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聚力“强旅游”行动——持续擦亮“爽爽贵阳·红色息烽”旅游品牌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初见息烽,红色氡泉;又见息烽,山水田园。

2024年,息烽县坚定不移聚力“强旅游”行动,紧扣“爽爽贵阳·红色息烽”一个旅游品牌,用好“红色、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发挥“生态、乡村”两大特色优势,紧抓旅游企业、游客两大主体,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度假康养目的地、山地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四地”,聚焦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爽”主题,全力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成绩更亮眼

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763.73万人次,同比增长4.3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4.48%。接待过夜游客53.3万人次;限额以上住宿业同比增长13.3%。游客人均花费预计1173.58元,同比增长2.19%。新增旅游市场主体293家、规上旅游企业达54家。举办第六届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2024年“翱翔贵州”滑翔伞比赛暨西望山第五届全国滑翔伞公开赛等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90余场次。以“氡温泉”等特色资源为亮点,谋划部署冬季旅游活动10余个。南山避暑带获评市级旅居产业重点项目;五谷驿精品民宿获评省级示范民宿,狮子脑农业生态园获评青山级民宿。全年接待旅居游客1.21万人次,实现旅居收入3360余万元。

旅游业态更多元

2024年,息烽南山天沐温泉相继获评“2024年贵州省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金汤级温泉度假地”。包含息烽温泉在内,息烽目前已拥有2家省级“金汤级温泉度假地”。先后荣获“高质量发展红色康养文旅休闲名县”“高质量发展红色研学文旅目的地”“2023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名县典型案例”等称号。围绕康养型、研学型、候鸟型、运动型等主题,打造息烽“两带四点”旅居示范带,利用闲置房屋改造民宿70余栋、农家乐25栋,发展旅居经营用房179栋。不断夯实旅游发展基础,累计打造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累计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个,星级饭店1家;累计获评铜兰级避暑度假精品酒店4家、省级示范民宿1家、银山级民宿1家,青山级民宿1家。以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永阳街道猫洞村幸福红庄为主体,把县内红色资源、红色项目连点成线,打造具有息烽特色的3条教学线路、2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先后开发《信仰的力量》等特色专题课程20余门,构建“学、研、培”一体的红色文旅发展体系。

旅游服务更优化

2024年,举办旅游专题培训3期,开展联合检查10余次,检查涉旅场所900余家次,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市场化推动“小车小团”运营模式落地,用好“息烽好行”小程序,推行“预约响应式”客运服务;制作旅游投诉电话卡座180余个、旅游投诉记录本200余本,完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点20余个。推动20余家乡舍民宿旅居与线上平台合作,以村为单位制定旅居生活服务卡3000余张,向游客发放旅居宣传资料6000余份,联动旅居企业开展优惠活动40余项。开展旅居从业人员培训2期150余人次,开展服务指导800余家次。开展旅游行业“夏病冬治”专项行动,有力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