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叶铺田绿满园,青菜扎根沃土间。眼下,正值青菜收获的黄金时期,西山镇文安村的青菜基地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西山镇文安村青菜种植基地,满目翠绿,生机盎然,一株株青菜叶片宽大厚实,散发着蔬菜的清香。农民正手执镰刀穿梭在菜地间,掀叶、修叶,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咔嚓”声,一棵棵青菜拔地而起,随后用绳子将其捆成小捆,整齐摆放在田埂上,等待装车。“我们在基地务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里,并且这个种植基地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还能带着我们大家一起赚钱,真是一举三得啊!”文安村村民刘德敏说道。
据了解,青菜一般在头年的10月份栽种,次年的2月—3月份采收,具有周期短、易种植、好管理的特点,大约4个月便可采收,并且能够与其他农作物实现轮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成功将“农闲田”转变为“增收田”。
“我们今年种植青菜大约30余亩,预计产量70余吨,产值5万余元。青菜收割完后翻耕土地接着种植高粱,利用‘高粱+蔬菜’轮作模式,保障高粱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延伸‘高粱+’产业链条,让良田无‘淡季’,群众收入不‘断线’。”文安村党支部书记王江说道。西山镇文安村以“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探索推行“粮菜”轮作,由村集体牵头统一流转土地,实行统种统管统收统销,确保“种有定向,销有方向”的良性发展,不断降低种植风险,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种植收益,让“菜篮子”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实现增产增收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山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通过建基地、延链条、育集群、树品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产业。下一步,西山镇将继续秉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