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2.12.10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党史学习教育

赓续红色基因 培根铸魂育人——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波光粼粼的湖面,正中央是一叶红船。百年前,这叶红船承载着民族希望,从嘉兴南湖扬帆启航。”在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党史学习教育体验馆,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们每周都会在这里听老师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

如今,一堂堂体验式、沉浸式、融景式的“实景课堂”,成为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坚持“双线并行”(抓好党员教师和学生两个学习主线)的学习路径,打造“一馆多点”的学习场景,开展“听、读、讲、看、做”红色系列活动,以“体验式”“浸润式”学习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扎实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建好阵地 红色文化“活”起来

为全面激活广大师生的“红色细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建好每一个阵地、用好每一个场景,全力打造“一馆多点”的学习场景。其中,“一馆”就是党史学习教育体验馆。

“自从建馆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场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截至目前,党员教师和学生在体验馆开展了100余次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汪李莉说。

在红色故事访谈室,学校不定期邀请老红军、红军遗属、优秀党员代表为师生开展红色故事分享、红色文化宣讲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可“说”。

在多功能党建阵地互动平台,师生可以足不出户、身临其境,线上游览省内外26个红色博物馆,让党史学习教育可“感”。

在智慧党建图书馆,以数百本、近千万字的党史故事、红色图书制作成音频内容,供学校师生特别是低年级识字量少的学生自主学习党史,让党史学习教育可“听”。

与此同时,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还打造了包括新中国史学习点、改革开放史学习点、小英雄故事讲解点、“红领巾党史图书角”等在内的“多点”,不仅让学生去聆听、去阅读、去体验、去感悟,还引导学生在分享学习感悟中感知党的恩情,领悟思想伟力。

课程育人 红色精神“传”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堂,打造立体生动、入脑入心、学生喜爱的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堂,把党史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让广大学生从党史中明晰人生方向,汲取精神力量。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党史’这门功课必须修好。”汪李莉说,“我们要切实用好思政课堂,将党史学习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该校编写了党史学习教育读本《党旗飘飘 浸润童心》,确保红色文化传播的普及。同时,开设红色校本课程,在五年级课程中按每周一课时安排课程,由班主任负责教案撰写和教学工作。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进一步丰富主题活动,将少先队常规活动主题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开设由党员教师和少先队员为主播的“讲党史故事,做薪火传人”红色好“声”音栏目,开展“童心向党·健康成长”运动会、红歌嘹亮——红色好“声”音2021校园小歌手比赛等多项活动,让学生全参与、有启发、能共鸣。

知行合一 民生实事“实”起来

“真正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再也不用下了班赶回来接孩子了。”“孩子写完作业还能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以前是看管式服务,现在是延时版服务、升级版服务,为学校点赞。”……

自开设以来,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3.50创客馆”不断收获来自学生家长的好评。

“3.50创客馆”是该校创新打造的党员教师志愿服务“爱心之家”,按照学校主导、老师志愿、学生参与、家长配合的方式,为全校有托管需求的学生提供放学后的“延时服务”,解决了上班家长无法按时接孩子的难题,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后时间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挖掘学生成长潜力。

“我们学校放学时间是在3点50分。从3点50分至5点50分这个时间段,孩子处于一个无人监护的‘真空状态’。在贵阳市‘乐童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升级打造了‘3.50创客馆’,由学校党员教师组建各类社团,让孩子可以在放学后按照兴趣爱好参加社团。”汪李莉说。

围绕“一天一个主题社团,一个社团一位党员服务”的理念,学校21名党员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在“3.50创客馆”开设了20余个主题多样、种类丰富的社团。目前,创客馆每天要为约50名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困难的学生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的烦心事、家长的操心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把实事办好、让群众叫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