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党纪学习教育 | 宋江:学纪正身 当好“领头雁”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仲夏时节,流长镇宋家寨村清凉宜人的气候,迎来众多游客避暑短住。工作之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宋江到梁家湾组走村串户,走访摸底拥有老房子的住户,动员群众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梁家湾组交通区位好,海拔在1100米左右,非常适合建民宿,我们要乘势而为,像龙泉村那样发展乡村避暑经济。”

按照去年游客接待量估算,目前,宋家寨村22个民宿床位已完全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村里更多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活”起来,增加村民收入?如今,宋江已有新的思考和打算,“前些年村里不少人外出务工、创业、定居等原因,留下了很多闲置宅基地和空闲农房,放在那里很可惜,有些老房子因为长期无人管理导致破损,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眼见近年来隔壁的龙泉村发展“又见乌江”乡村民宿名声大振,让宋江更加坚定宋家寨村与龙泉村抱团发展乡村民宿的信心。他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主动抢抓推动农村有关改革政策红利,依托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通过村集体、企业、村民三方合作探索推出了“631”“811”两种合作共建模式,带动14户村民参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看着自家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新房,以及源源不断的预定订单,家住宋家寨村阳山沟组的关琴彻底打消了她最后一丝顾虑,她说,“当时为了响应村里的号召,把自家老房子拿出来进行改造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不晓得做得好不好。现在来看,当初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压根没有想到我老家房子还能改造得这么漂亮,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依靠农村有关改革政策改造乡村民宿,首先要保障群众利益。”宋江说,时下,宋家寨村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全村党员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特别是廉洁纪律和群众纪律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做到自身硬、底气足,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作斗争。始终在工作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看得见的变化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回应群众新期盼。“为了保障宋家寨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当地租房价格设置了最低分红线,无论经营情况如何,保障参与发展民宿的群众每年获得7200元的保底分红。”宋江举例说。

宋家寨村创新模式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以此为基础打造出的各类特色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今年,宋家寨村计划通过多种“引流”方式,预计游客接待量增加10%左右。

不仅如此,近年来,宋江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按照“支部引路、群众致富”的思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宋家寨村的发展优势。先后引进了贵州堡润原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打造农旅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宋家寨村发展柑橘、刺梨、猕猴桃、吊瓜等产业1200余亩,涉及农户230余户,带动村民就近务工140余人。

产业发展起来,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67岁的丁云满,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更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坚持学习党规党纪,认真学习掌握《条例》内容,主动承担起村里面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丁云满说,“我现在和妻子都在园区里干活,一个月每人有3000元左右工资,加上我流转给园区的8亩多土地费用,一年算下来也有6万元多的收入,非常满意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轻视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宋江说,“坚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脚踏实地履职尽责。”

家住阳山沟组的勾兴梅,因为丈夫常年生病,家庭负担重经济压力大,宋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法帮助她既减轻家庭负担又能照顾生病的丈夫。于是,宋江与园区负责人积极对接,把勾兴梅安排在离家只有一路之隔的生态园区餐厅上班,从事洗菜、切菜、收碗等杂务。“非常感谢村里面对我家的照顾,把我安排在餐厅上班,一个月2800元收入。关键是还能照顾家里,非常感谢。”勾兴梅说。

如今的宋家寨推窗闻鸟鸣,开门见山水。行走在宋家寨村乡间小道,花香沁心脾,细风拂脸庞,抬眼望远处,民宿依山而建,橘林绵延成片,青山绿水环绕,晨雾与炊烟交织,恰是一幅迷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山水画。

“宋家寨村发生蝶变,是一任又一任党支部书记接续奋斗的结果。”回望宋家寨村一路发展历程,作为一名建设者、参与者,更是一名见证者,宋江感慨万千。他说,将继续带领群众做实“避暑旅游”文章,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文旅融合,把宋家寨村打造成集民宿旅游、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健康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让游客来得更多、留得更久、玩得更好。“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引领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发展实效让乡村全面振兴可感可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