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息烽 » 旅游播报

息烽县“三措施”赓续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我县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坚持做好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引领的红色旅游开发工作,完善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息烽乌江峡两个景区内进入公路、停车场、广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红色文化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丰富文化参观与体验产品,为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息烽县年均接待红色旅游人次200万人以上。

一、开发红色资源,强化项目建设。以用好红色资源为出发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2021年投入资金5900余万元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活动广场、展厅前后游客休息区园林工程、绿化工程、水电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以打造全市唯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为目标,构建以“一中心三基地N线路”(“一中心”即新建集教学、会议、研学、食宿为一体的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三基地”即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基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息烽建设区基地、大党建促大发展基地,“N线路”即多条现场教学线路)为主的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前教育培训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硬装工程完成70%以上;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基地已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息烽建设区基地先行启动的马鞍山红军临时指挥旧址修缮项目已基本完工,完成红军南渡乌江纪念广场提升改造项目90%,红军长征步道项目已完工。

二、打造红色产品,丰富旅游供给。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建强红色讲堂、发展红色旅游”这一主题,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为背景,开发了义斋情景教学《魔窟中的美丽蝴蝶》、红色实景剧《信仰的力量》。通过场景复原,增加展示内容、提升展出形式,刻画息烽集中营关押的共产党人和持不同政见者的人物形象,再现先烈的英勇事迹,彰显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结合息烽的红色文化,已出版《中央红军过息烽》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息烽的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息烽历史》正在编撰中。2021年,启动了红色影片《至暗之光》的拍摄工作,《至暗之光》以息烽集中营这段特殊革命历史作为背景,以当年曾关押在狱中的中共特别党员、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为原型,通过艺术化加工创作,展现狱中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仰、坚贞不屈的革命斗志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目前剧本创作已完成,预计年底前完成拍摄。

三、开发红色线路,增强市场活力。以息烽集中营为龙头,形成“红色+”(1+N)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目的地,优先开发打造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鹿窝梦里水乡、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九庄红军烈士陵园—红军长征南渡乌江遗址—中国· 堡子半边天文化陈列馆—温泉疗养院两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以线带面推动息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息烽党性干部教育基地的“N条线路”建设,开发了3条精品教学线路(中心—纪念馆—杨虎城将军囚禁处—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南山驿站;中心—潮水战斗遗址—半边天文化陈列馆—王涌波等72烈士烈士陵园—劳模大楼;中心—泡木井—江口—马沟—九庄红军烈士陵园—黄沙渡口—泡木井重走长征路)。此外,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被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贵州100条精品旅游线路中“英雄足迹游”推出“爽游贵阳·重温红色文化之旅(达德学校旧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息烽温泉);贵阳市第十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了贵阳市秋冬季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了“红色文化游”(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息烽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息烽温泉疗养院),通过上级平台、媒体的宣传推介,增加了息烽红色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息游息,提升息烽旅游经济收入,激发旅游市场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