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共贵阳广播电视台机关委员会与中共息烽县流长镇委员会对口帮扶及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广播电视台召开,会上系统总结了双方自2023年12月结对共建以来的协作成果,并围绕文旅融合、基层治理、党建创新等领域谋划新一轮深度合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多维赋能显成效。两年来,双方以“党建联建、资源共享”为纽带,探索出“活动互联、经验共鉴、发展共促”的新模式。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
基层治理方面,贵阳广播电视台发挥自身特点,以技术帮扶为抓手,助力流长镇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2023年11月,双方合作搭建基层数据治理平台,引入“AI网格员”系统,通过智能识别、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
从系统搭建到使用过程中,贵阳广播电视台合作技术团队持续跟进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初期系统存在的语音识别误差、数据权限不灵活等问题,技术团队也迅速响应,通过优化算法模型、分权限生成数据简报、强化政策解读推送等举措,显著提升了系统实用性。截至目前,系统已覆盖全镇131个村组网格群、1.3万余人,累计抓取关键信息2923条,解决民生问题136个,调处矛盾30起,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标杆案例。
2025年3月,“AI网格员”项目成效被写入息烽县委全会报告,并获县人大会议审议通过。数字化治理不仅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更通过数据共享与流程再造,推动了乡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
媒体赋能强品牌,农旅融合展活力。贵阳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以“融媒问政”“新春走基层”等品牌IP为抓手,全方位助力流长镇农旅产业发展。2023年11月,通过“农村‘五治’坝坝会”流长镇专场,聚焦乡村治理与产业痛点,搭建政民互动桥梁;2024年连续策划“强省会·拼经济”专题采访,深入营中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展现乡村振兴一线实践;组织“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系列活动,报道流长镇非遗技艺、民俗节庆等,挖掘乌江峡自然风光与非遗文化潜力,吸引更多游客。并通过“迎国庆·筑梦振兴”“迎新春篮球赛”等特色活动报道,带动民俗体验、柑橘销售等产业链延伸。对流长镇定位“红色福地 康养流长”的主题推介起到了积极作用,助推“又见乌江”区域品牌及乌江峡谷文旅资源“破圈”传播。
典型引路树标杆,驻村干部添动能。双方注重人才培育与典型塑造,通过融媒体矩阵宣传返乡创业退役军人肖丹等先进人物,其带领的“鱼菜共生”项目成为集体经济标杆。贵阳广播电视台派驻流长镇四坪村的驻村干部创新“党员结对”机制,走访群众近4000人次,化解矛盾30起,助销柑橘万斤,并牵头制定《基层治理诚信积分办法》,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其工作成效获评县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二等奖及市级考核优秀等次。
锚定未来再发力,共绘协作新篇章。座谈会上,通过交流发言,双方明确下一阶段合作方向:一是深化文旅融合,助推打造“红色研学+康养休闲”精品线路,聚焦“花灯戏”等非遗文化资源与“贵阳路边音乐会”等媒体优势资源的整合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AI网格员”系统功能,拓展数据分析与AI模型的升级,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度;三是创新党建联动机制,以“理论宣传二人讲”为抓手,加强双方党建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党建宣传新亮点。通过多维度协同,双方将持续为“强省会”行动注入红色动能,书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