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息烽县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一、会议时间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10:30

二、会议地点

县委宣传部四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

魏忠良(县新闻发言人助理)

四、参会人员

(一)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

(二)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旅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水务局、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分管领导。

五、邀请媒体

县融媒体中心媒体记者


围绕“五聚焦四联动”强力推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我是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唐云飞,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息烽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创建工作进展和成效作简要介绍。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背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求,我们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坚定不移“强三农”,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

一、2024年工作任务

一是聚焦粮食产能提升,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二是聚焦乡村产业全链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聚焦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四是聚焦农村设施服务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是聚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建设和睦安宁善治乡村,围绕“五聚焦”创建内容和32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围绕“五个聚焦”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聚焦粮食产能提升,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截至目前,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79万亩,占目标任务128.2%;累计完成蔬菜(含辣椒)种植面积23.75万亩(次),占目标任务75.4%,产量34.84万吨,占目标任务66.4%。开展果园提质增效0.64万亩,完成水果产量3.97万吨,较去年同期3.74万吨增长6.1%,产值2.87亿元较去年2.71亿元增长5.9%。

二是聚焦乡村产业全链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组织申报市级龙头企业一家(贵州氡之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范化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完成44家以上家庭农场自主申报、养殖大户30户自主申报、种植大户470户申报。实现以村供销社或农村综合服务社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服务终端网点覆盖率80%,完成供销社基层社高质量发展基层社1个、乡镇级供销网点8个、村级供销网点25个建设选点工作,并按时序推进。聚焦实现刺梨、肉鸡屠宰加工产业项目落地,再次对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摸排,主营收入200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有91家。

三是聚焦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完成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申报9个,待市级批复后实施。已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1个,涉及面积200亩,落实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涉及面积1000亩;建设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示范项目2个,示范建设“整村全域全量秸秆回收利用试点示范项目”2个,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6.4%以上。引进12家经营主体参与旅居开发运营,建立“三张清单”、落实“三证”,打造红色息烽·南山避暑旅居示范带建设,完成了收集收运点35个、勾臂式垃圾斗155个、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亭75个选址,推进建设秸秆收储利用点2个。新(改)建卫生厕所已经开工293户,占目标任务299户的98%。紧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着力推进“3、5、15”落地落实;2024年新建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养龙司镇坝上村公墓已启动建设,青山苗族乡大林村公墓正在开展林地勘界。

四是聚焦农村设施服务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以村道安防、危桥改造、山塘治理为重点,坚持“三水同治”一体实施,1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工程总体进度达28.16%。石硐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总体形象进度40%。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教育资助政策,按时兑现各项学生资助资金,拨付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16.97万元,惠及学生2.8万人。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一站式”即时结算2491人次,“三重医疗保障”报销396.71万元;特困供养和低保人员“一站式”即时结算8494人次,“三重医疗保障”报销1810.31万元。每个村卫生室均有1名合格村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7536人(其中四类慢病患者1232人)。动态新增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98户,已开工98户,完工39户。集中式供水覆盖率为100%,水厂自来水覆盖率为98%,供水工程水质、水量、用水便利程度均符合要求。

五是聚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建设和睦安宁善治乡村

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立“村党支持+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目标,规范打造11个乡镇(街道)、17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村级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治理体系,规范划分网格党小组508个。同时,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运用“四合四讲四责”工作法,积极探索“AI网格员”进网入群,扎实把“群众送上网的急难愁盼”做到点子上,落实到群众心坎上,构筑基层智慧治理新格局。

(二)深入推进农村“四块地联动”改革

一是联动推进盘活耕地。2024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5万亩,按批复内容全部为新建,主要分布在青山苗族乡绿化村、流长镇新中村、鹿窝镇杨寨村、西山镇新寨沟联合村、永靖镇河丰村,总投资12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00万元,省级资金65万元。目前工程形象进度95%,已拨付进度款528万元,预计7月底前完工。完成土地流转5宗,交易金额739.57万元。

二是联动盘活林地。聚焦完成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11.6亿元,林地利用面积33.3万亩,林下种植1.3万亩目标。截至目前,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9.28万亩,占目标任务36.9万亩的79.34%,其中: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1.13万亩;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1.96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利用林地面积2.84万亩;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23.35万亩,预计实现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6亿元。

三是联动盘活宅基地。完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交易80宗,交易金额830.59万元。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实际收费新增76.63万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财政权抵押贷款新增32笔。已完成图斑整治2007个(其中198个图斑为剔除类,整治类1809个),占农业农村部下发整治类图斑(2300个)的78.65%。异地集中建房示范点流长镇、石硐镇宅基地异地集中建房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工作,待完成相关土地手续后推进施工建设。

四是联动盘活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聚焦完成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5宗目标,已完成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宗,交易金额202万元。如:息烽县流长镇龙泉村又见乌江建设项目,面积3248.57平方米,成交价132万元,流长镇利用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机,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以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带动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民宿产业集群示范点。

(三)扎实推进32个重点项目建设

经农业农村部备案的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拟实施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287822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81139万元、社会资本70583万元、金融资本36100万元。产业发展类项目24个,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公共服务类项目1个,绿色生态类项目1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4个,开工率75%,完成项目投资80018.8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40185.73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2646.11万元,金融贷款资金投入17187万元。

(四)以成效促进乡村发展

这一点也是我们工作亮点。如养龙司镇肉鸡养殖项目,养龙司镇高硐村、九庄镇杉林村、西山镇鹿窝村、永靖镇新萝村等11个村立足于高硐村肉鸡养殖产业的基础优势,通过“飞地抱团”模式成立众创园,以“共同投入资金,共同管理经营,共同分配收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共同出资775万元,新建标准鸡舍12栋,占地70余亩,引进养殖主体经营管理,各村集体以“保底资金+二次分红”的模式计算收益,助力村集体增收,11个村抱团联合养殖,形成了一个坚强的纽带,请合作公司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提供养鸡科学指导,更能抵抗市场风险,实现肉鸡订单化销售,截至目前,已售出2万余只,预计年出栏量为27万只。同时,公鸡、母鸡、弱小鸡分棚和抓鸡出栏都需要一定的人工,会请周边群众来帮忙,日薪根据工作内容是120元—500元不等,陆续带动周边60余人就业增收,肉鸡产业的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群众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关心和支持息烽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相关工作。

建好民生水利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我是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前,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息烽水利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局聚焦“强省会”五年行动,通过“大水网、大水厂、大水管”项目建设,构成了“六纵两横”供水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县荣获全省第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紧盯骨干水源建设。结合“强省会”五年行动,强力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2015年以来建成枧槽沟水库、高洞水库、清沙河水库和中坝水库,增加蓄水库容753万立方米,全县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提高到1.1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8%,确保城乡供水水源保障。同时全力推进两岔河水库建设,目前已完成两岔河水库大坝坝肩开挖,项目完成投资22726万元,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33.29%。两岔河水库项目建成后,年供水量达2245万立方米,将提高区域供水保障率,满足息烽县工业园区“一区四园”工业用水需求,对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紧盯农村供水保障。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压实农村供水的“三个责任”,建立完善农村供水的“三个制度”,常态化抓好工程运行管理。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紧盯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等五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着力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实施石硐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和持续推进流长镇、温泉镇、养龙司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两个项目总投资4782.6万元,惠及人口35644人,同时完成了242份农村饮水水样检测,累计检测指标4625项次。截至目前,我县农村供水工程共31处,覆盖农村人口24.86万人,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95.48%,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在全市处于领先。

三是紧盯水旱灾害防御。近年来,息烽县水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持续加强山洪沟治理,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山洪沟治理项目5个,涉及资金7386万元。截至目前,5条山洪沟治理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98%。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县防灾减灾能力,保护沿河1.4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和1.1万余亩耕地安全,极大地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紧盯农灌供水提升。我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因地形高低起伏大,降雨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低的乌江一线。2022年7月,我县降雨量持续偏少,对粮食生产带来了影响。为此,在2023年底,息烽县水务管理局申报了3个灌区项目,涉及资金9000万元。截至目前,3个灌区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87.03%。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全县6个乡镇58个行政村6.9万余亩耕地灌溉能力,有效缓解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因素等影响作物灌溉,增强工程区粮食产量,不断夯实我县粮食安全基础。同时,今年我县被列为2024年全国22个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县之一,实施方案已于5月获得省水利厅批复,专项资金到位1998万元。

从扁担挑水到清泉入家,从广种薄收到物产丰盈,从缺水而困到人水和谐……一项项民生水利正在为我县群众带来幸福和希望。下一步,我局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持续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发力,全力做好时代的证明题,人民的答卷人。

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撑好高质量“跳跃伞”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息烽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袁在祥,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息烽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林下经济作为一项生态富民产业,在充分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利用林荫空间因地制宜地创新林下产业链,能有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增加林业附加值,拓展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并立双赢,助力乡村振兴。现将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作以下发言:

一、适宜发展林下经济林地资源情况

在息烽县2020年度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中,息烽县林地面积74.46万亩,除生态红线、国家公益林和坡度25度以上林地外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种植养殖总面积为21.9435万亩,其中适宜林下种植食用菌面积为11.8489万亩,适宜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为4.4412万亩,适宜发展林下养殖(蜂、畜禽)面积为5.6534万亩。

二、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已完成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34.8856万亩,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12.9474亿元。

(一)林下种植。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1.1383万亩,林下种植产值0.2215亿元;

(二)林下养殖。林下养蜂、鸡、猪牛羊利用林地面积1.9685万亩,林下养殖产值0.0996亿元;

(三)林产品加工采集。林下产品采集野生菌、其他(五倍子、杂木)等利用面积2.838万亩,林下产品采集产值0.0326亿元;

(四)森林景观利用。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28.9408万亩,森林景观利用产值12.5938亿元。

三、主要做法及亮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级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县直各相关单位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涉农项目资金,2024年为企业积极争取到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694.1万元,重点用于企业壮大林下种植规模、提升森林康养基地;二是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涉农补助资金,拟为企业谋划争取2025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650万元,重点用于林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林下经济发展成本;三是申请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指导实施主体申请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

(三)种植方式多样化。贵州程亿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食用菌种植方式为“挂树+地面”种植相结合,林地处理及整地分地面种植区域和挂树种植区域食用菌棒,捆绑在树上整整齐齐,树上的黄背木耳菌棒与树下鼓起的凤尾菌包交相呼应,通过多元化种植,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不断升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精心谋划招商项目,紧密结合息烽县森林资源优势、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和林业发展趋势,精心包装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优化招商方式,全力推动项目签约。主动靠前做好招商引资保障项目落地,有力助推息烽县林下产业链亩均产值得到有效增加。二是加大宣传森林康养旅游,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我县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氡温泉”康养资源、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打响“红色息烽、氡泉康养”森林康养品牌,将息烽县打造成以氡泉疗养、避暑康养为特色的全国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黔川渝地区首选的避暑康养目的地、贵州省森林康养先导示范县。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涉农项目资金,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种植规模;二是积极申请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为林下经济企业解决贷款难、还息贵的问题。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关心和支持息烽县林下经济相关工作。

“改”出农房新面貌、“造”出农民新生活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息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金忠,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息烽县农村“治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息烽县2024年宜居农房改造和“空心房”整治助力旅居示范带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持续实施宜居农房改造,打造宜居宜业乡村环境。围绕让村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村委、村民等不同参与主体对农房功能优化、农房环境美化,同时兼顾配套实施的改造意愿,严格按照“一户一方案”工作思路制定宜居农房改造建设清单,不断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让乡村变得更宜居。本年度计划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建设2850户,通过深入各村进行实地了解情况、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根据当地文化底蕴、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以保留农村原有的风貌为基准,强化宜居农房与时代设计相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为老百姓提供了多种宜居农房改造可选建议,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广泛认可。例如,流长镇李安寨村通过宜居农房改造建设项目实施庭院改造及串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乡村宜居环境,为带动当地乡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2850户宜居农房改造已全部开工,完工2709户,完工率95%。

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有效消除农房安全隐患。由于群众“过度节俭”习惯和“念旧”情结,对农村危房拆除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不足,导致建新未拆旧危房成为了当地村民的心病。为有效消除农村危房安全隐患,针对建新未折旧的房屋、农村废弃危旧房、废弃窝棚圈舍、残垣断壁等“空心房”问题,积极引导群众,做好协调工作,强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拆除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乡村风貌。目前,已全面启动330栋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已完成拆除307栋。通过对拆除后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并对部分土地进行复垦,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人居环境,还盘活了土地资源、推动了乡村振兴。

三是重点打造旅居示范区域,全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在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和农村“空心房”整治过程中,重点针对旅居发展区域。通过农房宜居改造和农村“空心房”整治,打造出干净整洁的农房周边环境,绿化美化了农房庭院,提升了农房风貌,完善了公共设施以及改善提升房间功能等。本年度在旅居重点区域实施了619户宜居农房改造,并完成了179栋旅居农房房屋安全鉴定。整治后的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例如:永靖镇梨安村下坝组蔡湘黔户(南山东篱居),已发展民宿多年,通过实施宜居农房,对庭院环境进行了提升,游客量明显增加。全县旅居标准用房179栋【1748间房,2796张床位】,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待旅居游客达1.21万余人次,实现旅居收入3360余万元【其中“五治”集成旅居带上共接待旅居游客6300人次,实现旅居收入1350余万元】。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关心和支持息烽县乡村建设相关工作。

“三聚焦”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石硐镇宣传委员张婷,感谢大家对石硐镇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从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就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作如下发言:

一、聚焦农业高质高效

(一)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我镇现有主要产业15507亩,其中,猕猴桃产业有4480.8亩,李子2860亩,刺梨1790亩,茶叶1700余亩,开展果园提质增效5515亩,完成水果产量20100吨。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累计完成林下经济产值541.8万元,林地利用面积达7544亩,林下种植面积达1254亩。

(二)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485.98亩,产量达1.37万吨以上;建立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4426.58亩,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65万亩(次)、产量约6.54万吨。生猪出栏10269头,肉鸡出栏132.6万羽,水产品产量88.6吨,培育种养大户590户以上,新增培育家庭农场3家以上,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目前,我镇产业园区及粮食集中连片带生产道路建设已全覆盖,经营主体生产过程农机使用率达90%以上,保供蔬菜基地已实行数字监控全覆盖。

具体做法:一是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乡村交通网络。为方便农产品输出,我镇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项目,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目前,4000多亩蔬菜大棚均建设数字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滴灌方式,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产质量,提高蔬菜品质。二是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耕种,提高土地耕作效率。我镇积极向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提高耕作效率;鼓励规模主体采取无人机精准施肥和喷药,节省人工成本。今年,水稻农机施肥和喷药面积达1800余亩。三是大力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24年,我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2次,共培训30余人。我镇以家庭农场为主抓手,实施“玉米一增五改”栽培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产。如,泉湖村许正菊和陈勇2家家庭农场使用玉米种植宽窄行技术,通过技术示范,带动周边农户亩产量均达到450公斤。

二、聚焦农村宜居宜业

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提质增效,我镇村内道路与外界路网更加紧密畅通,村民出行更加方便;用水更加便捷,乡村旅居呈发展趋势,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量逐渐增大,人居环境大幅提升。随着石硐镇产业发展的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前务工,收入逐渐增加,宜居宜业态势已然形成,石硐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绘就和美乡村幸福画卷。

具体做法:一是注重农村硬件设施建设。我镇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通过修建路网,改造污水管网,拆除村内老旧房屋和断壁残垣,盘活老旧房,吸引200余名重庆游客避暑旅居,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镇提升改造通组公路5公里,修建产业机耕道1.2公里,改造宜居农房353栋,建设供水管网1.4公里,建设垃圾收集设施6个,配备2800套干湿分类垃圾桶,打造乡村民宿2家,提升改造户厕63户。二是注重软件完善。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我镇以农村“五治”为抓手,持续用好用活“两图一卡”工作指引,探索建立人居管护服务站,为群众充当特色管家,解决群众人居环境后续管护问题。探索建立积分制和“1415”工作法等激励机制,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治理,完成石硐镇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新基地创建,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注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镇始终将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拉近群众关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已举办5次村级文化活动,通过活动为村民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实现“群众找干部谈心,干部找群众认亲”。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提高了群众之间的凝聚力。

如,前丰村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传统的物质激励上升到精神激励,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前丰村村民杨晓志一直在做生意,经济实力较强。今年第二季度,杨晓志通过搞好个人周边环境卫生,经村委会公开评选,在村红榜上进行张贴公示后,杨晓志被评为一等奖,村委会为其颁发荣誉证书。杨晓志领到证书后找到支书,表示很感激。本人表示:“家中三代人从来未得过任何奖项,但是想不到搞好个人人居住环境卫生,居然能得一等奖,做了一件三代人梦寐以求的事,对村的这种激励方式很感激、很认可、很支持”。

三、聚焦农民富裕富足

我镇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大攻坚”行动,从产业务工收入、闲置农房出租、社会化服务等多条路径出发,精准发力,多渠道开辟增收途径,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具体做法:一是强化抓产业促增收。随着我镇猕猴桃、李子、蔬菜和茶叶等产业的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量越来越大,村民实现家门前务工。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产业务工人数约30万次,人均增加务工收入8000元,较2023年增长1500元。二是强化抓政策保民生。为有效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今年我镇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育130余人,解决脱贫人口务工540人。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盘活村级“三资”,目前,我镇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12个,已成立“1+1”混合所有制公司6个。三是强化抓就业促增收。今年以来,我镇为创业者解决帮扶贷款362万,切实减轻创业负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53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36人,组织省外务工500余人,人月平均工资同比增长500-1000元。

如,今年何伦春云雾茶业有限公司为解决采摘瓶颈,解决“用工荒”难题,公司采取将茶叶包干到户的方式进行采摘。修文县六桶镇村民陈刚带领20余名村民在我镇木杉村租了4间(户)民房居住进行采茶,4户11人村民住房租金每户达8000元,家庭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00元。何伦春云雾茶业有限公司每年发放务工工资210余万元。同时,我镇保供蔬菜基地从种植到打包、销售环节都需要大量用工,保供蔬菜基地每年务工人次约10万次,发放农户务工工资达1300万元。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关心和支持石硐镇农业发展相关工作。


蓄势赋能“强三农”持续贡献鹿窝力量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我是鹿窝镇宣传委员吴琪琪。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鹿窝镇“强三农”的各项举措。

一直以来,鹿窝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依托“绿色名镇·生态鹿窝”对外名片,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围绕“三做优三推进”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一、做优生态产业,推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绿色是鹿窝镇最靓“底色”,近年来,鹿窝镇围绕生态肉鸡、生态渔业、生态枇杷等产业,不断推动农业多元发展。一是发展好生态肉鸡产业。通过盘活闲置鸡舍5000平方米、新(扩)建鸡舍15000平方米,全力打造年出栏320万羽生态肉鸡养殖基地。二是发展好生态渔业产业。助推三家生态鲈鱼养殖基地发展,渔业增殖放流有序推进,协助江盛源完成二期扩建工程,今年预计生态渔业产业年产达到700吨。三是发展好生态枇杷产业。完成“鹿窝枇杷”品牌商标注册,建成2000亩精品枇杷特色产业基地,今年,“鹿窝枇杷”在全省首届枇杷品鉴会中荣获二等奖。同时,持续借力“生态枇杷节”“生态露营”“生态垂钓”等特色活动,助力“高山苗香米”“绿壳珍鸡蛋”“鹿窝枇杷”等品牌的推广与销售,打造农旅融合新“增收点”。

二、做优农村“五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以“两改两治理”和农村“五治”工作为契机,持续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马屯村、田坝村“以点带面”的方式寻找长效突破口,探索农村“五治”积分兑换实践,马屯村运用“竞、赛、兑、评”工作方法,提升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以平时“五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代交诊疗费、水电费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五治”中。农村“五治”工作推进成效明显,农房风貌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动员214户农户进行宜居农房改造,农村宅基地及农房确权登记2643宗;污水治理工作不断优化,今年以来,140余户群众生活污水收集接入集镇污水管网;治厕改厕保质长效,截至目前,新建农村卫生厕所46户,问题厕所整改10户;垃圾治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鹿窝镇新建垃圾收运点4个,分类收集亭6个,发放村级垃圾桶200余个,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有效提升,滥办酒席之风有效遏制,今年以来,鹿窝镇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辖区内民风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做优稳岗增产,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紧盯“两好两巩固”目标,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大”攻坚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见效,全力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始终坚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26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16人,托底安置脱贫劳动力246人,新增创业实体256户,办理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补贴31户。同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镇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8万余亩,其中玉米种植18249亩,水稻种植3771.1亩,高粱2115.8亩,红薯种植1239亩,大豆种植2795.1亩。

下一步,鹿窝镇将持续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我的发言完毕,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到“绿色名镇·生态鹿窝”做客,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管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 0851-87721549 主办单位: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0851-87723132   地址:息烽县坪上工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7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