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在行动 | 市人大代表陈丽: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息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日前,笔者来到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的大塘渡口,走进息烽玄天烽行教育咨询服务中心的培训基地,看到贵阳市人大代表陈丽正在提笔书写牌匾。

正在培训基地书写牌匾的陈丽

“1935年3月29日至4月2日,红军长征南渡乌江、过境息烽,在息烽6天5夜的行程中与息烽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并留下了一批战斗遗址、宿营地遗址和遗物,成为息烽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初见陈丽,笔者感受到她温文儒雅的气质和热情真诚的情怀。对息烽的红色历史故事,她早已熟记于心、如数家珍。面对笔者的提问,她始终面带笑容,回答得从容而又自信。

陈丽(右一)与团队一起研讨红色文化

2018年至今,陈丽带领的教育咨询服务中心被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授予“贵州省2018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荣誉称号;所开发的教学课程中,5个被评为贵州省红色精品课程,获奖数量在同行业中位居全省第一;有2位教学老师获得全省优秀红色讲解员、1名讲解员获贵阳市基层理论“十佳宣讲员”、1名现场教学老师获贵阳市“百姓学习之星”荣誉;在贵州省、毕节市和贵阳市举办的红色故事讲解员及红色美丽村庄讲解员大赛中获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

作为市人大代表和企业负责人的双重身份,陈丽坦言,要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员,必须熟悉历史,进行课程研发。她在不断挖掘红军南渡乌江过境息烽的资料时发现,现存的历史资料很有限。为了能更好解读这段历史,两年来,陈丽找了流长当地多位熟悉地形的老乡当向导,8次实地探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在翻山越岭探路寻访的过程中,她一路留下标注标识,手绘了当年红军长征在乌江的线路图。

为了收集当年红军过境息烽的故事,她寻访了多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对记忆深刻、思路清晰、言语表达明白的老人,她带领团队现场录音录像,并认真做好走访笔记。通过对多位老人走访,留存视频、音频20余份,整理资料3万余字,并初步整理了能结合当地现有条件开发利用的资源。

陈丽(左二)探寻红军当年长征的足迹

“每一处红色文化资源,都是重温初心使命、感悟思想伟力、激发奋进力量的精神源泉。”陈丽介绍,为了能更好地解读长征文化,她带领团队进行了2个月封闭式学习,将涉及长征文化的视频资料、图片文字反复系统观看学习,并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形成长征故事集、长征人物集、长征事迹集、长征文物集、长征影视集等资料库,并编辑了数十万字200多页图文教学素材。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是我们的团队宗旨。”陈丽介绍,通过前期挖掘、收集、整理的资料,结合红军长征过境息烽的历史,她们邀请有关专家,重点围绕红色文化、优秀革命传统、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等内容进行了课程研发。目前研发了仪式教学、现场教学、讲解教学、讨论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件7个,通过生动多样、寓教于乐、深度体验的教学模式,带领学员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主题学习活动。

所有坚守的尽头,必将迎来春暖花开。陈丽说,目前基地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包含研学、户外休闲,拓展团建等系列体系。2023年以来,基地接待各类团队及游客达7000人次,促进了红色教育交流共享,丰富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提升了文旅融合的品质。

接受培训的学员在纪念碑前诵读红色经典诗文

“红色领航,服务赋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陈丽说,针对企业的培训,团队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学习内容,教学中,主要以学员亲身参与,亲自体验为主,让广大干部职工将革命传统文化与单位发展,把历史与个人的成长,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发学员自己的思考,引起共鸣。将革命历史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促进学员在思想境界上不断提高,更好地投入岗位工作。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陈丽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息烽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一员,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她将继续投入到红色文化传播事业中,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