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找准产业发展模式,“三化”发展中药材。为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与贵州达裕丰泰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的模式,在营中村流转240亩土地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加工生产车间,用于中药材的清洗、晾晒,主要种植中药材品种为丹参、淫羊藿、玄参等。截至目前,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解决了40余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
二是找到产业发展路径,村村共谋发展路。中药材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进行土地流转、技术支撑、订单回收等机制,构建“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和分红实现“一地三收”,达到种后有人收,种时有钱赚。为推动各村齐发展,组织镇领导班子、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后备力量等40余人,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汇报、交流探讨等方式,全面了解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相互取长补短,学经验促提升,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路径。
三是找好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谋发展。各村通过学习营中村中药材种植经验,找到适合自己村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种植林下中药材,实现减少耕地占用,利用树木遮阴降低管护成本,实现‘以林养药、以药促林’的生态循环,并流转闲置资源发展种植中药材。截至目前,流长镇茶园村、龙塘村等纷纷加入了林下种植的队伍,共流转170余亩林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