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烽县流长镇龙塘村最后一批刺梨鲜果完成交付。这些“金果果”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勾勒出了一幅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龙塘村地处山区,其湿润的气候与适宜的土壤为刺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2017年,在流长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精准政策扶持下,村集体立足资源优势,决定将刺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村民们通过参与刺梨的种植、管护和采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获得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不过,产业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首批刺梨挂满枝头、迎来丰收季时,销售难题也随之凸显。没有稳定销路,丰收的果实难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成了龙塘村刺梨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面对困境,不同于以往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的模式,村民蔡明菊率先行动,牵头成立息烽浩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扛起销售重担。她带领公司团队主动出击对接企业,一次次上门沟通、展示刺梨品质,与企业签订订购协议,为全村刺梨产业搭建起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
“以前种的刺梨都是自己找销路,价格忽高忽低,没保障。现在跟公司签了订单合同,不仅销路稳了,收入也有保障,再也不用愁卖不出去了!”村民邓军高兴地说。据了解,在蔡明菊公司的对接模式下,合作细节清晰透明,若企业自行派车到地头装货,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若需公司提供送货服务,也仅按每斤1毛钱的标准收取费用,合理的收费规则让村民们更安心。
从零星试种到规模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龙塘村的刺梨产业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如今,全村刺梨种植面积已达900余亩,总产量达180万斤,产值近300万元。
眼下鲜果虽已售罄,但龙塘村的产业思考并未停歇。“在全镇整体规划的引导下,村里将依托漫山遍野的刺梨园景观和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民宿+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品尝刺梨制品,实现多元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龙塘村党支部书记柏红梅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