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轩,又名永安,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度都人。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父亲许晴轩是靖江同丰钱庄的管账先生,母亲严爽山随夫住靖江。在他12岁的时候,父亲因无力还债郁闷而死,童年的苦难,使他从小有了要改变社会的志愿。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工作之余参加陈士德为青年店员和学生组办的外语讲习班,学习英语、世界语和汉语拼音,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开阔了视野。
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委委员,经常深入工厂去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晓轩不幸被捕,辗转关押于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狱中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多次挫败敌人阴谋。许晓轩被捕后,特别是得知哥哥许瘦峰到处设法营救他,他从牢里设法托人带出一张纸条,上面只写到“宁关不屈”这几个字。后来特务向他说,只要在悔过书上签字,就可以释放,许晓轩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要枪毙请便,要我签字休想!”特务无奈,只得将他投入大牢,先关在重庆望龙门看守所,后关在白公馆监狱。在狱中,他几经周折托人带给家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宁关不屈”,向党表明了自己的心态。新中国成立后,据出卖许晓轩的叛徒交待:“张国芝(逮捕许晓轩的军统特务)说区委(指许晓轩)一出来就被捕了,我说叫他写个手续也出来罢?张说区委嘴硬,不比你们......”
罗世文、车耀先和黄显生“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40年4月,许晓轩转息烽集中营关押,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他同狱友们一道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每当危险的时候,许晓轩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集中营主任周养浩为了达到“政治攻心”,其实是为了“攻心”的目的。在配合“狱政革新”。让许晓轩分别在两颗核桃树上刻“先忧后乐,忠党爱国”两句话。许晓轩先刻完“先忧后乐”四个字,意思是表现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劳苦大众献身的思想,不再想刻“忠党爱国”,他就故意弄翻梯子从上面摔下来,摔断了手臂,用这种自伤的办法来拒绝刻“忠党爱国”四个字,他认为“忠党爱国”刻在集中营就是忠国民党。所以他就拒绝刻写。
1941年10月,许晓轩被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他和罗世文、车耀先和黄显生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并取得胜利。先被关在“信斋”,监号302,不久改押“忠斋”。
在“忠斋”,他见到了知名已久但无缘得见的原四川省委书记、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不久,“狱中秘密支部成立”,他加入了“狱中支部”。
周养浩在息烽集中营搞所谓“狱政革新”,把在押的400多“犯人”安排在营内办定的14个生产单位去劳动。许晓轩因叛徒出卖,共产党员身份已暴露,被安排去做“半修养人”,在印刷厂木印部当刻字工,1943年集中营设立铅印部,他又被转到铅印部刻字钉。
作为“秘密支部”成员,许晓轩积极为地下党工作。他当年在世界语讲习班时学过英语、俄语等几种外语,罗世文曾留学苏联,会俄语。有时他在和罗世文谈“支部”工作时,就用俄语讲,就是特务在旁边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罗世文觉得这方法很好,就让他教支部其他党员学习俄语,据幸存者龚浩然回忆说:“当初许晓轩教我讲俄语,俄语里发音的‘弹音’我总发不出,许晓轩就让我打半盆水,把脸没在水中练习发‘弹音’。”
在集中营内,许晓轩除了干活的时间外,手里总拿着一本英文书籍在读。难友们问他:“都到这步田地了,你还学这些东西干哪样啊!”许晓轩回答说:“我们搞政治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学习。知识这东西,学到了总是有用的,要随时做好准备。
有一次,共产党员陈策因拒绝参加劳动,被特务违纪在押人员郑星槎毒打。许晓轩见状,挺身而出怒斥特务:“你不能野蛮行凶,要打,干脆把我们全部都枪毙算了。”特务又来打他,这一下激起了众怒,都停工不干了,“狱中支部”立即组织了绝食抗议。最后周养浩怕事情闹大不好办,出面表示道歉,并当众责打郑星槎20军棍,事情才算了结。事后,许晓轩对陈策说:“我们处在这样特殊的地方与凶残的敌人斗争,不但要勇敢,更重要的是谋,要讲斗争艺术。”
1946年,许晓轩等人被押到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中国大部分已经解放,解放军大踏步向西南进军。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11月27日下午,特务头目杨进兴在牢门外喊:“许晓轩出来!”许晓轩知道自己为党献身的时刻到了。他从容不迫地站起来,把身上一件外衣脱下来披在一个难友身上说:“我穿着没用了,你披着吧,能穿多久穿多久”,然后他转身和同室难友一一告别。走出牢门后他又回头对着牢内大声说:“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这样。希望组织上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保持党的纯洁。”随后,他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蔑视地申斥敌人:“你们这些狗东西也活不了几天,人民就要审判你们了!”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理性思考,对于今天乃至今后我们党的建设都有着非常珍贵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狱中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息烽集中营这座“人间地狱”变成了“革命炼狱”,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高贵的尊严,为后继者换来同敌人斗争的理性思考,促使一大批爱国进步人士走上革命道路。翻开“息烽集中营”这本“活教材”,您还会惊奇地发现:这里虽然号称军统管理最严的秘密监狱,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像“甫志高”之类的叛徒,反而使宪兵排长“候仁民”之类的人物弃暗投明;革命的火炬在这里点燃后,被传承到重庆白公馆、渣滓洞,最终在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硝烟弥漫。这是一个藏着太多太多秘密的禁地,这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是一所启迪后人的红黑学堂。
在白公馆时,与李子伯一起积极进行越狱准备工作,狱中难友宣灏传看狱中挺进报时,被特务发现毒打,他挺身而出,掩护宣灏。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 他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高声对刽子手们说:“你们这些狗东西活不了几天了,人民就要审判你们了!”
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枪响了,许晓轩烈士倒下了,年仅33岁。就在许晓轩牺牲后的第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的歌乐山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