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2.12.10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息烽红色文化讲堂

中央红军在息烽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由瓮安、余庆两县间北渡乌江占领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后,1月19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向赤水方向开进,计划从川南的宜宾至泸州一线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云、贵、川等省地方军150个团40余万人,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把中央红军围堵于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狭小地区聚而歼之。

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界与国民党军周旋两个多月,运用运动战、游击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由于蒋介石陈重兵于川黔边界,并封锁长江,中央红军迅速调整战略: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调出滇军,取道金沙江入川。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突然东转,经二郎滩、太平渡、淋滩等渡口第四次过赤水河,折回贵州境内,以急行军的速度日夜兼程,从仁怀与遵义间的敌人封锁线通过,直赴乌江北岸。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的命令,红九军团留在遵义地区的枫香坝、长干山一带佯装红军主力牵制敌人,以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

红军长征过息烽路线图(93版息烽县志)

乌江是中央红军取道金沙江入川战略转移的一道屏障。3月29日,担任南渡乌江先遣任务的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及军团工兵连抵达黔西贵山乡(今金沙县后山乡)的乌江边。通过侦察,在这一河段的5公里内,只有江口、大塘、梯子岩3个渡口,而且在一个月前国民党军薛岳部九十一师的一个营驻守在南岸的息烽县流长乡境内,破坏了渡河船只,封锁南岸渡口的道路。下午4时,红三团一营前卫在江口渡口伪装成黔军王家烈的部队进行偷渡,被南岸守敌发觉后,敌我双方在两岸以火力对攻。偷渡不成,红军先遣团实施强渡,第一次强渡未能成功。黄昏时,天气突变,暴风雨大作,南岸守敌放松了警惕。天黑后,红一连连长朱日亮带领突击排,将竹筏沿江边拖向上游再次划出北岸,利用夜色和风雨作掩护,经过一番紧张搏斗,到达江口渡口南岸,进入今息烽县鹿窝乡境内。

江口南岸渡口位于今鹿窝乡杨寨村罗家山下的大沙心。渡口北缓南陡,沿江多为90度的悬崖。因此处易守难攻,敌人只派了息烽地方武装防河常备队一个班的兵力防守。红军突击排向北岸发出登陆成功的信号后,迅速沿着江边小道靠近守敌,向守敌投掷手榴弹。敌人措手不及,仓皇逃命,红军突击排占领了这一险要地形。随后,红一连后续部队乘竹筏驶向南岸,与突击排会合,沿着悬崖后面的山顶绕道至河流的下游,击溃大塘、梯子岩渡口的守敌。当晚,江口、大塘、梯子岩渡口南岸已全部控制在红军手中,先遣团和工兵连架起了三座浮桥,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的大门全部打开。

3月30日凌晨,按照朱德的电令,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迅速南移,在指定的渡河点开始渡河。早晨,红三团二营由江口渡口进到丁家岩,与敌九十一师邓营石连长相遇。红军抢占小冬堡高地,激战两小时,敌石连长的左手被打断。敌人溃逃,红军占领流长集镇。红二团800余人由流长进抵养龙司,与敌九十三师590团激战,歼敌一个营后向黑神庙挺进。

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广场

坐镇贵阳指挥围剿红军的蒋介石获悉情况后,一面电令中央军周浑元部驰援息烽进剿,一面调集滇军孙渡纵队到贵阳“保驾”。

3月31日,红三团由潮水进至黑神庙,向敌九十三师590团一个连发起攻击,战斗半小时,击毙、击伤敌数十人,俘敌56名。之后,该团经盘脚营、马当田进抵响水桥,向敌五十三师345团驻守在息烽县城北郊的蚕桑坡防御阵地发起攻击,摧毁4个碉堡,击毙敌连长黄玉廷、副连长金贵迪及士兵肖良臣等10余人。由于敌人死守蚕桑坡主堡,并用机枪居高临下封锁前沿阵地,红军两次进攻皆失利,红军牺牲营长、连长各1名、负伤10余人。战斗4小时后,红军撤往潮水、底寨一带。国民党军吴奇伟部九十三师、五十三师沿川黔公路由遵义向息烽推进。红二团在黑神庙以北阻击由遵义、养龙站开进息烽的援敌五十三师159旅315团,战斗两小时,毙伤敌官兵40余人。下午3时,敌五十三师315团占领黑神庙。师长李韫珩召集息烽各部队长官在黑神庙开会,部署九十三师为总预备队,五十三师分左、中、右三路追剿红军。红军一部从流长进到潮水狮子山、马鞍山一带时,遭息烽地方武装常备队30余人伏击,红军部队迅速组织反击,将常备队击溃,追至雷打石将防河队长詹乾明等3人俘获并就地枪决。

4月1日,红一军团一部从县城西、西南、西北三面围逼守军,将城外之敌赶入蚕桑坡、牛角坡14座大小碉堡内。敌九十三师一部在县城强迫民众构筑防御工事,并在大街小巷设置障碍物。

当天中午,红三、五军团在九庄镇朱家山、望城坡、清堰塘、梨树坡一带露营做饭。敌侦察机1架飞临上空,盘旋几圈后飞离。随后,敌轰炸机4架飞临九庄镇进行轰炸。为保护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红军冲上祖师观等高地,组织对空射击;10余名红军干部骑马冲到镇外,引开敌机。敌机掷弹24枚,烧毁民房29间,红军干部、战士牺牲100余人,负伤数十人。

4月2日,红二师将敌九十三师向底寨、下阳朗出击的部队阻击回县城;红一师一、二团1600余人在盘脚营、三合土一带将由黑神庙向县城靠拢的敌五十三师315团击溃。红三团由底寨进至阳朗,与镇南乡常备队相遇,战斗两小时,将常备队长关志钧、队副赵禹泰、邹卿、乡长徐顺云等20余人俘虏。

当天,红一军团司令部由小陇窝(小鹿窝)移至老鸦河;军委纵队由流长出发,从甘溪、小陇窝、雷打石、大林口、冗坝进至中寨宿营;三军团司令部进至猫场;五军团殿后,早晨7时将梯子岩、大塘、江口3座浮桥破坏后,司令部由流长马鞍山出发进至底寨。8时,九军团星夜兼程赶到乌江北岸黔西县沙土镇,计划尾随主力过江南进。由于天下雨,路滑山陡,行军速度甚慢,已超过军委规定渡江的时间6小时,渡河点的浮桥已撤掉,加上敌情险恶,军团领导决定不再过江,并按军委电令向沙土以东的老木孔(今木孔)转移。当晚8时,朱德在青山中寨向各军团发出“通过息烽,向东南前进”的电令。

息烽县九庄红军烈士陵园

4月3日早晨7时,红一师一、二团各一部在息烽县城南郊阳朗坝一带构筑工事,封锁敌九十三师、五十三师从县城南进,以掩护红军主力从萝卜洞至梨安一线越过川黔公路。当天,一军团司令部从老鸦河、三军团司令部从猫场、五军团司令部从底寨、军委纵队从中寨出发穿越川黔公路,沿东南方向进入开阳县的底窝坝和修文县的腊鲊坝一带。在阳朗坝阻击敌军的红军部队抗击敌人6小时,边打边撤,从下洪马翻越狼鸡岭进入开阳县白马洞一带。至此,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离开息烽县境。

红军离开息烽后,进入贵阳附近。各路国民党军增援贵阳,云南境内国民党军大部被调动,形成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有利局面,使红军真正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途经息烽,历时6天,行程450余公里,经过自然村寨100余个,发生大小战斗10余次,留下了一批战斗遗址、宿营地遗址、红军标语和红军遗物,以及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息烽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央红军过息烽县境和佯攻县城,是威逼贵阳、西进云南途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它挫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围歼红军于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计划,扭转了极其危险的形势,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流动中的弱军摆脱被动保存力量的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