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息烽县大山村:驿路繁花处 古寨焕新声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在息烽县西部层峦叠嶂之间,一座以山为名、因驿而兴的村落——养龙司镇大山村,正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新篇。

风景秀丽的大山村

古道沧桑

大山村位于养龙司镇西部,东接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核桃村,南邻小寨坝镇排杉村,西连茅坡村,北抵蚂蝗村。大山村的故事,始于养龙坑长官司的设立。元代驿马飞驰,大山村便成为西南边陲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它隶属养龙五堡,见证了土司制度的兴衰与改土归流的历史进程。民国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更迭,大山村划归息烽县管辖。

而比历史更鲜活的是村民世代传唱的花灯调。大山村的花灯调可追溯到唐朝,清代至民国时期,花灯调更为兴旺。大山村的花灯演出有开财门、参神、砍五方、逗幺妹等内容,谢灯时要烧灯,且三日内禁唱旧调。灯分神灯和愿灯,神灯用于敬神,愿灯用于还愿,愿灯有摘宝仪式,需搭桥、焚文书,还愿人家会接灯。此外,还有《范三郎进京》等折子灯,牌灯两盏。音乐以锣鼓、胡琴等伴奏为主,表演初为“二人转”,后发展为“双凤朝阳”等形式,以“扭”为特色,步法、扇法丰富。

产业蝶变

曾经的大山村因地理位置偏远、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一度滞后。

2022年,大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9.6万元,地理偏远与产业单一曾是发展之困。2024年,大山村联袂邻村共建肉鸡养殖基地,年出栏35万羽,分红13.48万元;沉睡多年的6700平方米冷库也被唤醒,以9万元年租金赋能酱酒产业。同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跃至22.48万元。

大山村肉鸡养殖场

光鲜亮丽的肉鸡

产业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2025年,208亩吊瓜藤蔓攀缘而上,预计年产值52万元。这些结在山坡上的“金果子”,不仅绿了荒山,更富了口袋,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幸福经济”。

大山村俯瞰

山水新颜

村民在家门口的池子洗毛巾

大山村新修的马家沟组至白岩沟组通组路

振兴不仅是产业的突围,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解。2024年,大山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为240户村民配建新型污水处理池。借助微动力生物滤床,生活污水变为清泉,达省级排放标准,可用于灌溉养殖,彻底终结“污水绕户”的历史。路也在变,从村寨到集镇,道路全面硬化,串户路连通每家每户。

双翼共振

如今的大山村,以“肉鸡+吊瓜”为双翼,持续探索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价值;持续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融合农村“五治”,绘就“户净、寨美、天蓝、水清”的和美乡村图景。

“我们要让大山村成为既留得住乡愁、也装得下未来的家园。”村党支部书记银凯峰说。

干净整洁的村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