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迎新年,最是深情暖人心。
2月3日至5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探访苗家村寨,走进惠民超市,来到基层社区,给各族干部群众送来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党中央的关怀慰问。
连日来,贵阳各地干部群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和终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殷殷嘱托,响彻黔山秀水、黔中大地,温暖着贵州贵阳儿女的心,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继续奋发有为、勇往直前。
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立新功。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8年持续奋斗,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作为贵州的省会,贵阳作出了有力的省会贡献。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听取化屋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等情况介绍,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仔细察看其生活居住环境。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和贵阳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关爱。”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代中尧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代中尧表示,贵阳市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重要位置,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多部门横向联动及市县乡村纵向联动的监测预警、研判核实和响应帮扶的动态管理机制,打造“大数据+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救助+防贫保”组合防贫模式,构建“近贫临贫预警、致贫返贫即扶、脱贫持续巩固”帮扶机制,多管齐下筑牢多道“防贫堤坝”,坚决杜绝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深入实施“共筑行动”,深化“五个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三感社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持续落实好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充分稳定就业,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过上幸福好日子。摆脱贫困后,息烽县流长镇四坪村村民熊太兴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这几年,日子确实越过越好了。”今年55岁的熊太兴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一家四口住进两层小楼,患病的妻子医疗有保障,两个女儿在安心上学。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安心日子,他说是得益于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
熊太兴的妻子患有癫痫病,他出不了远门,只能守在家靠种庄稼维持生活,还要供养两个上学的女儿,日子一度过得很艰难。镇里把他家纳为贫困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政府从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方面给予帮扶。
“以前我家住木房子,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不拿盆就拿桶来接。”以前的日子,熊太兴历历在目。2018年,熊太兴家的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在当年危房改造政策资金和爱心企业资助金的帮助下,一家人住上了两层楼的新房。
除了政策兜底,熊太兴现在还是村里的护林员,一年有1万元收入。村里发展起产业后,他把一亩多土地入了股,日子越过越红火。为了兼顾工作和照顾妻子,他还买了一辆摩托车。
在熊太兴家房子一楼的墙壁上,贴着五张“明白卡”,记录着他家在教育、住房、医疗、饮水、收入等五个方面获得的帮扶情况。“收入”这张显示,熊太兴家2020年的家庭年纯收入达34088.81元。去年靠种辣椒他就增收1000元,今年他打算再多种点,目前已向辣椒种植公司订购了160盘辣椒苗。
“我家能有今天的日子,全靠党和政府的帮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次来贵州考察就去看了村里的老百姓,嘱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相信,只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勤劳肯干,以后的日子还会更甜更美。”熊太兴说。
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销售渠道。
“作为农业国有企业,我们将立足新起点、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旦夕的精神,乘势而上、埋头苦干,把继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销售渠道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中书写好产业振兴的新篇章。”贵阳市农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樾说。
近年来,贵阳市农投集团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实施产业帮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累计投入资金63.91亿元,在全省“9+3”深度贫困县和贵阳市对口帮扶的区(县)实施蔬菜、食用菌和畜禽水产等扶贫产业项目86个,同时精准实施产销对接,建立“三权分置、六红带动”利益联结机制,累计通过固定分红、劳务分红、激励分红等方式兑现近6亿元,带动全省81468户281560人增收脱贫,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485户80385人。
唐樾表示,贵阳市农投集团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全方位提升产业带动力,不断做大乳业、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不断提升运营管理质量效率,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提升产业带动力、吸纳更多群众就业。坚持全产业闭环发展,推进优势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闭环发展格局,有效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全要素提升产业效率,大力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提高产品品质、农业回报率,实现优质优价。坚持全领域强化品牌营销,大力提升“山花”“山地贵爽”“黔湖”等品牌的领导力、经营力、传播力和发展力,有效带动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强化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和保落实的作用,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根本途径。2019年6月,贵阳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通过建设“五个体系”,实施“共筑行动”,3009户12090人搬出贫困大山,在城镇安下新家。
“加强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咱心里的发展底气更足啦。”家住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蒋刚高兴地说。这几天,他正忙着把面条、折耳根、茶叶等当地农特产品打包发货,要赶在过年之前把网络订单全部发完。
“去年,我在县城的硒街开了门店,专卖开阳县的富硒农特产品,后来,我又在拼多多和抖音开了直播,现在两个平台有五六千粉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有了5000多订单。”盘点“创业史”,蒋刚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摇身一变,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成为网络直播带货的创业者。
在搬迁之前,蒋刚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一家人搬离早已开裂漏雨的老房,从贫瘠土地里刨食养家的环境里解脱出来。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他的梦想,让一家人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父母看病、孩子读书、创业就业都极其便利。
搬迁后,蒋刚在政府的帮助下开起超市,当上小区警务助理,现在又在硒街开起了商铺,探索网络直播销售,致富门路越来越宽广。“在硒街开店,有21个月免租金,还有银行贴息的10万元贷款,加上网络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齐发力,当地富硒农特产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啦。”蒋刚打心底想干好这“一举两得”的新活路。
“吃水不忘挖井人。”蒋刚说,他不仅要自己实现脱贫致富,还要带动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
奋力开新局立新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贵阳市以‘筑固工程’为抓手,按照‘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盆景’串联成‘风景’,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建强街道党组织,推动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融合,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的城市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田贵说,下一步,将围绕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深入推进“筑固工程”,坚持抓根本、抓标准、抓统筹,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田贵介绍,在农村,将坚持以产业振兴为主线,以组织振兴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队,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建设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在城市社区,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三感社区”创建,牢记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是修文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为了让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近五年来,该乡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0.249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5个,发展了蔬菜、烤烟、经果林等脱贫产业,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438人全部实现脱贫。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大石布依族乡党委书记刘春祥表示,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贵金古”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修文县城“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做大集镇规模,全面提升集镇品质。大力发展“三种三养”,不断巩固发展传统种养殖业,全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积极推动“绿色”石林、高枧石仓、大屯布依民族风情村、精品民宿落地建设,为旅游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力争到2025年,集镇人口规模达3000人以上,新增道路30公里以上、猕猴桃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生猪出栏3万头以上,肉牛出栏4000头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000元以上。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乌当区新堡乡长坡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启竞就参与并见证了长坡村的蝶变。
过去,长坡村尽管坐拥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闭塞,一直发展不起来。如今,在刘启竞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长坡村以党建为引领,借助“长坡、马头、王岗”组建联村党委抱团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强村富民。
“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今后驻村工作的方向、重点和抓手。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长坡村实际,坚持党建引领,深挖长坡村优势资源,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让长坡更富更美,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刘启竞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