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拂过田野,稻穗染尽金黄。眼下,养龙司镇的稻田褪去青绿、裹满金纱,水稻已成熟,进入收割期。全镇因地制宜采用“现代机械收割+传统手工收割”相结合的方式,田间机器轰鸣、农户弯腰挥镰,空气中满是新稻的清香,一幅热火朝天的秋收画卷徐徐展开。
稻田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锋利的刀头掠过稻穗,将沉甸甸的稻秆“吞入”机身,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稻谷如流水般涌入三轮车,相较于人工收割,机械化作业不仅省人力、省时间,还大幅降低收割损耗,效率提升数十倍。手工收割的农户们动作娴熟,镰刀起落间,一束束饱满的稻穗被整齐放倒,扎成捆、码成排。泥土的芬芳混着稻谷的甜香萦绕鼻尖,偶尔有麻雀在田边跳跃啄食散落的谷粒,为忙碌的秋收增添了几分灵动生机。
“今年我们村种了140余亩稻谷,90余亩用机器收,剩下近50亩因地势起伏用人工收,亩产差不多1000斤!”幸福村党支部书记蔡文恒笑着介绍,“这已是村里连续三四年用机器收割,每亩只要200元,一亩地20分钟就能收完,省心又划算。”
“目前全镇水稻基本进入成熟期,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归仓、晾晒,农技人员积极到田间开展测产验收,为全镇水稻产量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养龙司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养龙司镇始终把水稻产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抓手。同时,通过优化品种选育、强化田间精细化管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等举措,持续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养龙司镇将进一步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切实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让“粮袋子”更稳、农户“钱袋子”更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