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秋高气爽,活干起来速度也快。目前正在为蔬菜基地栽苗。”日前,息烽县石硐镇龙坪村龙四组村民喻广权在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县石硐镇园区里忙前忙后。园区一年四季轮流种植辣椒、丝瓜、西红柿、莲花白、花菜等多种高标准蔬菜。龙坪村的农户们跟喻广权一样,抢抓农时在种植园区内忙碌,劳作间隙,他们高兴地盘算着这一年的收成。
“以前,村里面没有什么产业,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像我们这种没办法出门打工的,或者是年纪大的,就只能在家伺候庄稼,一年到头也就收入3、4千块钱。”喻广权是龙坪村龙四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有胆结石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喻广权说,他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的5、6倍多。“今年,我从3月份开始就在园务区工,每个月最少能挣2000多块钱,一年下来收入怎么也能超过2万元。”今年,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喻广权还把家里漏水的老屋进行了一番全面的修整,从此,“破旧老屋”成了“美景华宅”。
一幕幕美好生活的画面得益于石硐镇大力发展“两果一蔬”特色优势产业,拓宽了村民们的增收致富路。
近年来,石硐镇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动“两果一蔬”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全镇农村产业发展工作,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有效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以建成精品水果和蔬菜生产加工特色小镇为定位,该镇紧紧围绕“两果一蔬”产业发展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全镇猕猴桃、李子、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石硐镇共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达57家,完成产业结构调整4.4万余亩,占全镇可利用耕地面积占比达73%以上。其中,已发展种植猕猴桃种植1.16万余亩,脆李1.85万余亩,刺梨、茶叶、花椒、烤烟、樱桃等其他经济作物12000余亩,并初步建成4400余亩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园区。
壮大农业产业,提升品牌是关键。2017年,石硐镇引进了重庆洪九果品销售企业同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实现产销对接的基础上,共同创建“猕天大圣”猕猴桃品牌并获得全球总代理权。今年7月,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及蔬菜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了“山地贵爽”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让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园区出产的高标准蔬菜农产品从规模化的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迈向了品牌化的统一发展道路,对内实现了市内蔬菜保供,对外实现了宣传冷凉蔬菜,助力黔货出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群众增强了对龙头企业引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信心。
为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群众的发展信心,石硐镇探索建立了“六权共享”乡村治理新模式,将村集体分红资金进行再分配。第一次分红算“总账”,将20%分红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社会管理等支出,壮大村集体收入;第二次分红算“细账”,将80%分红资金采取“六权共享”的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分配给本村村民,鼓起群众“腰包”。截至目前,村集体已获分红资金20余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获分红资金超过1000元。
同时,该镇以弥猴桃作为扶贫产业,以“共建共享、联股连心”为理念,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和土地入股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整合农户土地经营权,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扶贫资金,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股10%共同组建贵州康农共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康公司代建代管建成1022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基地亩均净收益按65:15:15:5的比例进行分红,其中,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65%。此举将企业与贫困户关系由“雇佣关系”变成“股东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了镇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分红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