公开载体的运行与工作的推进不相适应。三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目前公众对知情权、参与权的要求不相适应,政务公开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了解的政务信息难以得到满足。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一是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培训工作机制,使培训范围覆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二是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对制作形成或在履行职责中获取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明确公开属性。三是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设。对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公开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避免出现不实信息甚至“官谣”现象。四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更新完善机制,进一步优化公开指南,细化公开范围和目录,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五是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负责机构,加强力量配备,保障工作经费。加强工作考核、社会评议、责任追究、举报调查处理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六是不断丰富办事公开的形式,切实提高办事公开的效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