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养龙司镇一场场沾着泥土、飘着乡味的“坝坝会”热乎开讲。在各村的院坝里,桌椅一摆、热茶一端,村民与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围坐在一起,用地道方言和平实交流,摆龙门阵、唠家常、谈发展、讲政策,处处透着乡土气、邻里情。
党员带头“当先锋” 政策宣讲“冒热气”
结合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由镇党政班子成员、部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老党员组成“先锋宣讲团”,亮明党员身份、扛起宣讲责任,把“文件上的政策”变成“嘴边的家常”,用“接地气”的方式让耕地地力保护政策,惠农补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理论政策“冒热气”“聚人气”。接地气的宣讲让“坝坝会”成了“暖心课堂”,群众直点赞:“会开到家门口,政策讲到心坎里!以前模模糊糊的事儿,现在听得明明白白,咱对种地、领补贴、买保险都有底了,村里大事小情还能跟着出主意,这才是咱们老百姓的‘自家会’!”
土话唠开“治理经” 板凳聚成“议事圈”
“房前屋后的柴草杂物记得码整齐,屋里屋外收拾利落,个人卫生也要跟上,勤洗澡、换衣裳——日子过得敞亮,心情才舒坦!”村支“两委”化身“政策翻译官”,把“两清两改两治理”(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卫生家庭建设”等“治理术语”,译成“土味贴心话”:“清垃圾杂物,村里路宽景美不‘添堵’;改旱厕、改圈舍,厕所干净了、畜禽有了‘整洁窝’,病菌少了家人少生病;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沟里水变清、村里味不臭,蚊虫也不来‘串门’!”
从“柴草码放有讲究”讲到村容村貌“颜值提升”,从“厕所升级好处多”说到卫生家庭“怎么评”,一个个沾着泥土的话题戳中村民心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难处、提建议、谋办法,小板凳围成的“治理课堂”,成了干群共商“清改治理”、齐议家园建设的“同心圆”,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理论宣传“二人讲”,精神引领指方向
镇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深入村组,抓住各村召开“坝坝会”契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从理论内涵到实践要求贯通阐释,以“接地气”解读让“大道理”接上“泥土气”,既讲深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的重要意义,又结合各村实际,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转化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整治人居环境扮靓家园”“护好青山绿水促增收”等具体实践路径。
宣讲中,镇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带着大家深切感悟总书记对贵州的关怀厚爱,推动“感恩之心、学习领悟、贯彻落实”再升级,从“总书记的牵挂”谈到“咱老百姓的好日子”,从“讲话里的‘国之大者’”说到“手头的‘民生小事’”,引导党员群众把感恩之情转化为行动自觉,让“落地生根”有抓手、“开花结果”有方向,真正让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从“单方说教”到“多方共鸣”,为让党的政策“入家门”、会议精神“带温度”,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养龙司镇拟定政策宣传提纲,把“文件要点”转化为“坝坝会热门话题”。截至目前,80余场群众“坝坝会”开遍村落,从“干部讲”到“群众说”,掌声笑声里满是干群同频的“心贴心”。下一步,养龙司镇将继续创新“坝坝会”形式、丰富宣传“菜单”,让小场地成为党群“连心桥”,蹚出一条“共商治理事、共治美家园、共享新成果”的基层善治新路径,为乡村治理添上“双向奔赴”的温暖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