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三年,我帮扶的村发展了产业,村民“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我叫支成江,2018年3月被组织选派到息烽县鹿窝镇三友村开展驻村工作。工作中,我注重政策宣传,积极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人宣传国家、省、市、县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等政策,解读贫困户评审的要求和程序,让老百姓知晓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自己应该享有的政策。一年下来,我开展宣传100余次,开展入户走访300余次。通过宣传全村学龄段儿童入学率100%;全村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在三友村驻村期间正赶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村里实际,我积极参与三友村产业发展规划,借助入户宣讲政策时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产业。功夫不负苦心人,到2018年底,三友村产业结构调整面积扩大到2000亩。
2019年3月,我被调整到息烽县石硐镇中坝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多次走访后,我发现村民都在反映出行问题。
据中坝村村支两委介绍,以前从石硐镇进入中坝村的公路是几条烂泥路,有几处弯急路陡,十分危险。2017年,石硐镇改造硬化了“组组通”公路,其中,中坝、红星、石硐一线扩建成6.5米双车道公路。
路面硬化、车道扩宽按理是惠及民生的好事。但是7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志学却告诉我,有路没有“车”,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还是没解决。
为何有路没有车?刘志学说,由于中坝村地处边缘,交通不便,没有开通专线客运车,中坝村学生主要靠乘坐摩托车或无证面包车去上学。但近几年,石硐镇开展了无证面包车超载接送学生现象整治,一时间违运车辆变少,但上学的孩子却没车可乘了,大家苦恼不已。
带着群众的期盼,我一边向镇政府反映此问题,一边积极与县交通、运管部门协调。在邀请部门人员多次现场踏勘线路,了解群众意愿后,我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经过大家申请,于2019年8月开通了石硐镇到中坝村客运班线,解决了中坝村学生上学交通难的问题。
如今走进中坝村,不仅不用担心交通,还可以在车上观赏道路两边的产业。在中坝村驻村工作中,我配合中坝村抓产业结构调整3000亩,主要种植精品猕猴桃、李子、保供蔬菜、金银花,其中猕猴桃2400多亩,李子100亩,保供蔬菜230亩,金银花270亩,全村实现产业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