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揭牌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12月16日,“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揭牌。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的落户,将充分发挥贵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进贵阳市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精品创作,为贵阳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贵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的工作。尤其是以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倾力打造的报告文学巨著《炼狱》为典范,将笔触对准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倾情讲述了关押在此的韩子栋、黄显声、张露萍等一大批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故事,深情讴歌了革命先辈为了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对忠诚的“炼狱精神”,是一部充分彰显息烽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精品力作,必将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接续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何建明在出席揭牌仪式时说,以文学方式来讲述党史,可以让原本已经遥远的历史故事重新鲜活起来,更有利于党员干部和普通青年群众了解党的革命历史。

“息烽集中营是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中特别出彩的内容,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揭牌后,将吸引全国的作家、艺术家及创作者聚集此地,挖掘创作更多优秀红色题材的文学作品,打造贵阳红色文学精品力作,展现革命先烈在贵阳的英勇斗争事迹,弘扬共产党员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传扬息烽烽火不息的精神。”他说。

揭牌仪式后,何建明还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联、息烽县有关领导,市、县作家协会部分会员,以“如何用好红色文学创作基地”为主题进行了座谈。

近年来,围绕息烽集中营这一经典红色题材,先后创作了情景剧《我叫张露萍》《息烽息烽》、长篇小说《血献后土》等一批红色文学作品。贵阳红色文学创作基地“金字招牌”成立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转换、研究等工作,让遗址遗迹成为创作的“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创作的“教材”,有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红色文化队伍,搭建一个高水平红色研学平台,推出一批高质量红色文学精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