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农村“五治” | 息烽:创建“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圈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给你申请建成旅居示范带上的一个点,到时候可能会对你家房屋设计和布局有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引进游客过来旅游,你愿意不?”“肯定愿意嘛!目前我们山庄就是没有客源,全力配合你们做好规划设计。”这是日前猫洞村村支“两委”工作人员走村串寨,入户宣传“五治”集成暨“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建设工作的一个侧面。

据了解,今年,贵阳贵安将打造10条“五治”集成暨“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息烽县永阳街道阳朗村—老街村—立碑村—猫洞村—永靖镇黎安村—坪上村示范带就是其中之一。猫洞村作为示范带上的重要一环,连日来,猫洞村村支“两委”工作人员正忙着宣传示范带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入户动员,为示范带创建做好充足准备。

永阳街道猫洞村位于息烽县城南面,距息烽县城6公里,距G75兰海高速息烽南站6.4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贵州省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前几年,村民吴崇云就在村里面开起了农家乐,当时生意也很是红火。

“原来我们是开农家乐兼民宿,一到夏季,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过来避暑,生意都挺好的。但自疫情以来,客流量就有点少。”吴崇云告诉记者,在得知息烽要培育打造一批不同特色、不同档次的乡村旅居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时,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村里的“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猫洞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息烽县“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带建设工作,息烽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的典型经验,以农村“五治”为抓手,以“两图一卡”为工作指引,以“爽爽贵阳·红色息烽”为品牌优势,用好“红色、温泉”两大资源,发挥“生态、乡村”两大优势,把资源优势和“五治”要素集聚的点提档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成一个个“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息烽县农村“五治”办公室负责人龙彦中介绍,今年,息烽县“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带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点、带、圈”的工作思路,以“1+4”集成模式,遵循“梯次推进”的原则,在现有5个县级示范村、11个乡(镇、街道)示范点的基础上,集聚“五治”要素,将农村“五治”工作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两改两治理”等重点任务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补齐农村“五治”短板,大力开发优质旅居产品,创建N个“富、学、乐、美”为一体的“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点,重点打造“五治”集成暨又见·南山避暑旅居市级示范带(永阳街道阳朗村一老街村﹣立碑村﹣猫洞村﹣永靖镇黎安村一坪上村)和“五治”集成暨又见·乌江乡舍民宿县级示范带(流长镇龙泉村、宋家寨村等),努力形成息烽特色的“五治”集成暨乡村旅居示范圈,推动乡村旅居生活业态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息烽县已全面摸排农户发展避暑康养旅居意愿,编制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实施清单。将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群众主角的原则进行相对集中连片打造,“五一”节前,计划打造首批乡村旅居示范户20户。力争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人居环境、厕所、垃圾、生活污水、宜居农房等项目建设,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发“村房短住”“候鸟小院”、乡村民宿等品牌宜居农房盘活179家,为避暑人群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快捷方便服务。届时,息烽将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深化与知名旅游平台、新媒体等合作,开展精准旅游市场营销,形成联合营销机制,预计吸引不少于1万人来息旅居,实现“五治”打基础、旅居活乡村,全面提升“爽爽贵阳·红色息烽”知名度、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