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在灵魂,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更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
公交站旁、轨道交通站点里,候车市民自觉排队;大街小巷、十字路口,志愿者开展文明引导;道德讲堂上,宣讲员讲述着世间大义、人间温情……在全国文明城市贵阳,文明之花处处开。
近年来,贵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意味着全市文明建设跃上了一个个新台阶,站到了一个个新起点。
久久为功,建设文明城市;接力前行,构筑文明高地。新的起点上,贵阳市追求更高文明程度的决心信心不断增强。
7月,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吹响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嘹亮号角。全市上下闻令而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鼓足干劲、总结经验、创新举措、补齐短板,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让这场永不停歇的文明接力在这座温馨而美丽的城市持续进行。
高位统筹 完善机制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品牌、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荣誉,更是一块金字招牌。”在7月9日召开的贵阳市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赵德明的话铿锵有力,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聚焦问题短板,掀起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热潮,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效和变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贵阳决心大、措施实。
抓顶层设计,高位统筹协调——
贵阳市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7月10日至8月14日,指挥部已召开八次工作例会,研究解决文明城市整改攻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周密部署下一步工作。
各级各部门提高站位、压实责任、迅速行动,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各项工作。
抓机制建设,严格考核问责——
贵阳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整改职责,锁定目标任务。
七场贵阳市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业务培训会陆续举办,各区及相关市直部门认真学习最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操作手册,精准对标对表,瞄准短板弱项,扎实开展好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
指挥部实行“一天一调度、两天一整改、三天一会审、一周一通报、一旬一排名、一月一考核”制度,紧盯整改攻坚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整改攻坚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启动问责程序。
……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市上下协作、各级联动,和谐动人的文明乐章奏得越发响亮。
各级联动 齐抓共管
“门前的路‘白改黑’,市场内部整洁有序,市民买菜方便舒心。”近日,民生路农贸市场的变化让前来买菜的市民连连称赞。
“在农贸市场改造工作中,街道积极联合区城管、市场监管、市政、环卫等力量,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为群众打造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云岩区文昌阁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云岩区23家农贸市场正在开展升级改造,本月底,各农贸市场将以全新面貌与市民“见面”,让市民买得放心、舒心。
云岩区农贸市场改造工作是我市各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一个缩影。
一个多月以来,我市各区与住建、交管、市场监管、商务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联动,精准发力,聚焦城市社区(小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交通等领域存在的10个方面问题,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与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城市精细化管理、“三感社区”创建、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素质等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采取张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微信公众号推送、召开“坝坝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诉求,全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浓厚氛围。
在南明区,每天一大早,身穿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就在大街小巷忙活起来,清理路上的垃圾,向沿街商家宣传文明知识,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在乌当区,作为今年启动整治的30条背街小巷之一,滨溪北路路面整洁平整,停车位规划有序,公益广告丰富多彩,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结合“三感社区”打造,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全面启动“分管领导包保部门、部门包保居委会、居委会包保网格员、网格员包楼栋”的四级包保工作模式,对小区院落楼道环境进行大整治,提升改造完善辖区硬件设施,还在辖区主要路段安排了近40名文明引导员,引导文明出行。
……
树牢为民惠民理念,围绕群众需求,我市各级各部门出实招、硬招,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各责任单位做到齐抓共管、联防共治,从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着手,营造良好环境,传播文明新风尚。
补齐短板 巩固成果
背街小巷角落的垃圾,居民楼墙上的“牛皮癣”,行人乱穿马路,私家车和共享助力车乱停乱放……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这些“顽疾”不可忽视。
为此,贵阳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过程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市级领导包保督查,指挥部实地暗访组、专项整治组暗访督查整改,市直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等,自上而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市长热线、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等平台自下而上曝光问题,推动问题整改。
一个多月来,指挥部实地暗访组开展多轮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相关区及职能部门,同时通过下发市级整改令和市级督办令推动问题整改。
每天,指挥部专项整治组在全市各区及开发区开展督查,对发现的背街小巷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马路市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较差,老旧小区绿化带内存在垃圾等问题,督导相关部门按标准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市直单位组建的城市管理专查组、农贸市场专查组、交通秩序专查组、商场超市专查组等,也每天开展行业专查,采取定点定岗、巡逻整治等形式,开展检修设施、清运垃圾、处罚违停、张贴公益广告等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另一方面,2019年12月4日正式上线的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通过“新闻+督查”发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难题,成为我市政府系统效能提升的创新载体,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清镇一物管欲申请维修基金却“卡壳”快一年,经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反映到相关部门后,快速办理成功。市民张先生在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留言,建议机场大巴在未来方舟设置停靠点,得到相关单位采纳,贵阳机场至中天未来方舟的专线——贵阳机场大巴6号线已于7月开通。
8月12日开始,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还连续发布三期整改落实成效清单,通过媒体发布,对积极整改市民反映的问题、取得良好效果的进行表扬,对整改落实效果不好的进行曝光,有力推动民生问题解决。
物业问题、交通问题、环保问题、教育问题……截至目前,热心网友向贵阳市网络问政平台提交问题7649件,相关入驻单位已办结6602件,满意评价5296件。通过“新闻+督查”,市民对文明城市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也迈上新台阶。
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暗访督查,还是自下而上的曝光,贵阳积极畅通问题反映、沟通渠道,形成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良性机制,把问题整改的过程转化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过程,积极推动整改落实,让城市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让文明成为风尚。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人民群众追求的是一座长久文明的城市。新的起点,贵阳将砥砺奋进,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管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 0851-87721549 主办单位: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0851-87723132 地址:息烽县坪上工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7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