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息烽县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一、会议时间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10:00

二、会议地点

县委宣传部一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

魏忠良(县新闻发言人助理)

四、参会人员

1.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县招商安商组分管负责人;

2.永阳街道、永靖镇、小寨坝镇、养龙司镇、温泉镇、西山镇、九庄镇、石硐镇分管负责人。

五、邀请媒体

县融媒体中心媒体记者3人

聚力工业“四业” 推动产业向“精”发力 向“新”发展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轲,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息烽工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围绕“聚力工业‘四业’,推动产业向‘精’发力、向‘新’发展”这一主题,重点介绍我县今年以来聚力“三个大抓”,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情况。

一、“大抓产业”稳存量、扩增量

我们以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和规模提升。在“稳存量”方面,落实《息烽县领导干部落实“三张问题清单”重点工业企业及项目服务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问题14个,已解决12个,办结率达85.7%,有效化解了一批影响企业生产的堵点难点。例如,通过跨区域协调,为西洋实业解决磷矿石采购3万余吨,保障了企业连续稳定生产。在“扩增量”方面,我们推行“一企一项目一包保”精准赋能,助力企业扩产增效、新项目加快落地。截至8月,全县4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近1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前列,产业从业人员达7千余人,工业基本盘持续巩固,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从工业“四业”看:

一是磷氟化工产业基础更实、链条更“精”。我们推动磷氟化工从资源开采向高端精细化工跃升,现已形成“磷矿采选—基础化工—精细氟化工”全链条。1-8月实现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24%。息烽磷矿年开采能力达35万吨,湿法磷酸总产能达81万吨,年内还将扩能16万吨。开磷精细磷酸盐公司40万吨净化磷酸满产运行,20万吨新项目正加快推进,逐步推动产业向电子级、食品级、医药级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同时,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达9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特色渐显、赛道更“新”。我们以全省唯一的化学药产业园——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为载体,聚焦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已引进建业永荣、澄华生物、卡本康达、贵州润扬、中森医药等5家重点企业,产品涵盖抗肿瘤、心脑血管、抗真菌等多个细分领域。目前建业永荣、澄华生物已实现试生产,卡本康达、贵州润扬、中森医药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为息烽医药产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三是电池材料产业耦合发展、凸显“新”动能。我们依托磷化工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推动“磷—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一体化布局。现有6家相关企业,涵盖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电解液制造及电池回收等关键环节。目前开瑞科技已建成10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航然新材料公司4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正加快推进;航盛锂能已形成6万吨电解液产能,计划再扩产4万吨。电池回收板块也已形成1万吨产能,绿色闭环产业链初具雏形。

四是印染纺织产业精准招商、开拓“新”增长。我们立足区位和要素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围绕“纺纱—织布—染整—成衣”全链条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已有天栩服饰建成投产,隆欣纺织项目已签约并启动建设。下一步将重点对接晶苑国际、百裕集团等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

二、“大抓项目”强引擎、增后劲

我们印发了《息烽县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台账,对重点项目实行“周跟踪、月调度”,确保问题早发现、快解决。例如,希诚年产4700吨寡壁/单壁碳纳米管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7个月,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隆欣纺织签约即开工,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息烽速度”,这背后是我们通过提前介入、并联审批、要素保障等机制,最大限度压缩项目落地周期。1-8月,全县工业投资实现18.3亿元,一批如6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建成投产,20万吨PPA 扩能项目9月进入调试,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大抓招商”延链条、聚产业

我们围绕“磷氟化工、健康医药、电池材料、印染纺织”四业图谱,由县领导带队开展精准靶向招商。例如,针对健康医药产业,我们成功引进了建业永荣、中森医药等5家高附加值化学药企业,形成了特色集群。在印染纺织领域,我们瞄准东部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天栩服饰、隆欣纺织等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次,累计签约工业项目达11个,签约金额达35.23亿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五帮”专项行动,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是强化链条延伸。推动磷氟化工向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化学药产业园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三是深化招商引资。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提升招商精准度和项目质量。四是优化服务保障。落实“贵人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各位媒体朋友,息烽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息烽、宣传息烽,共同见证息烽工业的精彩蜕变!

谢谢大家!

息烽县“七库”联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邹铭,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就全县大抓项目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作简要介绍。

(一)全力谋。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招商会议精神,分类建立我县项目储备“梦想库、理性库、招商库、投资库、设计库、落地库、统计库”七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全周期跟踪。目前,“梦想库”储备项目1101个、总投资1828.87亿元;“理性库”储备近两年拟实施245个项目、总投资380.94亿元,重点聚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库”储备项目87个、总投资393.91亿元,目前已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6.05亿元;“投资库”储备已向上推送争资项目144个,总投资173.85亿元,拟争取资金27.06亿元,34个项目获批资金2.45亿元。“设计库”储备项目91个,总投资112.72亿元;“落地库”储备项目115个,总投资228.96亿元;“统计库”储备在库项目79个,总投资132.89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39亿元。通过“七库”联动,确保项目从谋划、设计、争资,落地、入统形成闭环管理。

(二)大力争。牢牢抓住政策机遇,围绕支持投向领域,不断提升项目竞争力,结合息烽实际申报一批项目资金。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增加跑动频率,确保更多项目纳入规划并获得上级支持。目前,全县争取到位项目建设资金7.31亿元,预计全年可达约10亿元。其中,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5个,到位资金2.77亿元,在全市区县中项目数量居首、额度排前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息烽县北部片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项目和贵阳息烽印染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将有效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在产业发展方面,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老旧设备升级改造项目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将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在城市更新方面,老旧小区及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工,将有效改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方面,小寨坝镇和青山苗族乡以工代赈项目已启动实施,将进一步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同时,储备拟争取2026年中央预算、国债、专债三类资金项目107个,总投资88.86亿元,资金需求62.6亿元。

(三)加速建。建立《息烽县2025年领导领衔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分管县领导领衔包保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印发《息烽县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审计监督工作机制》,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做到主动靠前服务,实行并联审批有效缩短审批时间。同时,深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进度,不断提升水电路气讯等要素服务保障质量,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入库释放投资。在建项目方面:全县在建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167.57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25个,总投资44.83亿元;新型城镇化项目21个,总投资30.27亿元;农业现代化项目14个,总投资5.34亿元;旅游产业化项目1个,总投资2.9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0个,总投资84.13亿元。全县入统项目79个,总投资132.89亿元,1—8月累计完成投资30.97亿元。全县纳入省级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101.87亿元,已入统项目13个,1-8月已完成投资17亿元,占比任务62%。建立县级“5+3”工作机制,推动57个已纳入省、市、县三级“5+3”在建重大项目1-8月完成投资27.05亿元,占比29.98亿元目标90.21%,其中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库贵州省域库贵阳供销集团息烽为农服务中心项目纳入全省一季度红榜。拟建项目方面:梳理拟建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33.69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12个,总投资19.26亿元;新型城镇化项目20个,总投资9.51亿元;农业现代化项目10个,总投资1.2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3.68亿元。

(四)严格管。为规范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进一步解决当前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突出问题,全面预防和遏制投资乱象,展现政府担当作为,做好全县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息烽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规定》《息烽县关于妥善处置县级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机制》《息烽县项目建设专项治理方案》,2025年以来,提交提级论证项目共31个,总投资18.32亿元;履行决策评估程序项目31个,总投资12.54亿元;按要求审批政府投资项目23个;处置历史遗留问题36个;专项治理清理问题项目50个。

(五)尽快用。围绕地、水、电、路、气等要素配套,做强做优指导服务,助推项目有序实施,实现项目早日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完成“投转固”,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对于产业项目,让厂房尽快建起来、设备转起来,尽快释放投资和增加新增产值、增加值。例如:工业方面,截至今年9月已建成重点产业项目7个,达产后产值预计99亿元;农业方面,上半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0.8亿元,增速为5.2%。老旧小区改造方面,2023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643户、棚户区改造2513户,2024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8户。

各位媒体朋友,息烽县将始终把大抓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奋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为全县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谢谢大家!

锚定产业招商 突出工业引领

全力推动息烽县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息烽经开区党政办主任安飞,很高兴今天能向大家介绍息烽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产业招商为主方向,以工业招商为主战场,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攻坚,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地

2025年,市级下达我县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新引进产业项目合同投资额6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项目投资额42亿元以上。面对压力与挑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年初省市“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工作要求,对招商引资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将任务分解到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同时,于9月18日召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分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截至目前,全县已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35.23亿元。此外,还有在谈项目22个,投资总额69.19亿元,其中重点在谈项目14个,投资额41.63亿元。

二、聚焦“招什么”,突出工业主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磷系现代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重点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主攻新型工业化。以磷氟化工主导产业、健康医药(化学药)特色产业、电池材料耦合产业、印染纺织承接产业等工业“四业”为重点,全力扩总量、提质量。例如,重点推动加快磷化集团系列项目、贵州亿美医药中间体等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拓展多元产业布局。在巩固工业主导的同时,积极发展避暑旅居、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养老服务等潜力产业,以及化学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构建“1+4+X”产业大招商工作体系。

三、聚焦“怎么招”,创新方式机制,提升招商质效

我们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协同发力,推动招商工作从“粗放零散”向“链式深耕”转变。一是产业链招商。制定《息烽县推进产业链招商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建立“链长制”,由县四大班子领导领衔产业链招商,动态完善“一图三清单”,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集群效应。例如,围绕磷氟化工产业链,依托磷化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成功引进中腾物流电池原料供应项目及湖南攻防电池梯级回收利用项目,加快推进贵州樱语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循环水阻垢剂、磷酸净化剂、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产品项目洽谈进度,实现产业链发展。二是厂房招商。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厂房68.13万平方米,招商入驻率达70.6%。通过“以房招商”,企业可实现快速入驻、迅速投产,显著节约时间与成本。三是基金招商与资源招商。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主导产业和链主企业,通过基金招商,成功引进贵州希诚碳纳米管项目,现已获得省、市各类基金投资1.7亿元。

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落地服务,增强招商竞争力

我们坚持“招商与稳商并重”,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一是机制保障。实施“园、地”融合改革,县投促局与息烽经开区深度融合办公,形成高效协同的招商安商工作体系。二是服务前置。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机制,重点保障贵州希诚等重大项目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方面畅通无阻。例如,贵州希诚项目从土地揭牌到正式开工仅用时30日。三是效能提升。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按照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要求,紧盯效益目标,提升园区亩均投资、亩均总产值、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

五、聚焦主导产业,成效初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县工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态势良好,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今年1-8月,息烽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亿元,同比增长25.1%。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一个个落地项目的支撑,一批批企业信任的选择。

招商引资没有终点,优化环境永无止境。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先、项目为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奠定更实基础。

谢谢大家!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小寨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坤,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小寨坝镇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今年以来,小寨坝镇立足“北部工业集聚区”定位,积极响应“三个大抓”的号召,围绕工业这个主攻点,聚焦磷氟化工主导产业、健康医药(化学药)特色产业、电池材料新兴产业、印染纺织承接产业工业等重点产业,从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优化服务、跟踪落实等多方面深化园地融合,全力推动现代化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是发展之重,为促进项目招引落地,小寨坝镇成立了项目协调专班,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公共事务管理、自然资源、村建、生态等部门9名骨干组成工作组,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7件,累计协调征地120余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小寨坝镇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在息烽印染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由于村民间存在土地纠纷,导致项目难以推进,专班工作人员深入一线,经过多方走访与证据收集,及时理清土地权属问题并召开村民协商会定清土地权属,顺利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二是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建立良好“亲清”的政商关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小寨坝镇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企相处的第一要义,通过创建政企交流群、组织领导干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另外,小寨坝镇还定期召开地企联席会议,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如通过政企联席会议,小寨坝镇帮助辖区内企业找到相关银行贷款贴息资金,帮助部分企业解决人才住房需求以及劳务用工需求,切实做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促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护航企业。小寨坝镇在企业招引及落地运营上,一直秉持企业至上的理念,从项目前期选址到后期运营发展,小寨坝镇始终牢牢履行属地政府职责,帮助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如贵华气体公司在前期选址上,小寨坝镇积极帮助其核实图斑,选定地块。选定地址后,又多次主动沟通县级主管部门帮助其办理施工许可证。又如,通过召开地企联席会,让本地商会和村集体公司与镇内企业达成相关合作,为企业提供绿色无害的农特产品,达成了既让企业职工吃得放心,又拓宽了本地农副产品销路的双赢局面。

在园区的带动下,小寨坝镇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截至今年8月,小寨坝镇有规上企业1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71.5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县比重73.6%。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小寨坝镇的发展。

谢谢大家!

做强工业“主引擎”  锻造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西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提名人选刘俊。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下西山镇“强工业”工作情况。近年来,我镇围绕“西部产城融合组团”的定位,全力以赴推动西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规划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按照西山镇“西部产城融合组团”的定位,紧紧围绕团圆山环线,通过向山要地等方式打造以金星棉花土、田坝地块为核心的3000亩产业园区,紧紧围绕底寨田坝、小堡区域,打造4000亩的息烽城市新区,从而拓展全域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搭建产城融合发展骨架。

(二)培育优质企业,厚植产业发展根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发挥优势产业集群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我镇共17家工贸企业,涉及包装、碳粉、五金配件、灯具配件等领域,共提供工作岗位518个,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6个。目前,已推动德之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施泰美肥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成功上规。

(三)突出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动能。我镇始终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想尽办法拓宽工业项目来源渠道。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并快速产生效益,力争在2025年实现引资额突破6000万元。二是发挥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作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力以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30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全年目标2100万元。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镇今年引进贵州金捷装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西山落地,公司主要从事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总投资6000千万元,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

(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服务质效。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培育壮大企业主体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一方面,强化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协调解决土地、规划、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深化企业走访服务。定期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遇到问题。例如,贵州金捷装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今年落地西山时因土地问题引起纠纷,我镇积极协调,最终协调成功;同时帮助该公司协调项目落地前期手续办理。又如,帮助德之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天栩服饰有限公司等公司转发招聘信息,帮助他们招聘工人。今年以来,已走访企业30家(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7个。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西山镇“强工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