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0.12.01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脱贫故事 #决胜2020 【中国的脱贫智慧】

李成虎:以感恩之心拥抱新生活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李爷爷,你又出来晒太阳了呀!”漫步在小区的广场上,邻家小孩笑着对我打招呼。

我叫李成虎,今年65岁,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息烽县青山苗族乡马路岩村搬到坐落在县城的团圆山小区。天晴的时候和老伴携手去城区逛逛,看看新鲜玩意儿。天冷就在小区里转转,不脏鞋、不湿袜,搬迁后的新生活很惬意。

回想从前,自己年迈体弱,老伴身患残疾,每年的庄稼收成都花费在我和老伴的看病吃药上了,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靠女儿务工维持,日子过的很艰难。

2013年,乡干部、村干部多次来我家走访,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经过评选程序,把我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那个时候我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觉得就是一次登记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的帮扶干部在知道我想养猪后,为我争取了2000元的“一户一法”养殖补助项目。拿到补助后,我立即买了几只小猪仔。在我的精心饲养下,小猪仔们茁壮成长。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我终于相信脱贫攻坚不是喊口号,而是一件大实事。

这几年里,经常有干部来看望我们一家。有时拿来宣传资料,我不识字,他们就一一给我讲解,告诉我享受了哪些政策,得到了哪些帮扶;有时拿着米、面、油、棉布大衣,又问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政策,申请到了乡村临时医疗救助2000元。他们有的跟我闺女一般大,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地关心我,我心里十分感动,也很感激。

2015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家里收入增加,当年实现了脱贫。

2017年,帮扶干部到我家走访发现房子又破又旧,常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同时,我家现有土地贫瘠,不利于耕作。他们综合考虑后,结合政策帮助我申请了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当时我还有顾虑,我和老伴住在老家还可以喂猪、种地维持生计,到了小区我们就彻底没有了收入来源。  

没想到的是,乡党委、政府早就考虑到了我们情况,通过评选,我和老伴都被纳入了低保。低保金加上养老金,我和老伴每年能领取一万多元,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也大大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2019年,我和老伴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团圆山小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后,我将以感恩之心拥抱新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