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注重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制定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建成息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力构建“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通过专题会、联席会及推进会等方式,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切实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有效运转。同时,将志愿服务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切实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和引领引导,注重营造各种氛围。印发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的通知文件,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2次,并将《志愿服务条例》《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宣传普及融入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知晓度、影响力。此外,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类志愿服务站点等基层阵地作用,制作宣传栏13个、解读展板20余块、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册等方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与人才队伍打造,注重载体辐射和服务能力。引导成立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2家,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13支。组建县、乡、村三级“红色息烽”文明新风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文明巡访志愿服务,从“文明共建巡访团”视角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为开展文明创建、“治风”等工作中的“顽疾”建言献策,提出有效建议。
四是强化志愿活动有益开展,注重社会治理文明实践。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打造“红色息烽我知行·志愿服务助文明”“文明新风·你我同行”等系列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开展“一圈两场三改”及农村“五治”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难事、烦心事。疫情暴发期间,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社会各领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物资保供、秩序维护、暖心行动等志愿服务当中。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服务队260余支,签订《息烽县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志愿者承诺书》5259份,筑牢了抗疫一线战斗堡垒,促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文明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