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邬忠仁,是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村民,今年68岁。很幸运,我赶上了新时代的好政策,通过种植刺梨,我于2018年底实现了脱贫。
高硐村地处偏远山区,曾经交通不便,加上土地贫瘠,村里又没有产业,好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我因为年龄偏大,只好留在家乡务农。
2012年,老伴患了腰椎骨结核病,为了帮她治病,我一下用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之后,我带着老伴先后跑到贵阳、遵义、息烽等地求医,欠下了10多万元债务。
当时,我们一家人唯一的盼头就是家里的20亩地。但土地之前一直种的都是玉米、辣椒、蔬菜等传统农作物,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几个钱,加上老伴每月200多元的固定药费,总是入不敷出。
2014年,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家被纳入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扶贫干部经常到我家里,给我详细讲解扶贫政策,鼓励我不要灰心,帮我寻找增收路子。
2016年,村里引进了贵州引利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刺梨种植,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我还记得当时去村里开会的时候,村干部就说,让我们放心大胆地干,公司会派相关专业人员带着我们种,只要刺梨质量过关,可以直接卖给公司,销路不用发愁。
有了这颗“定心丸”,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家的1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刺梨。在公司的培训下,我逐渐掌握了刺梨管护技术。由于我的刺梨管护技术到位,公司还聘请我帮着指导其他种植刺梨的乡亲,每天给80元补助。
2018年,我家的刺梨结满了果子,摘得刺梨鲜果2000多斤,按照之前与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共收入5000多元,加上年终的分红,当年的总收入达到了13000余元。
今年,我家的10多亩刺梨又挂果,收入近3万元,我打算拿出部分钱装修一下房子,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