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0.12.01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脱贫攻坚群英人物

“女汉子”传承妇女“半边天”文化 尽显巾帼扶贫英姿——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人民政府吴启花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吴启花,女,汉族,1986年8月出生,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月参加工作。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积极践行自足岗位做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村进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贫困户谋求发展,推动贫困户脚踏实地迈上脱贫致富道路,多年工作在全国妇女“半边天”文化发源地的她,励力传承“半边天”文化,积极投身于扶贫事业,争当脱贫攻坚一线排头兵。

“半边天”优秀传承人 产后奔赴脱贫攻坚战线

“提起养龙司镇堡子村妇女‘半边天’文化,吴启花竖起大拇指说道,那是毛主席批示过的,是全国妇女‘半边天’起源地。”脸上掩饰不住自豪的表情。据她讲述刚接触扶贫工作的时,扶贫工作是陌生的,内心更是忐忑不安,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化精神不断的激励着她,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下,努力将扶贫工作做得有声一色,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半边天”文化传承人。

2018年1月,刚修完产假的她,本也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回家带娃,但不甘于平凡的她,想在风华正茂年纪,切实为广大困难群众办实事、做贡献,在2018年2月,她主动请缨,向党委政府申请换在扶贫岗位上,因为,她觉得作为“年轻人”,应把最美青春奉献给社会,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让生命活得更具价值,2018年3月,通过党委政府综合分析、认真研判后,正式任命她为养龙司镇扶贫办负责人,成为脱贫攻坚战线上重要一员,但陌生的脱贫攻坚工作,对于她来讲,一开始真是两眼抹黑,心里没底,于是她把办公室当成家。白天自行驾车走村串户,往返于贫困户之间,晚上带领扶贫办工作人员一起埋头整理扶贫资料、学习政策知识,夜里办公室的灯光成为政府大楼的一道独特的风光,这也导致她的孩子形同“留守儿童”,貌似一位不负责的妈妈,但她的同事都背地里叫她“最美妈妈”,他们觉得她给孩子树立了好的学习榜样,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不忘农民苦 心系贫困户引领贫困户争做“六个农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她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帮助贫困户脱贫,做好识别排查工作精准,按照村居干部会初选,联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大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认真把好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并按程序开展各项工作,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出的全镇贫困户名单进行分村管理,按照困难程度进行台账建立,并公布镇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社会知晓率和公众参与率,做到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扶贫路上不落下一户漏下一人。

为了尽快实现贫困户脱贫,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着力解决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拟定了《养龙司镇关于进一步抓好扶贫资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争做“六个农民”的考核实施有关事宜》,“六个农民”即“做感恩农民、做守法农民、做孝顺农民、做诚信农民、做奋发农民、做文明农民”。每季度对贫困户考核一次,将考核结果与每年分红资金挂钩,进而,从思想上引导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培养贫困户脱贫底气,激发脱贫锐气,比如茅坡村郑家林组贫困户李光奎,在过去,思想上不积极进取,认为自己是贫困户,政府会拿钱补贴。经常走村串户打麻将,家中卫生环境较差,村支两委多次约谈教育均没有改变。实施“六个农民”后,李光奎戒掉了麻将,经常就近打零工,还喂了两头猪,家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变得明亮整洁。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树立脱贫信心,主动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贵州日报区域周刊·贵阳头条报道“六个农民”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对养龙司镇创新思路提升贫困群众创业激情的举措给予肯定。贵州日报天眼时评又发出声音——为“六个农民”叫好。

廉洁自律 实事求是 聚焦补短板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在扶贫工作一线基层工作者,本着对扶贫工作兢兢业业,对扶贫资金总是认真审核把关,总是进行实地踏勘,让困难群众真正受益。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各方面以党章党规严格要求,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处事公正,确保每一分钱都是用到实处、花到贫困户身上,诚心诚意为贫困村民谋福、尽心尽力做好扶贫工作。历年来扶贫项目共55个,涉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46万元,用于发展生产和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

为了确保完成2019年全镇计划减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人的目标任务及巩固提升脱贫结果,开展了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摸排工作,对贫困户家庭情况一户一户进行走访,建立台账,准确掌握全镇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情况,因户施策的制定了补短板措施,适时进行精准调度,确保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2019年完成73户109人的减贫任务,实现养龙司镇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