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财政资金 » 财政预决算(县乡镇)及“三公”经费

息烽县2024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报告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 索引号: 000014349/2025-518185
  • 信息分类: 财政预决算(县乡镇)及“三公”经费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息烽县2024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报告

——2025年3月26日在息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息烽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息烽县2024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县人大审查批准的年度预算,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挑战,总体上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07万元,为预算(息烽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通过的预算,下同)的99.9%,同比减少14.85%,其中:税收收入44971万元,同比增长10.12%,非税收入8636万元,同比减少59.95%;上级补助收入195348万元,同比减少14.80%;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2635万元;调入资金63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36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3676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收入81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合计394462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761万元,同比增长4.86%;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083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47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28万元;调出资金283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353927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40535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4053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净结余为0万元,收支平衡。

2024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691万元,为预算的141.22%,同比增长0.46%;上级补助收入195348万元;乡镇上解收入2807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2635万元;调入资金63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36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3676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收入81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合计388353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9807万元;补助乡镇支出33833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083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47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28万元;调出资金2830万元;支出合计348806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39547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3954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净结余为0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5000万元,为预算的99.79%,同比增长26.57%;上级补助收入23525万元,同比增长1376.77%;债务转贷收入151540万元;调入资金283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82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合计42572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5602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9412万元;上解支出180万元;调出资金186万元;支出合计395380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余30343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3034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净结余为0万元,收支平衡。

2024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4575万元,同比增长26.35%;上级补助收入23525万元,同比增长1376.77%;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5154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82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合计425298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4520万元;补助乡镇支出657万元;上解支出180万元;调出资金186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9412万元;支出合计394955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余30343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3034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净结余为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52万元,为预算的103.5%,同比增长442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9万元和上年结余收入200万元,收入合计701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调出资金452万元,支出合计458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243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24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净结余为0万元,收支平衡。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与全县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62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292万元,上年结余794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277万元。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与全县一致。

(五)地方政府债务

1.余额和限额情况。2024年省财政厅预下达的息烽县政府债务限额为76585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05964万元,专项债务459891万元。2024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5714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4314万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1400万元。2024年新增用于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限额14298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99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799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县已纳入财政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5925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9602万元,专项债务459652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2.支出情况。2024年政府性债务支出48379万元,其中:债务本金偿还27897万元;债务利息偿还20482万元。

二、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全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实现财政收入“开源”。依法组织各项收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持续做好重点税源监控,挖掘增收潜力,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0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497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3.89%;非税收入完成863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6.11%,收入质量较上年明显提高,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5000万元,同比增长26.57%。二是压减非刚性支出,推行财政支出“节流”。不折不扣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把节约的财政资源用于保基本民生。2024年,我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压减335万元全额用于保障“三保”支出、政府债券利息等刚性支出和重点领域支出,完成项目预结算评审95个,审减金额7664.2万元;完成政府采购备案项目56个,节约资金399.65万元;政采云平台采购1656个,节约资金258.49万元。

(二)紧扣“五资”工作要求,积极争取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管理。一是做好“争资”工作,准确把握国家、省、市最新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和支持方向,争取省市分配资金向我县倾斜,2024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18923万元;争取一般债券3600万元,争取专项债券11400万元,争取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1000万元,为地方经济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做好“融资”工作。加强银企合作引导,推动政银企融资常态对接,进一步畅通完善政银企三方沟通对接协调机制,打通民营企业融资瓶颈,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问题。组织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暨金融政策宣讲会5场次,覆盖企业74家,梳理有融资需求企业台账42家,协调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资金,切实帮助企业“融到资,融好资”,助推企业经营发展。三是做好“管资”工作。加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扎紧资产管理“出入口”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无偿调出、出售出租、报损报废等资产处置行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资产处置审批制度。2024年共处置资产72笔,涉及金额21184.28万元。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资产盘活,将低效闲置的房屋、土地、设备等资产通过优化在用、出租、划转等方式,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利用率。2024年通过无偿划转方式盘活资产72宗。

(三)以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为重点,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一是支持改善民生福祉。落实好养老、医疗、低保、优抚等民生政策,补齐民生短板。2024年我县共计拨付“九项民生”支出2062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9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细抓实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工作,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群众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2024年共计拨付6791万元用于城市“一圈两场三改”,拨付1257万元用于农村“五治”项目建设。二是支持重大项目发展。做好同城大道南段通车资金保障,争取一般债券资金3600万元全部用于同城大道建设。全力保障息烽县殡仪馆项目、息烽县第二小学、息烽县第四幼儿园、垃圾填埋场及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满足民生需要。三是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做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保障,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投入财政衔接资金6876万元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投入农林水事务支出4854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41%。严格按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要求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2024年发放补贴25675万元,涉及34.49万人次。

(四)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稳步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规模。切实组织收入,多渠道筹集化债资金,严格控制非刚性财政支出,聚集资金化解存量债务。二是依法依规新增政府债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2024年获得新增专项债券114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在政府投资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效益,有效推动项目建设。三是积极申报再融资债券,缓释偿债压力。2024年申报再融资债券偿还政府债券本金23352万元,用于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到期本金,申请缓解我县政府债务还本压力。四是积极开展债务展期,缓释债务风险。提前梳理拟展期债务情况,并积极与债权人协商展期,进一步减轻还款压力,缓释债务风险。2024年完成债务本金展期或调整还款计划79727万元。五是积极争取“一揽子”政策支持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每年节约利息约4000万元。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各类改革举措深入实施,确保改革成效显著。一是健全财政预算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绩效和预算评审管理,统一预算分配权,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二是推动财政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和省、市财税体制改革举措。印发《息烽县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县乡两级财政事权关系,调整优化并规范县乡税收分享比例,全力推动县乡财政收入分配,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三是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健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长期有效债务风险监测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四是健全监管兜底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县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围绕“四化”组建县城发、县旅发、县农发、县工发4家实体化企业,强化党的领导和监督,成立党委和纪委,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以“五变”为抓手推进实体化转型,清理县直部门优质资产资源及业务,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承接优质资源及业务37项。贯彻市委、市政府“一改二强三分”改革思路,推动国有企业全部改、经营方式全部转、融资平台全部退,深入推进强党建、强监督工作,分级分类分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实施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成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强化出资人监督及企业内部监督。

(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集聚高质量发展势能。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抓好全县82家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选取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一圈两场三改”、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等5个重点项目和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9个部门整体开展绩效评价。二是严肃财经纪律。建立财会监督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间政策衔接、重大问题处理、综合执法检查、财会监督线索移送、监督信息交流和监督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监督合力。2024年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违规兴建楼堂馆所、政府采购、惠农惠民一卡通、非税管理等方面,抽取22家部门和乡镇、5家国有企业和23家代理记账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政府采购制度不健全、一卡通补贴重复发放、衔接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78个,突出源头治理,确保重大财税政策规范实施。

2024年我县财政运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受住无比严峻的考验,守住了底线、稳住了大局,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然面临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尚不稳固、“三保”支出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高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举措、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守住债务风险。

三、2025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草案)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虽然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但要看到,我县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2025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全力做好抓收入、防风险、保平衡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3%安排,预计为55216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3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6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5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053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487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962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4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07万元,支出合计254879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202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3%安排,预计为4603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3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6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5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9547万元,收入合计244707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687万元,其中: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8%;补助乡镇支出19103万元;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4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44707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809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8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034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8921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8605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12万元;总支出189217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202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809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8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0343万元;收入合计189217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6634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971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12万元;总支出189217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3万元;收入合计743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3万元;调出资金500万元;支出合计743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2025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3万元;收入合计743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3万元;调出资金500万元;支出合计743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283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3538万元,上年结余127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574万元。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县一致。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5年政府债务余额按照省财政厅下达的债务限额进行管理,若在预算执行中有新增符合法律规定的政府债务,将在2025年按照法定程序纳入调整预算报人大常委会审批进行调整。

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偿债支出25613万元,含债务本金3013万元,债务利息22600万元。其中,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债务本息13001万元,政府性基金安排债务本息12612万元。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增强财政发展后劲。一是持续培植稳定税源。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做优产业、做强实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财政收入分析调度,做好测算分析,同步加强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的分析监控,挖掘增收潜力,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三是继续抓好争资争项工作,把握政策,用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国债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一批高质量的,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重点抓好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工作。四是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的组织力度,推动土地出让收入稳步回升。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坚持“三保”优先,统筹好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强化“三保”支出保障,做到预算安排优先、资金拨付优先、库款保障优先、国家标准优先、民生保障优先。强化“三保”支出预算执行管控,动态监测“三保”支出、库款保障等关键指标,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二是按照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按照10%的比例压减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加强预算评审,把牢预算支出、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严格执行会议、差旅等费用开支标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节省更多资金用于急需领域。

(三)加强债务管理,守牢债务风险底线。一是切实开展收入组织工作,增强政府偿债能力,立足自身努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二是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稳步降低债务规模,充分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我县财力的项目。三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开展债务展期及调整还款计划,平滑债务风险。四是抢抓政策机遇,抓好“一揽子”化债措施的落实和融资平台公司压降置换隐性债务工作。

(四)持续强化财会监督和绩效管理。一是强化财会监督。结合省市财会监督重点,制定我县2025年度财会监督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超长期国债、殡葬领域、学生餐(营养餐)、社保资金及一卡通等重点领域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和代理记账机构专项整治。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抽取社会关注度高、关系民生的项目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推动构建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

(五)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转型。一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和部署,坚持“一改二强三分”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强化统筹调度,全力以赴完成改革目标任务。二是制定《息烽县县属国有企业2025年拓市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督促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优化内部管理,切实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科学制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落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达到“以考促干”目标。四是落实工资总额控制作用,全面推进企业内部全员绩效管理,督促企业规范内部薪酬管理制度,向经济效益好的基层企业和一线职工倾斜。五是紧紧扭住人事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全面推行管理人员考核末等调整及不胜任退出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各位代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以财政工作护航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词条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征收县级可用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不含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等方面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用于维持政权运转、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3.转移支付补助:又分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转移支付(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指下级政府因承担上级政府委托事务或政府间共同事务等,享受的上级政府补助资金,是为了实现上级的特定政策目标,必须专款专用;一般转移支出(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均衡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指定资金具体用途,由接受转移支付的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预算执行中出现超收收入,当年如果不安排支出,可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5.“九大民生”支出:指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

6.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7.地方政府性债务:包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需要由财政资金偿还,属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指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还困难时,地方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附件:1.息烽县2024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报告编制说明.docx

2.2024年预算执行及2025年预算草案附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