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单位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能
(二)单位机构设置
(三)预算单位构成
(四)单位人员构成
二、单位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依据
三、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详见附表1—3)
(二)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4)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5)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详见表6、7)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8)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9)
(七)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10)
(八)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详见表11)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2)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3)
四、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三)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四)项目支出安排情况
(五)名词解释
五、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表(附表)
一、单位概况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文物、新闻出版(版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全县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全县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政策及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2)研究拟定全县旅游文体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战略,对全县旅游文体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业务、技术管理进行指导;编制并监督实施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3)制定全县旅游市场开发总体方案,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的监管与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培育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措施,组织、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指导全县旅游经营单位的旅游接待及管理工作。
(4)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各类旅游景区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审查、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审核和指导旅游区(点)的等级评定和复核工作;组织和指导旅游定点工作;审核、申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5)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参与旅游交通的协调工作,指导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旅游安全工作,参与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优秀旅游城镇的工作。
(6)管理文化、体育事业,拟定全县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同有关部门规划、协调全县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抓好重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依法管理和监督健身、竞技等体育经营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7)拟定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建设和业务、技术管理进行指导;按照国家的统筹规划、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和节目收录事务;对广播电视专用网进行具体规划和管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8)拟定全县文物保护规划,指导全县文物保护工作,依法管理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拟定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归口管理全县文化市场,按权限审批文化经营项目;组织指导全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工作及“扫黄打非”工作。
(9)依法管理全县新闻出版事业,指导监督全县音像出版、图书、报刊、印刷行业,查处各类非法出版物。
(10)归口管理并指导全县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外事活动。
(11)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为行政单位。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部门预算单位包括:局机关及下属4个未独立核算事业单位机构组成,4个未独立核算事业单位机构分别为:息烽县旅游服务管理中心、息烽县体育服务管理中心、息烽县文物管理所、息烽县综合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由局机关统一核算。
内设机构设置: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共有3个科(室):分别为:局办公室、文体广电科、旅游科。
(三)部门人员构成:阐述总编制人数、在职实有人数、离退休人员人数,区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军转干编制、后勤服务人员等情况。
按照息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定,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总行政事业编制为7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机关工勤2名,事业编制26名。截至2025年1月初在职行政人员(含行政工勤)6名,在职事业人员19名,退休人员26名。
二、单位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依据
根据县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融合目标,拧紧发条,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发展步伐
2025年预期目标任务:全县接待游客达790万人次,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8亿元,增长4%;接待避暑游客223万人次,增长10%;游客人均花费增长2%(1197.05元);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与评定5个,新增旅游市场主体250家以上,新增限额以上住宿业2家;举办文体旅活动80余场次,申报县级非遗10个、市级非遗1个;完成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启动第三阶段工作;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3个。我局将锚定目标任务,保持奋斗劲头,做到心中有底、手上有招,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融合资源,紧盯“三抓”,推动文体旅产业发展壮大
紧盯项目谋划储备。立足红色、温泉、乡村等优势,围绕康养度假、民宿、低空经济等谋划和储备打基础、利长远、可落地的度假康养、体旅融合、生态旅游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5.19亿元。根据5+3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基本符合要求的只有10个,总投资1.89亿元。紧盯项目招引。把握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新动向,深挖资源潜力及内涵,强化与浪潮集团、广东建隆、贵州华升等企业对接沟通,全力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社会企业到息烽投资建设。2025年,谋划储备文体旅招商引资项目19个,总投资17.15亿元。在谈项目5个(流长龙泉村下寨民宿打造、息烽县流长镇“星月湾”露营基地、南山驿站太空舱营地建设项目、南山积木世界运营招募、息烽温泉—旅居主题公园(赶子村)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紧盯项目落地。全面完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展陈馆、天沐温泉私汤别墅项目建设,推进“青山乡居·那渡”、又见乌江·楠堓投入运营,启动“星月湾”露营基地、南山驿站景区业态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委巡视市委反馈问题涉及的体育馆、天沐温泉、南山驿站项目的整改盘活。
(三)融通共进,厚植优势,构建文体旅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聚焦文体旅资源整合优化,推进“文体旅+”商业、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红色、温泉、山地、乡村等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以规划为引领,全面统筹资源开发。根据息烽县旅游资源地理分布与规模,结合特色产业、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分布点,充分与《息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布局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编制出高水平、高标准,能落地的《息烽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点)和城乡规划水平。以“红色”为引擎,持续擦亮“红色”品牌。用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品牌,深挖红军“强渡乌江”过境息烽六天五夜等红色史实,把红军的足迹与息烽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串起来,开发更多体验式、沉浸式新场景、新课件,扩展研学、科普等功能。同时,进一步做好教育培训引流,不断开发文创产品、纪念品销售、餐饮休闲等一些收费性服务。2025年,接待“红色教育”“红色研学”团队1000个以上,打造市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条,推进红色旅游游客占总游客比重达18%以上。以“温泉”为载体,全力做活“氡泉”文章。围绕南山天沐温泉、积木世界温泉、南山驿站温泉,进一步引进市场主体合作开发高端康养,促进康养+多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红色息烽中医药康养旅游集聚区。2025年,完成南山天沐温泉景区提质改造,全力晋升4A级旅游景区。推进南山驿站温泉整体提升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温泉旅游接待游客达65万人次以上。以“生态”为依托,开拓“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山地运动、山地旅游,持续开展“一区一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持续做好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全国滑翔伞赛,持续举办贵阳路边音乐会,依托赛事配套农特产品及旅游商品展销、滑翔伞体验,全力谋划长征跑、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把赛事“流量”变成城市“留量”。2025年,举办各类赛事、文化活动40场次以上,吸引3.5万以上人次参与。以“乡村”为纽带,提升打造“原字号”新场景。顺应人们返璞归真、复古怀旧等旅游追求,把原生态与现代化结合起来,与红色、温泉结合起来,增加更多的旅游业态,发展康养、研学、亲子、亲水等沉浸式旅游。2025年,推进“青山乡居·那渡”、又见乌江·楠堓等民宿旅居投入运营,启动“星月湾”露营基地、龙泉村下寨民宿项目建设;完善“又见南山”“又见乌江”周边餐饮、购物、休闲等多元业态,提升避暑民宿旅居“四季”引力,打造经营性旅居用房119栋。全县接待避暑游客223万人次,增长10%。力争培育规上限上住宿业2家。
(四)融会内容,传承精品,扩展文体旅创意营销新路径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市场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压力等挑战,挖掘文化内涵,与游客形成共鸣。一是抓好非遗传承。抓好阳戏、傩戏、花灯、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持续推进蜡染、刺绣等旅游+非遗类体验模式,2025年力争完成申报县级非遗10个以上,市级非遗1个。二是持续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5月前全面完成息烽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工作并通过阶段性验收,并对标对表按时启动“四普”第三阶段工作,摸清资源家底,为红色旅游发展夯实基础。三是持续丰富活动内容。以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康养为主线,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创新文旅业态、产品供给和经营方式,推出符合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层次客群需求的活动,为游客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升息烽整体旅游品牌的辨识度、知名度、影响力。2025年,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阳为主题开展文化旅游活动40场次,举办舞蹈、音乐、绘画、乐器等培训班50余班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次,开展村歌大赛、文艺演出、美食体验、文化沙龙等夜间活动5次以上。四是强化宣传推荐。做好市场营销与宣传推广,加强与线上平台合作,扩宽宣传营销渠道,与OTA平台开展合作推介,做好社交媒体运营。到重庆、成都、广州等重点客源城市人员密集区域投放旅游宣传资料,全力宣传推荐息烽。2025年,开展线上线下文旅宣传推介70次以上。
(五)融贯渠道,提升服务,擦亮“爽爽贵阳 红色息烽”城市品牌
持续强化文体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名誉度。一是紧盯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文旅融合。将公共文化服务嵌入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研学旅游。2025年,建设乡镇文化站1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城市主题书房1个,常态抓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二是紧盯全民健身赋能体旅融合。围绕“一圈两场三改”体育生活圈,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推进旅游者从观赏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发展。2025年,新增“开磷生活圈”国球进社区设施1个,老城生活圈国球进社区设施2个、全民健身路径1套、智能健身驿站1个,南门生活圈国球进社区设施1个。三是紧盯旅游服务赋能品牌影响力提升。提升旅游厕所、景区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完善“适老化”旅游服务。继续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高效处置涉旅投诉。加强景区、酒店、旅行社等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00人次以上。四是抓好应急保障筑牢旅游安全防线。积极开展旅游行业“夏病冬治”专项行动、“优环境强服务保安全”旅游专项行动。压紧压实旅游安全主体责任,整合部门力量,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盯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全国滑翔伞赛、路边音乐会等活动赛事及节日活动安全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五是抓好市场秩序整治营造文明有序旅游环境。加强文旅市场执法工作,持续加强文化经营场所未成年人保护,加强出版物市场日常巡查,引导游客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妥善处理各类涉旅纠纷舆情。持续开展“黑社”“黑车”“黑导”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各类涉文体旅案件,不断提升“爽爽贵阳 红色息烽”品牌美誉度。
三、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本预算仅为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单位(本级)预算,不包含下属单位预算。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详见附表1—3)
2025年部门收入预算总额2933.82万元,其中:本年收入2526.2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407.56万元。本年收入中:财政拨款收入2526.26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单位资金收入0万元。
2025年部门支出预算总额2933.82万元,其中:本年支出2526.26万元,年终结转结余407.56万元。本年支出中: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80.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1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9.3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7.0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1.60万元。
2025年部门收入预算总额比2024年预算增加1085.97万元,增长58.76%,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息烽县体育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综合环境整治项目的债务本金及利息支出。
2025年部门支出预算总额比2024年预算增加1085.97万元,增长58.76%,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息烽县体育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综合环境整治项目的债务本金及利息支出。
(二)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4)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额2933.82万元,其中:本年收入2526.2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407.56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04.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1921.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额2933.82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80.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1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9.3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7.0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1.60万元。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额均为2933.82万元,比2024年预算增加1085.97万元,增长58.76%,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息烽县体育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综合环境整治项目的债务本金及利息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5)
2025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4.6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61.93万元,项目支出42.73万元。
其中行政运行(文化)支出89.94万元,机关服务支出240.43万元,群众文化支出11万元,文化和市场管理支出2万元,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11万元,文物保护支出2万元,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73万元,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56.56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44.3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1.83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38万元,行政单位医疗支出4.44万元,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2.16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2.72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37.0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2024年增加36.86万元,因为2025年增加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业保险及事业退休人员费用。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详见表6、7)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61.9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49.47万元,公用经费12.46万元。人员经费549.47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公务员医疗保险、离休费、退休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等;公用经费12.4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等。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8)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921.6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850万元,用于息烽县体育馆及息烽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第二期建设项目还本付息1850万元预算支出。债务付息支出71.6万元,用于2025年贵州贵阳息烽长征文化公园专项债券付息支出71.6万元预算支出。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9)
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七)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10)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4.0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4.04万元,与上年同口径比较无变化。
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2025年公务接待费2.24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2025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单位机关共有车辆2辆。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八)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详见表11)
2025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0万元,其中:货物类政府采购0万元,工程类政府采购0万元,服务类政府采购0万元。与2024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动。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2)
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本级2025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2526.2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61.94万元,项目支出1964.33万元,涉及项目7个,均为公共财政拨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详见表13)
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本级2025年重点项目支出预算为1964.33万元,用于局本级为特定事业发展目标而开展的专项工作经费支出。
四、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情况:2025年部门机关(机构)
运行经费预算为12.46万元,其中:伙食补助费0.76万元、办公费2.25万元、水费0.2万元、电费0.5万元、邮电费0.5万元、差旅费1.1万元、公务接待费2.24万元、劳务费1.2万元、委托业务费0.2万元、工会经费1.2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万元、办公设备购置等0.5万元。
2025年部门机关(机构)运行经费预算比2024年同口径预算增加1.86万元,增长17.54%,主要原因是:2025年增加1名事业人员,增加1名机关工勤人员。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截至2025年1月1日,本单位固定资产金额4285.26万元,分布构成情况为:房屋256.61平方米,车辆0辆,单价在10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等。2025年度拟购置固定资产0万元。
(三)预算绩效管理情况:2025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7个,涉及财政拨款预算1964.33万元。
(四)项目支出安排情况:2025年部门预算中安排的重要项目有7个,一是2024年老广播员、老放映员补助,金额16.728万元,主要用于2024年老广播员、老放映员补助发放;二是部门综合绩效考核经费,金额11万元,2024年部门综合绩效考核工作;三是(中央民生)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金额11万元,主要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四是(非税执收成本)文化罚没经费,金额2万元,主要用于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打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五是文物保护,金额2万元,主要用于做好文物保护单位日常检查巡查;六是项目资金,金额1850万元,主要用于按时支付息烽县体育馆及息烽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第二期建设项目需支付1850万元;七是长征文化公园项目专债付息,金额是71.61万元,按时支付贵阳市息烽县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合同2025年需付息71.61万元。
(五)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4.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专指教育收费收入,包括目前在财政专户管理的高中以上学费、住宿费,高校委托培养费,党校收费,教育考试考务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班费等。
6.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收入。
7.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8.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拨款收入。
9.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取得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根据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10.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1.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2.人员经费:人员经费是指部门和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退休费、生活补助等。
13.公用经费:主要是指部门和单位“商品和服务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维修(护)费、会议费、租赁费、招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办公设备购置、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14.“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展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5.机关(机构)运行经费,是指部门的公用经费,具体为保障部门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16.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为类、款、项,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即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比如用于社保还是办了教育。
17.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分为类、款,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比如是支付了人员工资还是购买了办公设备。
五、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表(附表)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