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覃志军,是贵阳市委统战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初,我毅然向组织申请到息烽县鹿窝镇马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马屯村后,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及时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我白天走村入户和贫困群众深入交谈,晚上认真梳理村情民意,一周下来,我走遍了全村27户84名贫困户。
在走访中,我了解到村内90%劳动人口因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常年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低,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愿望十分强烈后,我通过向单位汇报获得支持,联系培训学校免费为村民开展建筑工人技能培训,同时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通过培训,村民不仅学会了技能、取得证书,还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提高了致富能力。 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我积极争取单位支持,在单位的帮助下,马屯村安装了19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修建的两座同心桥,解决了群众渡河耕种的问题;修建、维修的灌溉沟渠,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新修的两个文化广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维修硬化的5公里道路,改善群众出行难问题。
基于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结合息烽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我在入户宣传发动后邀请农业专家到村指导,为28户贫困户免费发放辣椒苗。同时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种植核桃200亩、黄金梨150亩、脆红李250亩、油用牡丹256亩,养殖蜜蜂300箱,现已逐步有了收益。每次走进群众家里,群众都对产业扶贫这条致富路赞不绝口。
除了发展产业,我还结合实际帮助贫困户通过养殖脱贫。得知村里贫困户陈仕国有养牛的想法,苦于没有牛圈和启动资金,我一边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一边找来施工队为其修建牛圈,并为其申请免息小额贷款。牛圈竣工时,陈仕国激动地说,“是你们帮助我实现了修建圈舍的愿望”。其实不止陈仕国一家,仅仅今年上半年,我们驻村工作组就已经申请11.5万资金帮助20户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在近一年的帮扶工作中,我逐渐体会到扶贫不只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这么简单的事。而是需要了解群众和贫困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扶贫路上,我很自豪成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这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